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期【教学叙事】

    从“呜呼”走向文本的深处

            ——《马说》教学叙事

                    文/张永刚

图片发自App

      这周讲《马说》,不想重复以前的教学模式——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段意主旨。看了余映潮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实录,很想在文言文的教学方面能有所突破。可是,就是没有什么进展。

      前两周就开始听《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希望能“知人论世”,对自己解读课文有所帮助。韩愈二十五岁考中了进士,到了二十八岁还没有做官,几年来,他不断向当权者推荐自己,可是都石沉大海,始终没有得到回应。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马说》来表达自己对当政者不能识别人才、不能重用人才的无奈而又愤慨的心绪。

      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借千里马表达自己对人才的看法,如何让学生走近韩愈,理解他的无奈、他的不平、他的愤慨、他的呼唤,像韩愈的求职之路一样,我也始终没有出路。

图片发自App

      只好先读课文,译课文,让学生背课文,然后自己再作打算。实在不行,就走老路吧,虽然没有超越,但起码是脚踏实地的。

      我很少亲自查学生课文,特别是对于358班,从初一开始,我就努力培养孩子们自查互查小组对调检查的习惯。这个学期还没有亲自查过他们课文呢。今天早晨一时兴起,决定亲自查查孩子们的课文背诵。

      不查不知道,一查有发现。很多孩子背诵时不背第三段的“呜呼”一词;还有部分孩子第三段的排比句不是前两句加了“而”,就是第三句少了“而”。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排比句的前两句没有“而”,而第三句又有“而”字呢?“呜呼”这个叹词可不可以省略呢?如果不能,又是为什么呢?

图片发自App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重新读了原文。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两句是在写“食马者”因为不认识千里马,而不能按千里马的食量喂养它,不会按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去驱使它。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是因为“食马者”无知,好像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不知者无罪嘛。可是,“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讲的是,千里马已经发出呐喊,也许它是在告诉“食马者”,“我”就是千里马,我需要正确的驱使方法,我需要吃一石的食料;“食马者”依然听而不闻,无动于衷。这时,千里马的无奈、愤懑便一泄而出,“而”这一转折正好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这一转折是情感的递进,更是情感的喷发。“而”既写了千里马的愤慨,也写了食马者的无知。再加上“食马者”面对千里马竟然大言不惭地说:天下没有千里马!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呜呼”一声长叹顺势而发,那是无奈之叹、不平之鸣、不满之音、愤懑之情、嘲讽之意,也是含蓄的希望被当权者赏识、重用的内心独白与强烈呼唤。

图片发自App

      这一课能不能从“呜呼”入手呢?我开始梳理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有了以下教学设想——

      一、从大家的背诵情况谈起,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呜呼”一词能不能被忽略。

      二、根据学生发言,归纳总结“呜呼”的内涵:“呜呼”是作者的无奈之叹、不平之鸣、不满之音、愤懑之情、嘲讽之意、被识之呼。

      三、引导学生走进“呜呼”,深入理解全文内容与作者情感。请以“呜呼”为开头,结合每段内容说话,表达你的理解。

      四、联系背景理解作者写《马说》的用意。

      五、请再次以“呜呼”开头,围绕“人才”这一话题说话,表明你读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教师总结,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

图片发自App

      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我走进了教室。

      “呜呼”一词真的像有的同学背诵时那样,可以忽略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显然,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引导大家读文章,特别是读第三段,体会“呜呼”的内涵。

      “‘呜呼’一词我读出了作者的失望之情,因为虽然是千里马,但是却没有得到千里马的待遇,还和普通的马一样死在马槽里”;

      “‘呜呼’里有千里马对食马者的不满,它很气愤,站在食马者身边,却不被承认”;

      “从‘呜呼’里我读出了一种对食马者的讽刺,明明千里马就在他身边,他还说世上没有千里马,食马者无知而且愚蠢”;

      ……

      孩子们慢慢体会到了“呜呼”的丰富情感。

      我又引导学生以“呜呼”开头,每一段至少说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呜呼,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啊!”

      “呜呼,千里马的遭遇真可悲啊!”

      “呜呼,食马者真是无知啊,他不知道千里马一顿要吃一石的食料,还按普通的马喂养它”

      “呜呼,千里马好可怜啊,它吃不饱,力不足,好的素质显现不出来,就这样被埋没了”

      “呜呼,食马者真是无知又愚蠢,千里马在他身边,却‘有眼不识泰山’”

      “呜呼,千里马是多么气愤啊,明明自己是千里马,却眼睁睁被忽略,被埋没,被屈辱”

      ……

      在大家说到第三段时,我顺势让同学们体会“而”的出现为什么是在第三句。不能不说,孩子们是聪明的,只要给他们一方舞台,他们便能显示出自己的风采。姬涵芸同学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大家恍然大悟。

      就这样,整整一节课,只读一个词。

图片发自App

      在“呜呼”的牵引下,我们师生撑一支长篙,向着《马说》的青草更青处漫溯。一个不起眼的感叹词,让我们读出了千里马命运的悲惨,读出了作者内心的愤慨,读出了走向未来的坚定脚步。

      “呜呼”,那不仅是韩愈的千年一叹,也是我们打开《马说》解读的一把金钥匙。

      它带着我们,走进《马说》的丰富内涵,走近韩愈的心灵世界,走向课堂的柳暗花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82期【教学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