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笔记:上海行

女儿放假,回家待了几天,就按计划到外地旅游,几天后从上海坐飞机。期间我也以旅游之名到上海。

第一天

旅馆位置闹中取静,布置文艺,环保,房间卫生很好。旅馆出来几分钟就到南京路步行街。下午到南京路逛。在街角美食店买了冒烟的酸梅汤。酸梅汤装在塑料瓶里,通过吸管一吸,就有一大团烟雾“噗”地从吸管冒出来,很有趣。

店家门口高声招揽着。天气很好,街上人很多,络绎不绝。身处其中,很容易就感到节日的快乐和过年的喜庆。

 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来这条街时是暑期带着女儿跟团游,夏日午后一团的人从一家一家店铺门前鱼贯而过。在这条名闻遐迩的“中国第一商业街”也是亚洲最繁华的商业街上逛,除了累,我好像没有其他感觉。这次是因为一个人还是什么?走走停停,很多店铺门口好像充满了吸引力,很舒服。

外滩上有很多照相、游玩、休息的人。有很多人是带着父母,小孩出来。

我们孩子已经长大了,她现在不需要我们带(反过来再过些年可能是他们带我们),我们现在要带的是父母。去年我们说,带父母去杭州玩玩。可是这一说一直到现在还没实现。一我们也忙,二父亲母亲也总说带孙子走不开。如果老人家能够到这些城市看看,该有多高兴呢!

观江景时,路口有一辆黑色大警车,高音喇叭不停地在循环播放着:“看管好你钱包,谨防小偷。”出来游玩的轻松心情消减了不少,转头看身边,觉得周围的空气也紧张了些。

第二天

旅馆对面弄堂馄饨店。芥菜馄饨,味道很好。皮是淡绿色的,应该是芥菜汁揉面而成,馅饱满鲜甜,汤清淡可口。

街角邂逅一书店。书店装饰典雅,浪漫,精致,飘漾着咖啡香和奶香。墙上挂着很多张爱玲的像。


地址是“常德路195”,才知道这就是张爱玲常德公寓楼下的书店。

去宋庆龄儿童书馆。

也许是因为年假期间,图书馆上很少。上海图书馆资源实在丰富。

到田子坊。田子坊里有很多小店,个人感觉如果想“淘宝”还是可以逛逛,如果不想“淘宝”我觉得它和一些常见的“文艺街”,没什么两样,还是缺少些创意和真正吸引顾客或属于它自身特质的东西。

田子坊对面一家饭店,味道很好。店的一角还有个小小书架,品美味时可翻翻。一对年轻夫妇正带着他们的父母在吃饭——看起来也是来旅游的。

又让我想起了家人,想起什么时候真正需要带上老人出来看看。

店老板是位高大的妇女,我说她的菜味道好,她很高兴:“谢谢!谢谢!”

“店生意应该好吧?”

“不好呢!你看,这都过年了,也没几个人。”

“租金多少?”

“一个月6万。”

我怀疑自己听错。一个月?

“一个月,一个月6万。这条街现在被列为文化创意街,租金又提高了呢!”

一个月6万,一天光抵租金就要2000赚。这家店的定价也是比较大众,除了店租,还有人工费,一年能赚多少呢?


龙应台的生活笔记里写:

“在这样一条情趣融融的街上,你会知道国泰民安是件多么认真,多么严肃,多么真诚的祈求......”

有同感。

升斗小民,日子不容易。

夜宵去吃寿司。想要抹茶水加浓点,偶抬头,却发现对面位置一先生在边喝酒边看书。

第三天

公园一角樱花烂漫,有一对老人在樱花树下照相。阿公给阿婆照,阿婆给阿公照。我给他们两人照。

与女儿约好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见面。

街角一间洋房也遭到拆迁的命运。墙上一张红纸写着主人的“呼吁”。

再往前走有一家基督教堂:“鸿德堂”。

在教堂,听着悠扬的音乐和语音讲解,心境宁静,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

不由得想起奶奶,奶奶已安息主怀。但我总觉得奶奶就在我们身边。

有一户人家搀扶着他们的老奶奶进来了,说奶奶以前常去教堂,最近身体不好在上海看病没去,现在想进来坐坐,回忆回忆。


“好!好!进来坐坐,病就好了。”教堂义工热情地说。

女儿来了,我跟女儿手挽手在教堂照相。


我们一起逛文化街,有说有笑。

我们到1933老场坊。

老场坊的一家咖啡店,我们照相,各种摆拍。


我们吃东西,我们朋友似聊天。

终于,出来时,女儿忍不住对我说:“妈妈,我看你刚才好高兴啊!其实我都是装的,我怎么可能这样跟你讲话?”

“嗯?!我不高兴。你没跟我说实话。”

“妈,我已经很好了,跟你说了这么多!像我同学、朋友,他们都不跟妈妈说实话呢!”

女儿又说明天不用我送机场,她一再跟我说,不用送,不用送!我忍不住火了,也落泪,感到自己是如此孤单:“千里迢迢地赶过来送,每天想你只能看你的微信,你竟然连送也不给我送……”“去机场要两个小时,在那候机还要两三个小时,太无聊太尴尬了!”“我乐意,我要送啊!”忍不住发了脾气,眼泪滚滚而下。“妈,你这样的话我晚上要去住另一家客房!”“不行!”“我要住另一家!”

后来,女儿才同意跟我一起住。

睡觉前,她在看手机。

“双,早点睡,都快十二点了。”

“双,枕头不要太高......”

迷迷糊糊地,我们终于沉沉进入梦乡。

第四天

女儿在早餐店菜单上找了份“团团圆圆大汤圆”。

我有点诧异,她点了这么一份吉祥的有中国传统意味的汤圆。

今天元宵节,店里生意太好了,店员告诉我们汤圆没有了,要吃需临时包,得等二十多分钟。

我们到另一家去,很幸运这家店里有红豆沙桂花芝麻汤圆。

汤里有红豆沙,颜色深酒红色,甜甜的,很好喝。汤圆又白又韧,一咬,里面有黑黑的芝麻糊流出,甜甜、香香、糯糯。

女儿问我要去哪。

“送你哪!”

“不要!”她还是那个理由。要两个小时到机场,在机场又呆几个小时,很无聊。

她大概看我很失望的样子:“你不用送。不过,你可以跟我坐同一地铁,到你想到地方再下站。”

“真不用我送?”

“不用。”

转站时我们不同方向,我去人民广场站。

当她走进地铁车厢,靠在边上一角落,车门缓缓关上时,我在站台上跟她挥手再见,我的眼角忍不住有点湿润了。

她好像迅速地把头扭向另一边,边上的人影很快遮住了她。

人民广场有“时尚巴莎艺术屋”展览。票价一百。买了票进去。

《时尚巴莎》原是本时尚杂志,本次展览是为纪念该杂志一百五十周年而设。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这本杂志遇上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停刊。


杂志的演变史,其实也是女性、女权的觉醒进化史。


跨界。

颠覆。

你要打开心胸去认识,接纳。


回旅馆,到前台书柜拿了两本书。

有一篇文章是写窦靖童的。曾看过几篇有关她的采访,几篇采访对她的同一印象是“有个性,很独特,但又很有教养”。记者说:“写窦靖童,王菲也许是个饶不开的话题......她和王菲之间,母女关系,拿捏的非常好。”

“平日她不怎么和父母聊自己的作品,但写完新歌‘特别兴奋的时候’,就会发给妈妈,她不一定会和靖童说什么,但肯定会听。王菲对她的关心更多出于一个母亲的角度,揣测女儿的心意,和所有家长一样小心翼翼又不得要领......父母任由她做选择,又忍不住表达关心。”

在此页停留。不禁也笑了。

翻微信。女儿一同学妈妈写道:

“儿子这次回来,返校执意不让我送。我也就不送了。看他拖着大大的行李箱,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笔记:上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