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生活中常见的焦虑扭曲思维,来看看你中招了吗?

七种关于焦虑的扭曲思维,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焦虑是一种常常会出现的普遍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来源于生活的不确定性,前一分钟你还在开心大笑,后一分钟可能就会情绪低落,焦虑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程度,认识你所面对的焦虑问题,区分开日常焦虑和焦虑症。能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今日的干货对我们来说非常实用,大家记得点赞收藏码住,不然找不到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这七种扭曲思维:

第一个:过滤。就是只关注负面信息,忽略所有积极的方面,比如:在你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时,你得到了表扬,但是也被建议下次争取再提高点效率,然后你就开始焦虑,认为老板觉得自己工作是不是拖拉了?是不是不认可自己了?,而完全记不得表扬自己的部分。

第二:极化思维。认为所有的事情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如果不是十全十美,就是一无是处。看待事物没有中间缓冲地带,说白了就是极端思维。有这种思维的人,往往对自己非常苛刻,不允许自己犯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开始焦虑。

第三:过渡泛化。就是仅根据一个证据或者单一事件就得出了结论,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因为一次在火车上晕车,就决定再也不坐火车了,因为上一次丈夫出差时感到焦虑不安,就想象每次丈夫去外地时自己都会萎靡不振,一次糟糕的经历就会让你认为以后每次都会发生,“总是”、“永远”这样的词就是过度泛化常用的词汇。

第四:看透他人心思。别人没说,但你就是知道他们的感受是什么,而且非常肯定,只是不敢真的向他们证实,比如:一些女孩会猜测男朋友的想法,怀疑各种问题,之后就变得非常焦虑,认为对象嫌弃自己了,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关注你所想的事。

第五:放大。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放大所有不好的事,让事情看起来艰巨无比,难以承受。这种思维让人非常悲观,很容易导致焦虑。

第六:个人化。认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都与自己有关,这样的人特别爱与人比较,看谁更聪明,更有能力,更相貌出众,时常担心自己不够好。这种思维是我们在日常中常犯的错误。

第七:“应该”陈述。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则,要按照规则办事,一旦违反了规则,就会激怒你,自己违反时也会感到内疚。比如:自己会想“我应该是一个完美的朋友,妻子,老师等”“我应该知道每一件事,理解每一件事”“我永远都不该犯错”这种苛刻的准则,很容易让人焦虑。

这就是七种关于焦虑的扭曲思维,是不是感觉自己好像都犯过?下一节来带你看看怎样应对这些扭曲思维,记得关注小熊,感谢大家的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种生活中常见的焦虑扭曲思维,来看看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