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性差,真正该写检讨书的是家长。

图片发自App

在杨永信的网戒机构里,大部分家长都坚信孩子的网瘾都是由于不自律造成的,但这些家长没有想过的是孩子的不自律,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长的“不自律”造成的。如果家长自身不能做出改变,做出反省,那对孩子一切的“自律”训练,实质上只会起到一个反效果,让孩子陷入更深的漩涡。

很多人认为,自律就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孩子的自律是如何形成的,孩子为什么会自律,一个孩子自律的背后,又究竟需要什么内容进行支持?关于以上的问题,大部分家长都不能回答,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单向的惩罚与规定,便足以让一个孩子发展成熟完整的自律。

一个孩子在自律的发展过程中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在他们的心理发育过程中最初往往是需要他律的,只有在日后道德感与认知渐渐成熟的时候,才能做到自律,而父母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做到自律,可以说在孩子自律的过程里,父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令人好气又好笑的是,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自律的时候,往往自己正是那个一点也不自律的人 —— 抽烟的爸爸告诫儿子不准吃垃圾食物,因为这样对身体不好;肥胖不愿运动的妈妈告诉女儿要经常运动,不然身体会不好;夜不归宿的爸爸要求儿子必须按时休息,不然对健康又很大影响;好赌成瘾的妈妈教育女儿要踏踏实实,不能耍小聪明.......

这些父母,非但要求孩子做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还在孩子提出质疑的时候回以猛烈的谴责:当孩子询问父母“你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我做到”时,家长通常会发火 —— 他们会训斥自己的孩子“好的不学,尽学坏的!”,“连你爸妈都敢教育”,“我说的都是为你好,你居然敢提出质疑,你眼里还有没有你这个爸/妈了?”

但这种谴责对于孩子往往是毫无作用,甚至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 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都是他们的第一面镜子,家长做什么,孩子就会学着去做什么,这起源于孩子本能的模仿行为,作为家长应该做的事去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而不是树立完坏的榜样,在孩子学坏后,再去谴责孩子而忽视自己本来的错误,这样的行为不但不会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可,反而会让亲子关系进一步的僵化。

其次就是关于孩子自尊的确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更多的应该来自于自己内源的肯定,而不是受到外界的过多干扰。遗憾的是健康的自尊确立,在中国家庭中成为了一件尤为罕见的奢侈品。大部分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惩罚&奖励机制,孩子做的好时,要么给予过度的肯定(比如给予大把零花钱),要么完全漠视,孩子做错的时候要么完全忽视(你爱怎么样怎么样),要么进行极端严酷惩罚(殴打,饿肚子,没收东西等等)。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无法获得有关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更不能树立起所谓的自信,自尊。家长不合时宜的惩罚与奖励只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迷茫,而这种严酷的惩罚,本质其实是家长自己情绪的宣泄与失控,而不是真的“为了子女好”。

惩罚与奖励,是孩子自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一套良好的,可执行力度高的奖惩机制,才能进一步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举例来说,惩罚本身也分作正惩罚与负惩罚。前者是在孩子犯错时,增加惩罚刺激(比如轻度,注意是轻度的罚站),也可以是负惩罚(降低舒适刺激,比如缩短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不过在具体执行当中,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情况,认知情况再进一步细分,可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惩罚,都需要做到及时有效,需要有着明确标准(事先告知),并有一定的分寸(不得过度惩罚),更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 —— 比如对孩子破口大骂他是蠢猪,或者殴打,冷暴力孩子。

这样不但会让他们失去自信心,对自我价值全盘否定,对生理造成伤害,更会对他们造成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就是无用的,无能的。从而不利于接下来的能力,智力发展,过度的否定也会让孩子变得不自尊自爱,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时间有多么珍贵,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多么重要,最后便会放任自己的错误行为。

同理,关于奖励机制的执行时,家长也要遵守诺言,及时的反馈给孩子,进行正确行为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重要的就是遵守诺言,恪守原则,对孩子树立起威信与尊严。

在这样的过程中,父母只有先做到自律(遵守规则,在孩子犯错时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才能渐渐引导孩子遵守规则,慢慢做到自律。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情况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家庭的规则并非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在孩子不同的时,针对不同的发展情况,规则也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多多关心孩子,从孩子的一点一滴进行关注,沟通,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对孩子倾注大量的爱,时间,与精力。

只有孩子感受到了足够来自父母的爱,他们才会懂得自尊自爱,并且对现有的环境形成安全感,做事情不会只为追求当下的快感,而是进一步思考行为的后果与对未来的影响。想象一下,集中营的人会为了以后的日子存下事物慢慢享用吗?

显然不会,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明天是否活着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能做的事情就只有尽快满足当下的快感。家庭教育也同理,如果孩子对父母没有足够的信任,那他们便不能获取足够的安全感,当他们不确定父母会不会伤害自己的时候,享乐便成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总之,父母于子女自律的教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自己的自律,只有先“自律”好自己,才能进一步让子女感受到尊重,理解,与信任,才能让子女有一个良性的榜样,对他们有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赞美,以此来促成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其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身上的缺点也正是他们自己的缺点,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正视自己远比一味体罚孩子来的更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自律性差,真正该写检讨书的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