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的魔力

在二战时期,有个地方叫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死亡工厂。这里有焚烧炉和毒气室,所有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人,有90%的人会立即被送进毒气室或焚烧炉,只有10%的人能侥幸活下来。这些活下来的10%,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活下来,他们每天要大量的劳动,跟这个待遇相匹配的就是每天一顿菜汤,一个小面包。每天面对死亡,甚至无法想象明天的自己会在哪里?会遭受什么样的命运?因为活着的环境,会让他们觉得,活着还不如死得轻松。

纳粹分子在这里写下来,震惊历史的灭族事件,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就是这个灭族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宽恕》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位在奥斯维辛活下来的幸存者,他亲眼目睹了自己89位家人和朋友,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每天惶恐的日子,成为他挥之不去的阴影。

《宽恕》这本书前半部分记录了,作者西蒙维森塔尔,记录了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活生生的经历。当年在这个集中营活下来的一个士兵卡尔,在弥留之际,对自己曾经犯过的弥天大错,天天自责,无法原谅自己,于是他找到了西蒙维森塔尔,请求他对于当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自己所做的杀戮,请求西蒙维森塔尔的原谅。并且甚至请求他代表所有遇难的犹太人,来宽恕他的罪行。作为一个幸存者,西蒙维森塔尔,他无法诠释自己的心情,也无法处理这件事情,于是,他就请教了,社会各界精英和名流,对于这件事发表不同的看法。本书的后半部分,就是各位的见解和心理活动直白的描述。

我看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非常的沉痛,自己很久都无法从这个事件中走出来。“不经他人苦,莫要劝人善”。我一直都这样认为。

但事情的结局,也让我陷入沉思当中,如果一个人为了发生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陷入悲痛之中,那么,他失去的不仅仅是美好的人生,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纠结愤怒甚至仇恨,一个活在仇恨中的人,是无法接受现实的美好的。如果经历了那么糟糕的事情,依然活在过去,那么这样顽强活下来的意义又有什么呢?我的内心复杂极了,站在人性的本质这个角度,对于这个士兵,亲手打死它,都不足于弥补内心89位亲人朋友的离去这种伤悲。站在现实的角度,即使把这个人千刀万剐,那300多万的犹太人也无法生还了。相反,这个当年的施暴者,余生都在愧疚和请求宽恕这种心境下过生活。内心的那种煎熬,就是对他最无情的审判。

中国人,都讲究因果报应,我们从小就学了圣人之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宽恕的本身,其实,就是放过自己,自己能够从过去的事件当中,放下不堪回首的痛苦的事情,每天都能够迎接余生当中最年轻的一天。宽恕的本身,就是让自己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施善者,可以原谅别人的过错,但从此不再信任。就是对对方最大的报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宽恕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