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姜文31岁,第一次当导演,拍出了内地最好的青春片

关于夏天,最容易联想到的也许就是热烈的,灿烂的青春时代了。但对于逝去的时代而言,种种回忆也许并不具象,因为人们喜欢给那些逝去的东西在回忆中加上滤镜。结果往往无法辨别记忆里的真实与虚幻,让所有的人和事都笼罩起一层雾。但逝去的时代本身就是朦胧的。

一、辉煌的1994年

二十六年前,电影史上绕不开的1994年,一个电影人以导演的身份横空出世,拍出了一部轰动一时的作品,这部作品,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时代的朦胧的故事。

这个电影人,和这部作品,也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绕不开的名字。导演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小说《动物凶猛》。

1994年,姜文31岁,作为演员身份在业界已经颇具盛名。如今跨行当导演的人数不胜数,但没有谁能再像当年的姜文一样惊艳。

1994年说是电影史上最辉煌的一年也不为过,只列举几个那一年问世的作品就可见一斑。国外的有:《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

国内的有:《精武英雄》、《活着》、《重庆森林》、《阳光灿烂的日子》。

时过经年,这些电影的地位在历史的长河里日渐显现。如果你宣称自己是一名电影爱好者,没有看过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不合格的。

其中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个人角度而言,是那一年最好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在后来的很多相同类型的电影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或者说,即使放到今天,这部作品或许也是前卫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那一年斩获诸多荣誉,姜文拿最佳导演,夏雨获得影帝,而且还在在当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里,位列国际电影的第一名。

如果一定要给《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类型定位,它可能更像后来的“青春片”。问世至今已经有二十六年了,这部作品的好其实已经无需赘述。想象一下,如果今天的某一部“青春片”可以获得这么高的成就,如今的观众会把它抬到多高的位置。

同样的道理,好作品在任何时代都是发光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至今仍然是中国最好的青春片,同样遗憾的是,中国再也没人拍出这样的青春。

二、虚幻的青春

有人说,这部电影即使放到如今,也会是一部影史留名的作品。之所以这么说,大概是因为,《阳光灿烂的日子》讲的不仅仅是在怀缅那个时代,而是找到的每个人青春本质上的东西。

电影讲述了大院孩子马小军的青春时代,背景在七十年代初的北京,那里的夏天总是阳光灿烂,整个少年时代好像也永远在这样的夏天里。

马小军的父亲是军官,父亲因任务离开北京后,他和大院的孩子们就混到了一起,孩子头是高大成熟的刘忆苦,他只是一个胆小的跟班。马小军有制作钥匙的癖好,正是因为这个癖好,少女米兰出现在了他的世界里,他的青春期也因为这个女孩的到来,开始五味杂陈的蓬勃生长。

这部电影是马小军一个人的故事,之所以是虚幻的青春,意思就是,所有的人和事情,都是在马小军的主观意识里发生的,所以才会显得真真假假,虚幻朦胧。

马小军生长在军人家庭,从小就有当英雄的理想。父亲离开北京时,他和母亲在卡车上一起去送别父亲,他心里想的是,他以后也会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战斗英雄。

在马小军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家庭背景下,他的内心一定是英勇的,有着战斗的欲望,成为英雄的欲望。这就跟很多男孩小时候的偶像是孙悟空一个道理。

后来马小军制作钥匙打开了父亲的柜子,把父亲的勋章都戴到自己身上,对着镜子一个人进行着某种英雄的仪式。在警局受了气后,回到家又对着镜子假装上司对刚刚的警察显摆。这些情节都是他内心成为英雄的欲望在作祟,现实是他不是英雄,也不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

英雄具备的勇气,正直,善良,他也没有。事实上,马小军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孩。他的内心有很多的冲动,想自己的梦中情人米兰,想报复欺负自己的人,想当英雄,但他既做不到,也没有勇气去做。

所以,他只能幻想。

电影的高级之处,在于表达出了青春期朦胧的幻想,表达出了真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在那个年纪,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任何人,没有确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一切都处于探索的阶段。所以那时候的种种,时过经年后回忆起来,往往都是真真假假,模糊不清。

马小军的父亲离开北京后,他终于和大院的孩子们混在了一起。那时候冰棍就是硬通货,他们自己找乐子,起哄,闹事,打架,过量的荷尔蒙让它们肆意的挥洒自己青春期的汗水。

这其实就是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之一。

包括马小军的癖好,制作钥匙,开始是开自己家的锁,后来不满足于自己家,就去到处开别人家的锁,他不偷东西,只是享受开锁的乐趣,打开别人家的门,进去转转,一个人待一会儿。这也是探索世界的过程之一。

马小军也正是因为开锁,误打误撞进入了米兰的房间,看到了那副幻想里的笑颜如花的彩色照片,从此为她神魂颠倒。

马小军的青春期有过许多幻想。

米兰的那张挂在墙上的彩色照片,也许是幻想。马小军后来认识米兰后,在米兰家里和她聊天,说起那张照片,米兰却坚定的说自己没有彩色照片,还把相册拿给他看,里面全是黑白的照片。

米兰脚上绑着的钥匙,也许是幻想。马小军在影片结尾试图和米兰好,米兰反抗时,脚上的钥匙掉到了地上。她很轻易就挣脱了马小军,马小军在她面前像个小孩子一样。

这时的马小军一脸惊慌,好像如梦初醒。当初马小军正是凭借着米兰脚腕上的钥匙认出米兰的。钥匙是马小军私密的癖好,米兰是他幻想的对象,很难说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马小军在生日那天和刘忆苦的争执是幻想。刘忆苦是孩子头,成熟,高大,有一切马小军希望拥有的特质。米兰和刘忆苦走的近以后,马小军一直暗暗吃醋。在他们共同生日那天,隐藏的情绪终于爆发,他和刘忆苦打了起来,他用半截酒瓶捅刘忆苦,捅着捅着,刘忆苦却毫发无伤。

事实是,那天他什么也没做,依然掩饰着情绪,所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很开心的夜晚。

在泳池里的溺水,也是幻想。这个情节与其说是幻想,不是说是姜文对青春期表达的一种意象。马小军想和米兰好,但是未遂,之后所有人开始疏远他。有一天,他站上泳池的跳台,从前的朋友们都在泳池边上玩,他跳了下去,然后在水里溺水,开始扑腾起来。

在水里,他看到他们朝他伸出了手,他拼命探出头想拉住那些手,探出头后,那些手却变成了脚,他们又把他踹回水里去。

青春时代,每个人都在懵懂中胡乱的挣扎,想为自己找一个解释世界的方法,所以每个人都期待一双手拉自己上岸,但也有无数的脚把你踢回水中。

至于故事的真相,大概是因人而异了。

在我看来,故事的真相就是,马小军的内心渴望自己成为像刘忆苦那样的人,但自己胆小,不成熟,也没有刘忆苦那样高大的身材。所以马小军渴望成长,渴望成为厉害的人,成为英雄。马小军内心深处或许是嫉妒刘忆苦的。

而米兰,在影片开始,刘忆苦先于马小军就提到过这个名字。影片开始,刘忆苦带来了叶北蓓,提到过他总是能带其他大院的女孩来一起玩。或许真实的故事是,刘忆苦介绍了米兰给大家认识,马小军喜欢上了米兰,但成熟的米兰很刘忆苦更相配,两人也情投意合。

马小军嫉妒刘忆苦,却没有勇气对米兰表达,毕竟青春期的女孩总是更成熟。于是他幻想自己开了米兰家的锁,幻想自己和米兰在房间里聊天,幻想自己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里冲到米兰家楼下向她表白,幻想自己去和米兰好。

事实上,马小军可能什么都没做。望向米兰时,他平静如水,可内心里波涛汹涌,那些幻想在侵蚀着他的青春期。

而马小军,就在这样日复一日与自己的对抗中,度过了充斥着荷尔蒙,汗水,对爱与性的渴望,和寻找解答世界答案的,阳光灿烂的青春期。

三、鬼才姜文

这部电影除了讲述青春期以外,还有很多细节的隐喻,但作为观众实在没有必要像小时候学课文一样把每个作品都肢解一遍,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最大的原因还是一点,导演确实厉害。

姜文想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表达的,是男孩青春时期对世界的探索,和紧随起来的幻想与冲动。现在的青春片总是刻意的规避这些,好像越不真实的青春越能吸引人。但真实的力量往往是极大的。姜文讲述的,正是一个男孩真实的青春期。除此之外,同样在大院里长大的姜文,或许多少也有一些怀缅自己青春时代的想法。

说到中国电影,姜文是绕不开的名字。

姜文的电影很高级,高级的同时,非专业的观众也能觉得精彩。就好像是一个流行歌手,和一个乐队,一个是唱歌,一个是玩音乐,各有各的好处,但一个好的歌手和好的乐队往往两者都能玩的好,比如Beyond。姜文的电影也是这个道理,看他的电影很明显能感觉到,他玩的很自如,如果用尽全力水平要拍一部经典,他是有能力做到的。

对于《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只能怀念,原来中国也能拍出这么明亮,这么生猛,这么有感染力的青春片。对于姜文,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中国还有这样一位电影人。

夏天快来了,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讲:“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那些眩晕的,热烈的,充满可能性的夏天。

我们或许应该这样期待每一个夏天,在未来也以此怀念每一个夏天。那些逝去的,正在经历的,即将到来的,都构成了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就像每一个时代一样,人们构成了时代,时代也构成了后来的人们。我们也应该这样去怀念逝去的每一个朦胧的,美好的,阳光灿烂的时代。(撰文:唐冲)

你可能感兴趣的:(1994年,姜文31岁,第一次当导演,拍出了内地最好的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