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189年)12月,东郡太守桥瑁第一个竖起反董大旗,诈称京师三公传信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号召各地举兵讨董。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各地诸侯集结,组成讨董联军。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
还记得韩馥、孔伷、刘岱、袁绍、张邈、鲍信、王匡是怎么走马上任的吗?是在周毖、伍琼、何颙等人推荐下由董卓任命的,《三国志·袁绍传》明写了: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阴为绍。
“盟主”袁绍,还自导自演一场自己给自己升官的戏码,自领车骑将军。
关东联军布置如下:
盟主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驻军河内。
冀州牧韩馥留守邺城,负责供应河内军粮。
豫州刺史孔伷驻军颖川。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张邈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都驻军酸枣。
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驻军鲁阳。
关东联军看着声势浩大,还互相盟誓,以表讨董决心,其实各怀心思,明争暗斗。
比如冀州牧韩馥,他是袁家故吏,但袁绍逃到冀州后,他却派人把袁绍监视起来,某种程度可以说,董卓任命韩馥为冀州牧还真选对人了。
在收到桥瑁诈称三公,号召天下起义兵讨董卓的信,韩馥召集手下商议,问的是助袁氏还是助董氏呢?
韩馥是权衡利弊才支持讨董,他做的事是坐镇后方,支援前线,而韩馥连前线后勤供应都无法满足,克扣军粮时有发生。【注1】
在荆州,更是发生了“讨董义士”自相残杀的剧目。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长沙太守孙坚都是讨董“义士”,按理说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吴录》记载,“(王)叡举兵欲讨卓”;从张咨出任南阳太守是和韩馥、张邈、刘岱等人一样是周毖、伍琼推荐的,再结合“(袁)术畏卓之祸,出奔南阳”,可推知张咨也是反董阵营的一员,不然袁术不会去投奔他。
可王睿、张咨两人被同样打着讨董旗号的长沙太守孙坚稀里糊涂杀了。
先说王睿之死。
《吴录》:“及(王)睿举兵欲讨(董)卓,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杨言当先杀寅。”不知王睿和曹寅是什么仇什么怨,王睿要在讨董之前先把曹寅杀了(这也可以看出大汉当时的纲纪废弛,曹寅是正儿八经的朝廷二千石官员,这样的人物王睿竟然随便喊打喊杀),曹寅闻知,决定先下手为强,假传案行使者(东汉设置的临时奉诏令办理或调查处理某事的临时工,事毕即罢。)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并下达给孙坚,檄文中述说王睿的罪过,要孙坚拘捕王睿,处死后,再把情况上报。孙坚得到这份公文,就率军出击王睿。乍看之下,孙坚是被曹寅骗了,其实呢是孙坚借这个由头把曾得罪过他的王睿给杀了。
中平四年(187年)十月,长沙郡区星自称将军,聚众万余人围攻城邑,朝廷紧急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平叛乱,又有周朝、郭石也率领徒众在零陵、桂阳等地造反,与区星相呼应。荆州刺史王睿与孙坚一道合作讨伐。合作期间,出身名门,学问渊博的士人王睿鄙视出身低下、行事粗野的武夫孙坚,对孙坚多有轻视言语,孙坚决定借曹寅送上门的由头报当年被歧视之仇,北上讨董,路过荆州州治江陵,趁王睿无备,混入城中逼得王睿吞金自杀。
王睿死,荆州乱(江南宗贼盛,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刘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
杀了王睿,孙坚继续北上,抵达荆州最北的南阳郡。
当时的南阳太守是刚被董卓任命不久的张咨。
孙坚杀张咨这件事,在各家史书中说法不一。
《三国志·孙坚传》中记载,孙坚杀了王叡一路北上,到达南阳的时候已经招募了数万人马。这样大的声势一般来讲肯定会引起当地政府的防备,可是当时的南阳太守张咨却毫无防备“晏然自若”,还和孙坚互相送礼。孙坚先是以“牛酒”作为礼物送给张咨,并且邀请张咨第二天到自己的军营里来赴宴,张咨竟然毫无心机就去了,结果酒宴席变成了审判庭,孙坚的长沙主簿向孙坚报告说“我们征讨董卓的义军来到南阳的这里,道路没有修缮,军资物品也没有筹备齐全,请将南阳太守抓起来交给我审问一下原因。”张咨一听害怕了想要逃跑,可是周围全都是孙坚的士兵根本逃不出去,只能束手就擒。结果孙坚和长沙主簿两个人一唱一和的就给张咨定了一个“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的罪名,直接在军营大门口将其斩首。
裴松之注引的《献帝春秋》和《吴历》中提到过孙坚杀张咨的另一个版本,就是当孙坚到达南阳以后,曾以讨伐董卓义军的名义给张咨下达征召军粮的“移檄”也就是调令。可是张咨却拒绝了孙坚的要求。于是孙坚起了杀心,他对外谎称自己得了重病,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为了把戏演得更像,孙坚的大营里,各路神医进进出出,巫婆神汉,四处捉鬼祭祀,全军上下都知道孙坚这头猛虎快死了,一片人心惶惶。不久于人世的孙坚,派人去给张咨送信,说是要将兵马交付给张咨率领。这天上掉下的馅饼打动了张咨,张咨虽有防备带着数百骑兵前来,但到孙坚病床前就只他一人,结果“病重”的孙坚竟一跃而起,按剑将张咨大骂一场后将其斩首。
本人认为《献帝春秋》和《吴历》记载更为合理,孙坚先前已经杀了王睿,杀气这么重,张咨怎么可能对孙坚毫无防备就去孙坚军营,不过,张咨还是因为贪欲,被孙坚骗杀了。
南阳郡府官员被孙坚的暴戾吓住了,孙坚再要求南阳郡提供后勤物资供应,南阳郡有求必应。有人就说了,让孙坚打败了董卓,那不过是走了一个董卓,又来了一个董卓罢了。
孙坚无法无天的行为也意味着,这年头兵强马壮才是真理,手里没有兵权、或是没有拥兵大佬支持,你官职再大、地位再高,也没有人把你当回事。当时就有人说了,孙坚讨董成功了,不过是除了一个董卓又来一个董卓【“(孙)坚若得洛,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
旧秩序真的崩溃了。天下已经进入“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在朝廷做三公九卿不只已经不吃香了,还很大可能会受遭罪。
史书,小说,电视剧常说,是因为董卓废立皇帝,乱世才拉开帷幕,其实是袁绍等关东联军兴兵讨董,乱世才正式开启。中央政府,到这时真的开始失去对帝国的控制,乱世丧钟正式敲响。
相关力量起兵讨董虽然不足以打败董卓,却意味着关东地区马上陷入大乱了。因为,这些打着反董旗号的大佬,一旦开始率军出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四处征调粮草、并且可以在自己系统内大肆任命亲信;总而言之,相关的官员,都会用是快的速度实现军阀化(让自己系统内的人,都与自己形成臣属的关系)。后来呢?随着他们军阀化越来越深入,自然开始越干越没谱了。因为,当他们把自己系统内部整合完毕后,就开始兼并、火并自己系统之外的力量了。孙坚只是最先下手。
在这种背景下,整个讨伐董卓的战争,自然是进行的雷声大雨点小。而在不久后,关东地区就变成几大军阀纵横开合了。到此时军阀混战正式开始了,因为到这时,大家都懒得扯什么高大上的理由了;虽然大家并不是赤裸裸的高呼抢钱、抢地盘、抢女人,但是他们显然都只是用一块遮羞布遮住关键部位,其它地方都懒得顾了。因为,都到了这个时候,脸面能值几个钱?
黄巾乱起后,帝国虽然动荡,朝廷还是能正常任免官员,地方官员总的来说还是听从朝廷的命令,调动。现在经过讨董联军一番折腾,朝廷下的圣旨,虽然不能说完全沦为废纸一张,不然曹操也不会想着去“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朝廷已经丧失号令天下的名分,有实力的已经完全可以不听董卓朝廷的命令,没实力的或者野心不大的则观望天下形势,择一明主而侍。
地方太守之所以这么快完成从朝廷官员到地方军阀的转变,与东汉撤销西汉设置的负责郡国军事事务的郡国都尉,把一郡的军政大权全部赋予太守有直接关系。天下稳定,中央政府强势尚能有效制约地方太守的野心,可,到了天下大乱,就方便了地方太守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董卓专权,东汉犹可救;军阀割据,无力回天。
【注1】:《后汉书·袁绍传》:(韩)馥于是方听(袁)绍举兵。乃谋于众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国,安问袁,董?”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