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中国岁时风俗。

图片发自App

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转过年的惊蛰后六天,共计九九八十一天。

传说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在广东海丰被俘后,被押解到大都(今北京),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在墙上绘八十一格,日以墨涂一格,借以坚信寒冬必将过去,春天一定来临。

明刘若愚在《酌中志》中也有记载:“冬至后,室内多挂《绵羊引子》画帖,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图》。”可见当时已沿袭成俗。

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九九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葫芦形消寒图等多种。它们既是计算时间的日历,又是精美的装饰品。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具体使用哪种消寒图往往根据主人的喜好而定。最雅致的应是“素梅图”。明《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冬至之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且点梅时也有一定讲究,即:按每日天气点染。“上点阴,下点晴,左点雨,右点风,若是下雪点当中。”同时,大多配有一副对联,如:“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或“淡墨空钩写一枝,消寒日日染胭脂。待看降雪枝头满,便是春风入户时。”表现了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深受文人们的喜爱。

这种风俗在皇宫中也有。在开放的明清皇家档案中,就展出过一幅清代皇帝画的《消寒图》。图案是一个吉祥的葫芦,线条由工整小楷诗文构成。每九有四句诗,九尽诗文完。诗的内容除有反映每一九的气候特点外,还把我国历史编在其中,从“三皇浴世万物生”开始,直至“我国大清坐金銮”止。全诗完,九尽,图成。构思巧妙,形式新颖。

图片发自App

明日冬至,我们一起来画九九消寒图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九消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