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谈体会——以《论语》十二章为例 2021-09-22

如何谈体会——以《论语》十二章为例


谈体会模板:原文+译文+启迪(分析+例子)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出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思考探究第2题)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曾子曰:“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曾子说:“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启迪:分析+例子

分析: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需要复习,需要回头看,需要不断实践。

例子:在网上不断看到有些人说自己意识到,在做虚假的努力,在做着自以为的努力,他的具体案例就是说每天看好多为人处世的书、看朋友圈好多打鸡血的提升能力的篇章,在看着不同的文章时会有瞬间的情绪波动,会有瞬间的心头所思,会有知识到手气自华的欣喜----哦,我已经学习了两个小时呢,我看了好多文章了,我学习好用功啊,自己被自己学了好多知识感动着!继续看更多的----但过了一段时日,自己的言说能力没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仍是一塌糊涂----反省到:学过了,但没有发生行为变化,就是没有产生真正的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没有时常回头再去复习,没有把看到的、学到的去做练习,所以用时面对空空如野的脑袋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也就是同学们经常所说的,我把老师教的又都还给老师了,这就是虚假的努力,徒浪费时间,没有为提升素养品质奠基。人事有遗忘、趋易避难天性的,因为遗忘所以要学而时习之,因为读的轻松练习实践输出难,所以要勤省察自己:传不习乎?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也可能有危险。”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启迪:不仅要学,更要博学;不仅要博学,更要辨析思考;不仅要思考,更要质疑求教。

例子:经典不厌百回读,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够有新的视角,新的体验,新的想法就可以做老师了。温故知新强调进行思考的价值,在学习内容时要联系生活联系体验,随着人生经历渐丰,对人情世态的阅历的不同,同一个内容,会有不同的感触。冰心读《红楼梦》开始她讨厌贾宝玉的娘里娘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不愿意看红楼梦,到了中年才会意识到小说当中的人生况味从而获益良多。在学习了体验文章,意识到体验重要性,更知道输出自己体验对自己成长发挥着改天换地的功效后,当重读林海音的《窃读记》,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时,我的体验被唤醒了,产生了几千字的成品,成为学习成果的经验之谈。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无所适从。因为书中是作者的思想,每个人看事的视角不同,就对同一个事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观点,这就需要辨析需要思考。电影《罗生门》就很形象的说道,对于不同的视角,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对同一个事发表不同的见解,需要去审慎的思考才会判断,否则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己无所是从的窘境。

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也很有危险,因为个人的体验,个人的视域狭窄,很多时候是处于盲人摸象情况,若再加上认知的偏差、狭隘,有可能把事整个搞颠倒,所以如果自己只是自己思考,不去学习别人也很危险,比如上课你是不是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你上课回答问题害怕脸红吗?如果你害怕脸红,有没有问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不是自己的认知错误了?

有的同学会说脸红,是怕回答错误,怕同学笑话,那么这种认知就属于不正确的。

课堂的问答是你新的知识成长的基点,回答的正确和错误都是你的成长点,要抱着“参与回答是在做贡献的心态,回答的正确是可以给其他同学做借鉴、做榜样、做引导,回答的错误,自己通过对错误的认知,自己就有了成长,所以对于课堂问答不应该抱有害怕错误的这种思想认知。那么如何突破你原有错误认知的局限呢?就需要去博览群书去看不同的观点,然后辨析理解。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启迪: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就是说我们要抱着谦逊的态度,不受世俗价值观的影响,比如看到路边的环卫工人、看到路边的小贩,做家长的会教育孩子,你不好好学,你就会成为打扫卫生的,你不好好学你就只能做这小商小贩没出息---,其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是独特的,有他独特之处,我们要从他们的各自不同来丰富完善自己的生命品质,鲁迅会从车夫身上看到自己的渺小,说榨出了皮袍下的小我,杨绛会从口碑不好的老王,发现老王让自己愧怍的品质,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仅要向那些名家、那些善人、那些正义之师去学习,在世俗评价里面负面的人,我们也要看到正能量、正向的内涵,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你所接触的世界,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给予你的礼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谈体会——以《论语》十二章为例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