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学习的苦辣酸甜。

王邦盈

回顾八年的中文函授学习生活,就像一串串美味的冰糖葫芦:苦、辣、酸、甜,让我的教育人生变得多姿多彩。

1978年2月14日(戊午年正月初八),是我27岁生日的第二天。这天早上,天空飘着雪。我骑着一辆吱吱乱响的自行车和几位同事去30公里外的故县中学参加开封师范学院(其间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5月更名为河南大学)中文函授本科的入学考试。行至芦台坡口,突然路边一条狗冲我而来,慌乱之中我连人带车甩入路边的排水沟。在同事的帮助下,继续骑车赶到了目的地。急急忙忙冲进考场参加考试。打开试卷一看,大部分题还能凑合答下来。至于考上考不上,也顾不得多想。

真是啄木鸟飞上黄连树_自讨苦吃。

做梦也没有想到,过了一个多月,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接着就参加面授学习和考试了。每次面授学习都是火麦连天收麦时进行。土地刚下放,儿子刚出生,接到通知,正扬场放下木掀就去学习,家里的事只好交给爱人去做。每次考试总是在种麦时进行,有一次正在摇耧种麦,接到通知,就骑上自行车往灵宝考场赶。这样的函授学习一直延续了七年,儿子都上三年级了。

真是 猴子吃辣椒_急红了眼。

1984年10月初,我正在种麦,又接到通知,去洛阳参加最后一次函授考试。

放下耧,穿好衣服连夜赶到灵宝。第二天坐火车到洛阳,在胜利旅社住宿。打开提包,准考证却不见了。没有准考证,是不准参加考试的呀!连忙找带队的卢老师,卢老师二话不说,领着我来到河南大学的主考老师房间。主考老师说,可以参加考试。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第二天在洛阳地直中学的考试才得以正常进行。

真是喝了两斤老陈醋,心酸的很。

经过七年的函授学习,1985年3月,终于领到了函授中文本科的毕业证。1986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对35岁以下的全省五大毕业生予以转正。1987年2月5日(丁卯年正月初八),我本命年的生日第二天,灵宝县教育局上午8时召开五大毕业生转正定级、工作分配会。我按照本科定级,工资为每月70元。终于成了吃公粮的人!

这真是冰糖作药引子_苦尽甜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函授学习的苦辣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