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与评价
赫尔曼·艾宾浩斯185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附近一位富商的家中,17岁时在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学。从1875年到1878年,他在英国和法国之间旅行、学习和教书。
在英国期间,他受到英国联想主义的影响;在巴黎的一家二手书店里,他买了一本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受其启发,他开始实验性地研究记忆。
这个机会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当时新心理学的发展。
1885年,他出版了《记忆》一书,该书后来成为实验心理学中的经典著作,使他出名。
1980年出版了《心理学概论》,本书开篇引用的"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的这句话,已经成为概括心理学特点的经典名言。
艾宾浩斯对心理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证明了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的心理过程。在他之前,实验心理学只关注感知觉过程的实验研究。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创造性地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研究材料,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正式引向了人工实验的情境。
其意义不亚于物理实验中"理想条件"概念引入带来的变革。
他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解决了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量化的问题,发明了一种测量学习和记忆效果的节省法。
他建立了第一个与高级的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即遗忘曲线。遗忘曲线今天也起作用。
记忆研究过程
记忆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高级心理过程。
旧联想主义者只从结果中推断原因,而没有提供科学的证据。
艾宾浩斯突破了冯德认为实验方法不能用来研究诸如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禁地。
他通过严格控制原因观察实验结果,并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他专门为记忆研究创造无意义的音节和节省法。
为了消除有意义联想在成人实验中的干扰,统一联想的内容结构,艾宾浩斯以字母拼写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
例如,他首先根据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将字母拼成无意义的音节,形成了ZOG、XOT、GIJ、NOV等2300个音节,然后将几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组,将几个音节组合成一个实验材料。
为了定量测量每个学习(记忆)的效果,艾宾浩斯创造了一种节省法。
他要求参与实验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材料,直到他们第一次能够流利地背诵为止,记录下所花的时间和诵读的次数。一段时间后,要求他们再次诵读材料,并记录所用的时间和次数。
比较两次的花费时间和诵读次数,以了解节省了多少时间和次数。
结论
他发现,学习间隔越长,他们记忆的越少,忘记的越多,但忘记的速度是不均匀的。遗忘的规律是,学习后立即开始遗忘,开始时速度很快,但后来速度就减慢了。
至于记忆的材料,每天学习诵读的次数根据几何级数而减少。可以分配一定数量的背诵材料到几天内进行学习,比一天集中学习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