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像他一样连续创业,却可以用这些方法,活出你想活的样子

都连续创业大咖了,那不就应该像马云、刘强东、雷军一样,人人都知道吗?怎么还有可能不知道呢?

因为这个人创业的所在领域大多是服务B端(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客户),而不是C端(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客户),离我们普通人有点远。

不过,提起一本书很多人都知道,它就是《创业36条军规》。这本书创下了一年内增印超过30次的记录,累计销量超过百万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大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孙陶然。《创业36条军规》之所以大受欢迎就在于它是孙陶然本人连续创业、跨界创业并且屡战屡胜的之后形成的思想精髓。

简单几个数字让你快速了解孙陶然:创业之初,孙陶然从广告行业起步,在四达广告挣到了第1个100万,接下来在恒基伟业挣到了第1个1000万,在蓝色光标挣到了第1个1亿,而拉卡拉又让孙陶然先生挣到了第1个10亿。

这不禁让大众对孙陶然的人生经历产生了深厚兴趣,为什么自己连打工都觉得疲惫不堪,而他去一再创业,一再成功呢?他有什么心法秘笈吗?

2019年,拉卡拉公司成功上市,而孙陶然的个人传记作品《创业者——不一样的孙陶然》也成功出版。此书的作者邓蕾曾供职于央视20年,是资深纪录片导演,媒体人,专栏作家,同时也是孙陶然的中学同学,一生挚友,因此熟知孙陶然成就传奇的几乎所有秘密。

通常成功者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往往会让大众产生距离感,人们在仰望他们的同时也会心中暗想:这恐怕是我永远都达不到的高度。

可是正如作者邓蕾所言:如果你羡慕一个人,就应该多去挖掘他背后的那些故事;如果你感觉他貌似轻松,就一定要更加用心地去探究他背后的努力、曾经的取舍、承担的压力,以及付出的代价。

只有这样,阅读别人的故事才不会仅仅停留在猎奇的层面,而是能够思考和钻研他所有经验当中哪些可能会跟你产生交集,帮助你成长……

现在,就让我们按照作者所指出的思考之路前行,来看看此书所能带给大众读者的启迪吧。

人生,就是要活成你想活的样子。

地产大佬冯仑曾经在他的作品《岁月凶猛》当中明确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在当今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他的观点非常值得人深省。

不过,如果我们把目光突破于事业发展的局限,而放眼整个的人生,就不难发现:我们的人生不就像一场漫长的创业吗?——你的未来不可知,你需要为你的每一个选择付出努力和代价……因此如果你想今生过得精彩,就可以尝试把自己的心态调整成创业者心态。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有人问孙陶然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是哪件。孙陶然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是我活成了我想活的样子。”

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呢?让我们来看看孙陶然是如何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样子——

高中时代,人人都要面临文理科的选择。由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非常流行,因此孙陶然想要学文科的想法被父亲坚决反对。但是这个16岁的少年对自己的父母说:“虽然你们生养了我,但这不意味着你们有权利决定我的一生怎么过,我也不可能成为你们弥补自己人生缺憾的替代品,更不会成为你们检验自己人生想法的试验品。你们不能替我做决定,我的命运,我自己做主!”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不容易,无论你是平凡还是不凡,都会遭受到出于爱或者权威的横加干涉。如果逆来顺受,而不是旗帜鲜明地抗争,那你人生的自由空间必将越来越小。这个道理知道得越早越好。即使你现在才明了,也好过以前不知道……

在日后的创业当中,孙陶然也一直坚持着这种自我掌控的态度。

在孙陶然的职业生涯当中一共有两次离职。第1次是在1994年年底,而最著名的一次则是在2000年的6月份,因为当时孙陶然是通过媒体对外宣布辞去恒基伟业常务副总裁的职务的。这两次离职都是因为在公司经营管理上,孙陶然的想法没有得到认可和支持。孙陶然为此很伤心,不是因为所谓的权力之争,而是因为自己没有私念地为工作和公司考虑的赤子之心没有得到感知和支持。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艘大船的话,那么孙陶然既然看到了问题甚至危机,就希望自己能够亲自掌舵。如果不能由他做主,那么他宁愿放弃。

我们普通人就算一生都不去掌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团队,但至少也要为自己的人生掌舵。只有具有了清晰的理念和目标,放弃听天由命的被动态度,才不会在多年以后回首时悔不当初。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能尽情体验生命中的各种不同,活出精彩。

勇于尝试和挑战“第1次”,不要轻易拖延与放弃。

如今,孙陶然是全国创业者当中公认的最佳培训导师,几乎没有之一。除了撰写的书籍热销以外,他在各个平台的讲课也被认为最有价值,干货最多。

但没有人天生就是培训师。那么孙陶然的第1次培训又是怎样的呢?

当时孙陶然所在的四达广告公关部接到了一个任务:给公司合作伙伴的员工做销售培训。但是当时部里没有人懂销售,更没有人会培训。孙陶然对此也是一片空白,但他却毫不犹豫的说:我可以。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够把培训做好,孙陶然把家里所有市场营销的书都做了摘抄和总结,然后受到启发,通过思考拟定出内容大纲,并且在培训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等到培训接近尾声的时候,孙陶然自己的销售技巧体系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这听起来难以置信,简直就像个传奇,却体现了孙陶然的闭环学习模式,那就是:学习借鉴,形成自己的感悟——再学习再借鉴,补充自己的感悟——然后继续学习和借鉴,形成自己的体系。

那几堂销售技巧课讲的十分成功,没人发现孙陶然其实是现学现卖。在给大家培训之前,他自己也是小白。这充分说明所谓成功,很多的时候是取决于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极认真的做事态度。排除心中的杂念,专注地投入到你要做的事情当中,尽量把它做好,就是孙陶然初始做事的心态。

著名的墨菲定律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心理学效应,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如果你担心某些情况可能会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要想打破墨菲定律的“诅咒”,就要有坚定的自信,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如孙陶然所说:如果你自己都不觉得自己能赢,你不可能赢!

除此之外,孙陶然还创立过很多第一次——有些不仅是他自己人生的第1次,更是公司的第1次,甚至是行业内的第1次。

比如孙陶然第一次创业的公司需要一套完事的管理制度,可他没有任何管理经验,而且图书市场当时在这方面也是一片空白。怎么办?在那个时候,最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来自联想集团。于是他辗转找到一位在联想集团供职的同学,帮他复印了一份联想管理大纲。孙陶然拿到手后反复研读,并在这份文件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和感悟,最终做出了自己公司的管理制度,并以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

2004年,当孙陶然为了新成立的公司找联想融资时,他就把自己十几年前复印的那份已经四角翻卷的管理大纲送给了柳传志。柳传志看后非常动容,他没想到自己公司成功的经验,竟然被一个外面的管理者研读的最为深入。

在《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创立之初,孙陶然召开了一次客户营销会。这在当时堪称前无古人,因为那个时候媒体还不会召开这种类型的客户会。孙陶然把大家请到郊区度假村过夜,并采取1对1的贴身服务,还制作了印有统一logo的T恤衫以及精美的会议资料,这让所有人都感觉宾至如归,印象非常好、非常深刻。会后半个月就有三个客户下了广告订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做行业的开拓者让孙陶然取得了成功。

作为普通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要面临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面试,第一次演讲,第一次谈客户……,如果你想为自己的职场生涯或者人生开疆扩土,面对毫无经验的事情时别再因胆怯而拖延甚至放弃,像孙陶然一样马上从“学习和研究”开始挑战你的“第一次”吧!

孙陶然曾经说过:会学习的人最强大,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爱学习。

所以保持自信心,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学习研究,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而开拓性的事情一旦做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自我肯定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会分享,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乐于分享是孙陶然性格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特质。作者把他的分享分为三类:

1、 人格上的分享

孙陶然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悟和收获毫无保留的与他人分享。

2、 收获上的分享

无论是盈利、公司股份,还是资源或者意外的收获,孙陶然都会第一时间跟团队一起分享。

3、 未来资源上的分享

孙陶然最愿意做的事就是提拔下属,他的目的不是要巩固自己的小圈子,而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更大更高的舞台尝试和展示。

比如:在《电脑时代》创刊的第1年,孙陶然亲力亲为,冲在广告销售的第一线。第2年业务不但走上了正轨,还蒸蒸日上。于是他就慢慢把手中的大部分客户分给了公司的业务骨干,而且连这些客户的提成也放弃了。同时他还决定一旦利润指标超额完成,就把超额部分的30%用于奖励团队。

按照公司规定在这30%奖励中,作为总经理的他会获得的30%,但最终孙陶然却主动提出只拿20%,剩下的10%让大家分配。

如果说知识和资源上的分享是利他也利己的话,那收获上的分享可是真真切切地在损失银子啊,这恐怕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

不仅如此,其实孙陶然在每一家公司最后都会把自己的股份稀释到30%以下。对此,有些投资人会诟病,认为这样会导致公司的控制权不稳。但孙陶然却认为,靠股份比例的优势获得话语权是又蠢又笨的行为,这就好比想要靠钱去获取爱情一样不靠谱。

只有一个人在企业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才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比如柳传志在联想只占2.x%的股份,索尼创始人在索尼只占1.x%的股份,任正非在华为的股份也只占1.x%,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企业中教父一般的影响力和地位。

孙陶然的这些举动,使他在下属面前获得了很高的威望,显现出了领袖风范。他的行为完美地诠释了那句著名的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无论是作为一个创业者、管理者还是普通人,学会分享都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虽然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但也是金钱无法买到的,而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往往正是最珍贵的。

《创业者——不一样的孙陶然》这本书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孙陶然纵贯28年,横跨5类企业的创业传奇之旅。它让人们在慨叹之余也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生而为人,尽管追求不同,但相同的却是:人生只有一次。无论你是创业者还是打工者,成功者还是普通人,愿你最终也能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

—— 完 ——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必像他一样连续创业,却可以用这些方法,活出你想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