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妇感火

诗曰:赵妇姑老,鬻子买棺,邻火大泣,孝感平安。

【原文】

元,赵老妇,应城人,早寡,为佣以奉姑。得美食,必持归,自啖粗粝。念姑老,一且不讳,贫难得棺,乃鬻(yù、卖)次子,买棺置于家。南邻失火,风烈。势将及,妇亟扶姑出避,而棺重不可移,大哭曰:“吾卖儿得棺,谁能为吾教之者。”言未论,风遽反,家遂不焚。

赵孝妇早家,家贫,佣织于人以养姑,已可称矣,而得美食,必持归以作甘旨,甚至鬻子买棺,以备不虞,其苦心何如也。一言而回风反火、執谓火灾无知哉。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白话解释】

元朝有个姓赵的孝顺媳妇,是应城人。丈夫早已亡过,家里很是穷苦。她就出去给人家帮工,赚些钱来养活婆婆。她得到了好吃的东西,一定带回家来给婆婆吃,自己老是吃粗糙的饭。她又想到婆婆年纪老了,假使有个不测,家里穷苦又哪里去买棺木呢?于是她卖掉了第二个儿子,用这个钱来买一口棺木,放在家里。有一天,南面的邻居家失火了。这时候,风又大得很,差不多就要烧到赵家了。她就赶紧扶着她婆婆逃出,可是那口棺材太重了移不动,她就大哭着说:“可怜我卖了儿子,才买来的棺材。谁能帮我救出来呢?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忽然间风转了方向,于是赵家才得以保全。

赵孝妇早年守寡,家里贫穷。靠帮别人纺织挣钱来孝养婆婆,这已经值得称赞了。而且得到美食,一定拿回家奉养婆婆。甚至卖掉儿子来买棺材,以防备意外。这样的苦心谁能比得上啊?一句话而改变风向退返大火,谁说火神回禄不明事理呢?至诚而不被感动的,从来没有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妇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