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书籍的三种模式,哪种更适合小白?

韦志国 原创作品

无论个人自学,还是集中培训,都需要优质资料予以辅助。在各种类型的资料中,书籍仍然是首选。目前,公文写作书籍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例文集式

这类书籍频频冠以“大全”“全书”的名号,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而来的公文分门别类汇编,辅以简短的理论知识和例文点评。这种书籍帮助读者节约获取例文的时间,尤其遇到不熟悉的文体时能迅速翻阅参考,不失为一种有效工具。

但是,编纂者和阅读者都倾向于相信公文模板的神奇魅力,认为写公文就是套模板,醉心于提供模板或套用模板。

稍有公文写作经验的人都能真切体会到,模板的实际帮助其实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套模板只会陷入削足适履的窘境。更何况,这类书籍中相当多的例文本身即是病文,错把病文作范文,以讹传讹,坑人没商量。

模式二:教材式

这类书籍的典型特征是:理论+例文+习题。相信各位读者对这种模式非常熟悉,在大学就读时接触的绝大多数教材都是如此。这种模式最大优点是体系性强。

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对很多重点、难点、易错点的介绍蜻蜓点水般不够深入,很多重要写作经验无法纳入到教材体系中,总给人隔靴搔痒之感。

另一个突出缺点是,教材编著者对很多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存在不足,甚至也存在“想当然”的情况,教材失范之处屡禁不止。不少读者看到这类书籍非常抵触,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不愿意深入阅读。

模式三:专论式

与上面两类相比,这类书籍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更受在职人员欢迎。这类书籍的作者主要是具有一定造诣的公文拟稿人,是货真价实的专家与行家,他们在长期撰稿工作中日积月累起了十分鲜活的实战经验,能够道出他人难以尽言的独特之处。

然而,这些行家在规范体系梳理方面不够系统,往往侧重于特定情境下的思考和处理方案,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入他们的“法眼”。在他们看来,很多知识技能“不用说”,不应当成为问题。对专家行家而言不是问题的问题,恰恰是初学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公文专论著作比较适合具有一定写作经验的学习者进阶之用,并不适用于初学者。专论著作可用来开拓视野、深化思考,如果用来增强写作基本功,很可能让学习者“找不到北”。专论著作的作者普遍出身于党政机关系统,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公文现状缺乏足够了解,部分经验和观点在企事业机构中难以适用。

公文专论著作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缺点,即用公文式笔法书写而成。所谓“公文式笔法”,典型片段如下。

一、请示的目的要明确

无论是哪一种请示,都应做到既提出问题,又要有自己的看法、设想或处理意见,不然的话,上级机关就难以批复。

二、要把握请示的内在逻辑

请示不论文字长短,其内在逻辑均是由“为什么要请示”和“请示什么问题”两个层次组成。所谓“为什么要请示”,通常包括请示的背景和缘由;所谓“请示什么问题”,即要求上级机关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及怎样来解决。

这段话介绍的道理没有问题,内容无懈可击,但是读者的阅读体验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即便配上例文,学习者就能融会贯通吗?套用一句流行语来回答这些问题:

懂了那么多公文写作知识,仍然写不好一篇公文。

将公文写作经验以公文的结构方式、公文的语言风格呈现出来,看似没有问题,实则忽视了学习规律。

这类书籍作者写公文、读公文已经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模式,典型表现是大论点统领分论点,论点结论在前,论据论证在后,全文遍布“一二三”。这是典型的公文体例,是长年累月写作公文所形成的思维惯性的结果。

问题是,书籍读者都是学习者,这些“小白”本身并不熟悉了解公文的这种方式,而恰恰要学习掌握这种思维和表达模式。

公文的学习逻辑不同于公文的写作逻辑,因此公文写作书籍的逻辑也应当而且必须不同于公文写作逻辑。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并不是“得到”知识的过程,而是“得出”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到答案的过程。

学习写作公文完全不同于阅读与执行公文。公文式论文专著,倒果为因,生硬抛出结论,而不是从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环环相扣的概念,层层深入的论述,引导读者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

本书借鉴以上三种模式的优势,同时力求克服其中的不足,形成一种新的体例风格,即“干货+畅销书”模式。以密集的知识技能“干货”增强内容的实用性,使写作新手和公文老手都能从中获益,这也正是“硬核”的体现。同时借鉴融合畅销书的风格与体例形式,增强趣味性和轻松感,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


韦志国公文写作专著《硬核公文:打造写作技术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文写作书籍的三种模式,哪种更适合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