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99天)

每日英语学习

Jane Austen, a famous English writer, was born at Steventon, Hampshire, on December 16, 1775, and died on July 18, 1817.

She began writing early in life, although the prejudices of her times forced her to have her books published anonymously.

But Jane Austen is perhaps the best known and best loved of Bath's many famous local people and visitors.

She paid two long visits here during the last five year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from 1801 to 1806, Bath was her home.

Her deep knowledge of the city is fully seen in two of her novels, Northanger Abbey and Persuasion, which are largely set in Bath.

The city is still very much as Jane Austen knew it, keeping in its streets and public buildings the well-ordered world that she described so well in her novels.

Now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Jane Austen's Bath can be enhanced by visiting the Jane Austen Centre in Gay Street.

简·奥斯汀,英国著名作家,1775年12月16日生于汉普郡史蒂文顿,1817年7月18日逝世。

她很早就开始写作,尽管那个时代的偏见迫使她匿名出版她的书。

但简·奥斯汀也许是巴斯众多当地名人和游客中最知名、最受喜爱的。

在十八世纪的最后五年里,她曾两次到过这里,从1801年到1806年,巴斯是她的家。

她的两部小说《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和《劝说》(consultation)充分体现了她对这座城市的深刻了解,这两部小说主要以巴斯为背景。

这座城市仍然像简·奥斯汀所知道的那样,在街道和公共建筑中保持着她在小说中描述的井然有序的世界。

现在,参观同性恋街的简·奥斯汀中心可以增加学习简·奥斯汀浴室的乐趣。

Here, in a Georgian town house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you can find out more about Bath in Jane Austen's time and the importance of Bath in her life and work.

The Centre has been set up with the help and guidance of members of the Jane Austen Society.

After your visit to the Centre, you can look round the attractive shop, which offers a huge collection of Jane Austen related books, cards and many specially designed gifts.

Jane Austen quizzes are offered to keep the children busy.

You can also have walking tours of Jane Austen's Bath, which is a great way to find out more about Jane Austen and discover the wonderful Georgian city of Bath.

The tour lasts about one and a half hours. The experienced guides will take you to the places where Jane lived, walked and shopped.

在这里,在城市中心的一个乔治亚城镇的房子里,你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简·奥斯汀时代的巴斯以及巴斯在她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该中心是在简·奥斯汀协会成员的帮助和指导下成立的。

参观完中心后,您可以参观这家颇具吸引力的商店,那里有大量与简·奥斯汀有关的书籍、卡片和许多特别设计的礼物。

简·奥斯汀的小测验是为了让孩子们忙个不停。

你也可以步行游览简·奥斯汀的巴斯,这是一个了解简·奥斯汀的好方法,也可以发现格鲁吉亚的巴斯城。

旅行大约持续一个半小时。经验丰富的导游会带你去简住过、走过、买过东西的地方。





㈠常有人说我讲的课“干货满满”,我哭笑不得。


每个人都说“干货”,但大家的理解不见得一样。“干货”一词本是农牧业词汇,最早用在教育领域,有案可查的是2002年徐小平所著的《图穷对话录》,说要给咨询者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十多年后,这个词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


“罗辑思维”不断强调说自己把一本书加工成短视频,是拿出了书中的“干货”。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如此成功,以至于现在各种读书会和社群纷纷跟风,从致用类图书中抽离出“干货”叫卖吹嘘。“干货”呈现形式多样:短文、笔记、思维导图、PPT、短视频、在线音频。


“干货”这个词其实很贴切——把一本书的知识摘抄出“干货”,不是把大图片压缩成小图片(压缩后的图片只是清晰度降低,仍能看出原貌,但从书中摘抄出的要点无法看出原书全貌),也不是把湿衣服晒干(衣服和水原本不是一回事儿,但书中的“湿货”和“干货”浑然一体),而像是把鲜鱼晒成咸鱼干——脱水的同时破坏了细胞,转换了性质,改变了味道。


有人就是喜欢吃咸鱼干,这本是口味问题,不必讨论。但宣称“咸鱼干才是鱼的精华”,这就是无稽之谈了,食品科学和营养学早有定论:鲜鱼加工成咸鱼干后,营养会大幅流失。


“干货式学习”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得到书的精华就是学习”是成人学习的歧途;其次,“干货”也不是书的精华。学习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就是对照信息加工出上下文,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而从一本书中摘出“干货”,其实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是去掉上下文把知识“降解”为信息。如果是自己做这事,多少有助于记忆,但若把别人九蒸九晒过后的“干货”还当宝贝收藏,痴迷于“干货式学习”,那就是误入歧途了。何况很多人拿到咸鱼干并不吃,只是闻闻味道,随手藏进库房,和另外几万件都快放臭了的咸鱼干堆在一起。时间久了他们又会焦虑,再去学习怎么把不同的咸鱼干分门别类,学习怎么整理笔记。实在整理不过来了,再学习怎么断舍离……不要再把咸鱼干当宝了,成人学习不是晒干,而是转换。学习者可以清蒸全鱼,也可以只吃鱼头,尝过滋味后化为营养。把对自己有启发、有感触、有用途的知识贴上便笺,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应用,得鱼忘筌,得饱忘鱼,不亦乐乎?

㈡“为什么我总是时间不够用?”我们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我们抱怨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好像永远都做不完。于是,“没有时间”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人的消费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拉动,人们开始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断地想拥有更多。如此一推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地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在这种背景下,“时间管理”理念应运而生。时间管理理念中提倡的很多方法,并不是要让人们逃离现代性境遇所构筑的牢笼,反而是要对其加以技术性强化。时间管理是要教会我们更精细、更严苛地分割和利用时间。


我们原本就因为快而痛苦,时间管理却要教我们如何更快。


所以,虽然时间管理会对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有一定的帮助,但人们的主观感受常与此不一致。我们依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事情永远都做不完,甚至为此而心力交瘁。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在《人文六讲》一书中写道:“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快到尾,人听后一定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中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他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是,每天抽一点时间去“面壁”,在私人空间里,静静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心中不同的“自我”参与对话和辩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随波逐流。而另一些事情,像处理日常公务,诸如看邮件、写报告等,则是越快越好,李欧梵先生说他都是用“极有限的时间”把它们处理掉的。


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生活”。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和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与价值。”这番话,值得好好深思和回味。

㈢王小丫当年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经济类报社工作。令她这个高才生没想到的是,领导竟然安排她到通联部,工作就是将读者来信和来稿取出来分类摆好,分给各版面编辑。她非常不愿意,觉得这个工作就是小学生也能做。她开始翘着嘴巴一封一封地分,一位老编辑来拿稿件,看到她这样干活,生气地说:“两个小时,你就分了这二十几封?”她也生气了,想辩解,老编辑又说:“你看,你拆的信封,弄得满桌子都是,信封口还像狗啃的一样。”她气得差一点就甩手不干了。但是不服输的她,决定即使要走,也不能让人看不起,于是她开始认真做事。她拆信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封口剪得整整齐齐,稿件分配得准确到位,领导看到她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便让她开始编辑读者园地版面,因为有经验,她做编辑后很厉害,后来各版面她都负责过,都做得很好。


很多大学生经常抱怨,自己进公司后,尽干些端茶送水接电话等打杂的活,觉得太屈才了。其实不管干什么工作,先要赢得别人的信任。即使是打杂,也要干出名堂来,也要做一个一流的杂工,让人看得起后,你才会有机会做重要的工作。如果打杂的活都不愿干、干不好,就只能一辈子打杂了。


韩国金圣姬30多岁到一家企业当秘书,上班第一天的第一件事是煮咖啡与洗杯子。她心中的失落感化成了一股怨气:为什么我要干佣人干的事?但后来她想通了,觉得应该干好手头的工作,便到咖啡店“偷艺”,不想后来痴迷了。她待过100多家咖啡店,看他们怎么泡,泡出来的味道才会好,然后自己学着泡。学会一些技术后,她还不断地创新。此后,她学会了20多种咖啡的煮、泡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地位、国家、习惯、爱好的人,泡不同的咖啡,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她总是把到公司来的客人当作来她自己家的客人一般热情接待。一位老总喝过她泡的咖啡后,说:“她是我见过最会泡咖啡的秘书。”就这样,并不漂亮也不年轻的金圣姬,却在韩国超一流的企业——大成株式会社当秘书30多年,成了韩国职场的传奇。


一位大学生到一家企业,培训时总经理不客气地说:“大学生要从倒水、泡茶开始学起,这里面大有学问。”一如金圣姬,她刚开始也想不通,回到家里也向丈夫吐苦水,丈夫却说:“事实上,世界上并没有所谓低贱的事情,只有卑微的思想和观念。你就要从泡好一杯咖啡做起,做得与众不同。”职场没有什么打杂的工作,只有打杂的思想、态度和人。


吴士宏当初只是名护士,她好不容易进入IBM后,也就是名杂工。心气很高的她开始暗地里较劲,刻苦学习。为了达到专业的打字水平,她没日没夜地苦练,很长一段时间手指拿不了筷子;为了通过计算机语言考试,她用两个星期的夜晚啃完半尺厚的教材; 为了锻炼口才适应推销业务,她把自己关在家里对着墙壁反复练习绕口令,快读专业术语,导致咽喉充血不能吞咽食物。当领导每交给她一个任务时,她都是有备而来,而且比专业人才做得更认真,做得更好,这让领导刮目相看,就这样领导不断地让她做更多、更难、更专业的工作。最终她在公司工作了12年,从一名勤杂人员成长为一名高层管理人员。


打杂是一个潜伏的过程,是一笔财富。新人想要承担起重要的工作任务,首先就要寻找机会让领导觉得你有这个能力。这就需要你珍惜这个岗位,积累经验,修炼好内功,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做。否则,只是抱怨,那么永远只配打杂。


正如墨菲定律说的:“任何一件事都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打杂无小事,所以不要放弃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要在打杂时修好你的飞机“跑道”,做好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修炼好“内功”才能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㈢2019年9月15日,终于还是轮到了我,不得不第一次直面生命中至亲的离开。

伦敦的雨季搭上了秋天的列车,开始一段白天寻不见阳光暖意,夜里觅不到月光皎洁的灰色旅程。似乎在终日阴沉的天空下,片片飘落的黄叶时刻提醒着你秋天的到来。身在他乡时,才发觉自己和飘落的秋叶别无二致,眼里他乡的秋景皆是故乡模样。

爷爷在中秋之后的第二天走了。可是我一直都觉得,爷爷其实没有离开我,他只是走出了时间,走入另一个时空独赏明月。

爷爷离开的这三周里,我总被困在一种似虚似幻的迟钝里。忙忙叨叨的时候可以忘记遗恨、悲伤,以及所有愧疚和亏欠。前脚还和朋友们谈笑风生嬉笑怒骂,转过头来却因为偶然看到的零星字眼引得回忆重新浮现而湿了眼眶。一旦夜深人静,庞然的自责和遗憾便会找上门来。

爷爷的病虽旷日持久,心理准备也已做了不少时日,然而能够心静如水、哀而不伤地面对这场生死离别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我总怀揣着一份可恶的侥幸心理,期盼着爷爷一定可以撑到我下次回去看他,更多的还有一种可怕的逃避心理,我害怕也不忍看到爷爷被病痛折磨的样子。

得知爷爷走了的消息的那天,坐在从伦敦去往诺丁汉的火车上。我望着频繁被电线杆和树杈切碎的阳光,责问自己:从伦敦到诺丁汉的距离,几乎就是我家到爷爷家的距离,为什么在暑假的尾巴上,我错过了生命里最后一次和爷爷相见的机会?

年初,我抱着最后一次见爷爷的心情,看着他痛苦地躺在ICU的病床上,咬着牙忍着泪让他加油,要努力好起来,转过身我感觉到的却是极度的酸楚和无力。那时候的爷爷嘴里带着呼吸机,无法同我讲话。

有一两次探望的时间刚好碰上爷爷换药或是翻身,能够让我在他醒来时走近病床。我站在爷爷右侧,尽管我戴着口罩,头发被帽子完全包住,但爷爷一定认出了我。我看到爷爷眼角的泪水悄悄滑落,偷偷藏进了枕头里,我伸手为他拭去。忍着让自己不要落泪,轻轻去拉爷爷夹着血氧仪的手,告诉他我回来了。

当时我在知乎上搜过一个问题:癌痛有多痛。一条一条看下来,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文字都在试图描述出癌症晚期那种让人断了生念的痛,甚至连触碰病人的皮肤都会给他带去无限痛苦。

不知道我那时拉着爷爷的手,他会不会也很痛?如果活着给爷爷带来的是极限的苦痛,那么渴求他一直活着的心情和愿望,是不是只能为他扣上一条条沉重而不得解脱的枷锁?可是对于活着的那份执念,又怎能够理得清楚,当断则断?

爷爷,如果住院起的这数十个月为你带去了我们无法体量的苦难,还希望你可以理解并原谅那份渴望你活下去的执念,和所有没说出口的难忍、不舍和纠结而沉重的爱。

窗外突然出现一条河流,阳光洒在水面上,十分耀眼,甚至带着刺痛。没有动车前,坐火车回爷爷家会经过黄河,也有相似的水光荡漾映入眼帘。

忽而想起有一年暑假回去看爷爷,临走那天,奶奶坚持让我睡个午觉再出发。爷爷悄悄推开卧室的门,看我没有睡着,走近躺在我身边,开始回忆起我小时候的故事。“蓉蓉长大了,以前你还是个小不点呢,现在都长成大闺女了。回爷爷家的次数也少了,爷爷奶奶可想你呢。你还记得小时候睡觉之前让我给你讲的那几个故事吗?”

面对爷爷的突然煽情,当时我特别不适应,不想让爷爷看出来我差点就忍不住的眼泪,从牙缝里挤出来个“记得”,接着便试图转移话题,想让他即刻停止这段煽情。但我偷偷瞄到爷爷完全没有看我,而是望着天花板,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回到那个不听爷爷讲故事就不睡觉的小时候。爷爷演绎得最精彩的故事有三个:一个是老鼠智斗猫,一个是长工智胜地主,还有一个是神笔马良。

如今的我已回忆不起完整的情节,只能支离破碎的记起一些字眼和模模糊糊的画面,但是爷爷声情并茂的模样和他古怪又可爱的口音始终镌刻在脑海。爷爷操着一口结合了上海话、苏州话和东胜话的方言,小时候还在牙牙学语的我经常故意模仿爷爷的口音讲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方才露出狡黠满意的笑容。

那时爷爷每次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教我“白相相”,就是上海话里的“玩”的意思。还有一次爷爷向我们展示他的英语,说完“I love Chairman Mao”后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大家跟他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去年开学前的初秋回去看爷爷,那时候爷爷还没有住院,每天会帮做饭的奶奶打下手,经常饭前在餐桌上摆扑克阵玩。天气好的时候,爷爷会手里转着两个核桃下楼散步。我很怀念那段上午陪奶奶买菜、下午陪爷爷散步的日子。有天我陪爷爷绕着院子走了一大圈,路遇许多邻居,爷爷骄傲地向他们一一介绍着我,看着爷爷满面春风的笑容,似乎连皱纹里都写满自豪。

那天散步,我临时起意想记录下和爷爷的对话,于是打开了语音备忘录。录音的日期是2018年9月12日。临近中秋,爷爷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以前,奶奶时常会用家里的模具做提浆月饼。

“你奶奶以前也喜欢包汤圆,可好了!还包粽子,你小时候吃过吧?”

“吃过呢!”

“你奶奶她啥都会做,但是现在年纪大了,没力气了,不想做了。你奶奶擀的面条真好吃,但是她现在不擀了,我还跟她说你给我擀点面条?她说,还是买着吃吧。”

“买的面条也好吃的!”

“哎,不如自己擀的好吃。”

之后我和爷爷各自陷入沉思,或许都沉醉在味道编织的回忆里。我想起奶奶做的粽子和醪糟,还有酸黄瓜咸菜和麻辣牛肉。爷爷手里的两个核桃相互摩擦碰撞,发出有规律的声响,久久萦绕。我想起了爷爷做的甜酸肉,那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味觉体验,是只有爷爷才能做出的味道。

味觉不单纯是一个感官名词,其实它是一个时间名词,像一个个节点那样标记着所有与你有关的回忆。味觉也可以作为一个方位名词,因为在食物味道的背后承载着家的重量,每一次的味觉体验都是指向通往家的一张张告示牌。

火车突然停在了半路,窗外是一片常青树的绿丛,没有站台,也没有上下车的乘客。几分钟后,列车开始缓缓地行进,不一会车速就提了起来。

我忽然好想找一曲苏州评弹来听。爷爷独爱苏州评弹,他的微信名字就叫我爱评弹。爷爷有好多盘评弹的光盘,我记忆里,评弹光碟的封面总是身着旗袍的温雅女子手抱琵琶。

有时爷爷坐在客厅的摇椅上听,有时躺在卧室的床上听,有时开着门听,有时关着门听。

记得有一次爷爷关着卧室门在房间里听评弹,奶奶突然推开房门进房间拿东西,评弹乐声戛然而止,接着传来爷爷的轻声抱怨:“哎呀,你进来干吗!我在录音呢!”

奶奶的“破门而入”打断了爷爷的录音,原来每次爷爷关着房门听评弹的日子,多半沉醉在自录自唱的评弹里。爷爷听苏州评弹的时候,可能在想江苏老家。

我点开盛小云的《莺莺夜焚香》,一种熟悉感传来,好像有那么一瞬间,我回到爷爷奶奶家,坐在客厅里吃瓜子,闻着空气中残留的艾草香,听到卧室传来琵琶语。

我在听苏州评弹的时候,我在想爷爷。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06每日美文阅读和英语学习(第39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