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Class的用法

献给莹莹

1.Python Class的基础用法

  • 类(Class):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
  • 类变量:类变量在整个实例化的对象中是公用的。类变量定义在类中且在函数体之外。类变量通常不作为实例变量使用。
class Employee:
   empCount = 0
    #例如empCount就是类变量
   def __init__(self, name, salary):
      self.name = name
      self.salary = salary
      Employee.empCount += 1
  • 数据成员:类变量或者实例变量, 用于处理类及其实例对象的相关的数据。
  • 方法重写:如果从父类继承的方法不能满足子类的需求,可以对其进行改写,这个过程叫方法的覆盖(override),也称为方法的重写。
class Parent:        # 定义父类
   def myMethod(self):
      print '调用父类方法'
 
class Child(Parent): # 定义子类
   def myMethod(self):
      print '调用子类方法'
 
c = Child()          # 子类实例
c.myMethod()         # 子类调用重写方法
  • 局部变量: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只作用于当前实例的类。定义在方法中
  • 实例变量:在类的声明中,属性是用变量来表示的。这种变量就称为实例变量,是在类声明的内部但是在类的其他成员方法之外声明的。创建实例时声明
  • 继承:即一个派生类(derived class)继承基类(base class)的字段和方法。继承也允许把一个派生类的对象作为一个基类对象对待。
  • 实例化:创建一个类的实例,类的具体对象。
  • 方法:类中定义的函数。
  • 对象:通过类定义的数据结构实例。对象包括两个数据成员(类变量和实例变量)和方法。

2.Python Class中的新式类和旧式类

First
Python 2.x中默认都是经典类(旧式类),只有显式继承了object才是新式类
Python 3.x中默认都是新式类,不必显式的继承object
Second

  • 新式类采用广度优先搜索
  • 经典类采用深度优先搜索
    类的继承不同于super的调用

3.Python 类中的super用法

1.单继承时super()和init()实现的功能是类似的

class Bas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Base create'

class childA(Base):
    def __init__(self):
        print 'creat A ',
        Base.__init__(self)


class childB(Base):
    def __init__(self):
        print 'creat B ',
        super(childB, self).__init__()

base = Base()
a = childA()
b = childB()

输出结果

Base create
creat A  Base create
creat B  Base create

2.Python3中的super

Python 3 可以使用直接使用 super().xxx 代替 super(Class, self).xxx :

# 默认,Python 3
class B(A):
  def add(self, x):
      super().add(x)
# Python 2
class B(A):
  def add(self, x):
      super(B, self).add(x)

3.Super的继承顺序

以下codes的输出能够说明super的继承顺序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n = 2

    def add(self, m):
        print('self is {0} @A.add'.format(self))
        self.n += m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self.n = 3

    def add(self, m):
        print('self is {0} @B.add'.format(self))
        super().add(m)
        self.n += 3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self.n = 4

    def add(self, m):
        print('self is {0} @C.add'.format(self))
        super().add(m)
        self.n += 4

class D(B, C):
    def __init__(self):
        self.n = 5

    def add(self, m):
        print('self is {0} @D.add'.format(self))
        super().add(m)
        self.n += 5

#下列代码输出什么结果呢
d = D()
d.add(2)
print(d.n)

python中的super其实不是函数,而是一个类,其中调用的继承顺序遵循Method Resolution Order, MRO解析方法。
对于上述代码的MRO为:

[D,B,C,A,object]

为什么MRO是上面的顺序呢,后面会解释。
MRO的查找方式时不是像常规方法一样从所有的 MRO 类中查找,而是从 MRO 的 tail 中查找。
举个例子, 有个 MRO:

[A, B, C, D, E, object]

下面的调用

super(C, self).foo()

super 只会从 C 之后查找,即: 只会在 D 或 E 或 object 中查找 foo 方法。
因此结果为:

1.调用D,print('self is {0} @D.add'.format(self))
2.执行到super,调用B,执行print('self is {0} @B.add'.format(self))
  执行到super,调用C
3.执行print('self is {0} @C.add'.format(self))
  执行到super,调用A
  print('self is {0} @A.add'.format(self))
  self.n+=2,now self.n=7
4.回到C,self.n+=4,now self.n=11
5.回到B,self.n+=3,now self.n=14
6.回到D,self.n+=5,now self.n=19

4.MRO的获取,C3算法

  • 1.选取merge中的第一个列表记为当前列表K。
  • 2.令h=head(K),如果 h 没有出现在其他任何列表的 tail中,那么将其加入到类 C 的线性化列表中,并将其从
    merge中所有列表中移除,之后重复步骤 2。
  • 3.否则,设置 K 为 merge 中 的下一个列表,并重复 2 中的操作。
  • 4.如果 merge 中所有的类都被移除,则输出类创建成功;如果不能找到下一个 h,则输出拒绝创建类 C 并抛出异常。


    Example

参考地址:http://kaiyuan.me/2016/04/27/C3_linearization/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 Class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