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成年人总怀想童年,觉得童年自由自在,每天在外面疯玩,不知疲倦。上学后有一些作业,但只要稍微克制一下张望的心,一会儿就能做完——我小时候没有上过补习班。还有一些本与自由无关的事:衣食无忧,只需要上课考试;每年有两个假期,出去玩或自己闲得慌……等等诸如此类的事,其实是有大把时间挥霍,才觉得自由。

待到这个时代,你也许还没有我小时那般有大把时间。你上过各种班,绘画,象棋,武术,当然和同龄人相比,这些都中规中矩,不算多。周末我送你去上课,接你下课。那时暴雨骤降,屋里无灯,昏暗之中,一面面幼稚的脸支在小手上。空气湿闷,老师的训斥声也如此湿闷——撇着半边灰白头发的中年人,面容也灰白,穿着一件粉白T恤,套着布鞋,笑容和怒气都廉价而怪诞。上午武术班的老师也是如此,直着舌头训完小孩,课后见我问他事情,便裂开泥石流一般的笑。

我坐在地板上,靠着墙,望着天上乌云翻滚,雨点击打锈蚀的栏杆,飞溅到粉白地砖上。我不用管地脏墙凉,想听就听,想看就看,打个瞌睡也可,想想看我竟然比你自由。

以上说的是很多人定义的自由吧。时间多,虽然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但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这样“自由”的时间越多,人越“自由”。自然可以推导出要钱来实现,于是“财务自由”是“自由”的前提。再推广一下,有“力量”才有“自由”。

说老实话,依照这个标准,现在应该有不少人应该完完全全自由,这些人有的在电视上,在新闻里,也有的在我身边人的嘴里,或就在我身边。但众所周知,没有一个自由的。

搞政治的,担心被整;做生意的,担心政治;钱多的要投资,钱少的要积累;成年人担心失业,小孩惧怕老师;有了点力量的人,教育他新的规则;初入社会的人呢,告诉他老的套路……

是啊,谁没有忧愁的事,谁没有克星与敌人,从这个意义讲,有谁会是自由?

但自由就是这么吸引人,像鸦片一样,特别是对最憧憬自由的年轻人。历次运动,学生冲在前面。

既然自由是虚无,又是鸦片,有人就会建议多给年轻人谈规则、礼节,少给他们谈自由。

《死亡诗社》的Mcallister先生就是如此质疑教授英文的Keating老师的。他说让学生探索艺术是危险的,以后他们会知道他们并不是伦勃朗、莎士比亚,就会怪罪老师……他们才十七岁,十七岁有什么自由的思想……这不是悲观,是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