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文书院王鹏翔论语札记108】 爱护动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原      文

 《论语公冶长篇》

        5.17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今译】:孔子说:“臧文仲私养一只大龟,龟室的柱头斗拱上雕刻山水,梁的短柱上画了藻草,俨然如天子供奉祖宗的庙宇,如此作为,他的智慧可以知道了。”论语学记  第108篇

【学记】:臧文仲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名孙辰,文是他的谥号。

 根据史料记载,臧文仲在当时人们的印象里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但他做了两件事情完全让他“智者”的名誉大打折扣。

 其一,在古代,国家每遇到重大而无法决策的事情,都要通过占卜,以问吉凶。用来占卜的龟身大小也有严格的规定,天子用来占卜的龟叫“蔡”,身长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人六寸。臧文仲作为从事占卜事宜的大夫,私养“蔡”完全是越礼的行为。后来的史书上说臧文仲的这种行为叫“作虚器”,意思是有其器而无其位,他当时应当将大龟上交,而非私养。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其二,将养大龟的地方装饰的像天子供奉祖先的宗庙一样;比如在柱头和斗拱上雕刻山水,房梁的短柱上画上水草,非常的奢侈。说明了两点:一是他居住的宅子也是富丽堂皇,生活奢华。二把“蔡”私养在这样华丽的屋子里,是向大龟献媚,以祈求得到庇佑。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做这种事情。

 所以夫子说“何如其知也”,从这句话反应出儒家重人本的思想。在动物与人之间,首先应当关怀的是人,臧文仲的做法完全是重物轻人的玄虚行为。就像小区里有些遛狗的人们,给狗吃的比给人吃的还好,本无可厚非,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个对狗这么有爱心的人,对自己的亲人却非常的冷漠。臧文仲养大龟是为了趋吉避凶,那些爱狗胜于爱人的人,究竟是一种什么目的呢?

 记得丰子恺先生常劝孩子们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讲什么积德、报应,也不是为了要保护蚂蚁,而是为了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他说,如果丧失了这颗善心,今天可以一脚踩死数百只蚂蚁,将来这颗心发展起来,便会变成侵略者,去虐杀无辜的老百姓。这便是人爱动物最完美的诠释了!

【感悟】:爱护动物的目的是为体现人本主义的情怀,目的在于保护人性的良知,当关怀动物超越了爱人,这种行为便显得有些唐突。

【注释】:臧文仲以金屋藏龟,非重物,乃重于趋福也,夫福者,尊礼容众尔后得也,非谄媚于灵龟而能降其身焉。故“其知可知也。”

爱物以爱人

 借假修成真

 此理若颠倒

 仁心何处寻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臧文仲:春秋鲁大夫臧孙辰。文其谥。

居蔡:蔡,大龟名。古人以龟卜问吉凶。文仲宝藏一大包。

山节藻棁:节,屋中柱头之斗拱。刻山于节,故曰山节。棁,梁上短柱。藻水名。画藻于棁,故曰藻棁。

时人皆称臧文仲为知,孔子因其谄鬼邀福,故曰文仲之知何如。

《论语讲要》:山节藻棁皆为天子之庙饰,而文仲以此施于藏龟之屋,违制媚神,不重人事,是为不智之举,故孔子论之曰,何如其智也。

《论语集注》: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谓虚器,即此事也。

《论语义疏》:包注:节者,栭也,刻镂为山也。棁者,梁上楹也,画为藻文,言其奢侈也。

孔安国曰:“非是人谓以为智也。”

《论语点睛》:卓吾云:“夫子论‘知’,只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焕文书院王鹏翔论语札记108】 爱护动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