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良好的情绪,从善念开始

良好的情绪,定会开启美好的一天,这需要有“明”的功夫。

《大学》讲“明明德”,《坛经》讲“明心见性”,我们现在讲做人一定要“明事理”,那么,如何才能“明”?

“明”的左边是“日”,代表阳、刚强、光明,右边是“月”,代表阴、柔软、黑暗,一阴一阳谓之道,互为补充,二者不可分离,这是辩证的认识论。也就是说,“明明德”“明事理”的关键在于懂得阴阳辩证,懂得把握事物的运行规律,好与坏、善与恶、进与退、强与弱,全在自我的心中,无须向外多借一分——此便是本心,亦即是知。

《传习录》第118条,冀元亨问先生:“知为什么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因为知就是天理那个灵明之处。这个灵明(知)有个主宰,就是本心;如果赋予在人的身上,就是人性。你看那小孩子,从小就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为什么?因为他心中的那个灵明(知)没有被任何私欲遮蔽,并且彻底充盈并扩展开去,便完完全全成了他心的本体,便与天地之大德合为一体了。但是,圣人以下的人,都被世俗或个人的私欲遮蔽了本心,变成要努力去格物致知,才能致得自己的本心了。”

阳明举的这个例子,就是“明心见性”的最好解释:“心”和“性”都是知的一体两面,心主宰知,性是知的具体体现;小孩子的心没有受过太多世俗与私欲的困扰,他可能不会识字、不会计算,也正是因为他不会想太多,所以他自然就没有太多杂念,自然就有无数优良品德,遇到一件事情,他自然就能作出基本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

再举个例子,我们开车过马路,碰到斑马线时,你会下意识地松油门、踩刹车、礼让行人,环顾左右安全之后,你再小心翼翼地开过去,即使现在是绿灯,为了安全着想,你也会减速慢行,以防止突发情况。

我们来看,在斑马线“松油门、踩刹车”,这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动作,是你的“意念”指挥你的“知”,然后同时采取必要的动作。

这个“意念”怎么来的?

是心之所发,所以,心成了你身体与意识的主宰,反应在你的大脑,即认知,迅速采取了行动;而“礼让行人”也是在同时发生,说明你心中拥有着“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的优良品德,因为这个德,也是促使你做出“松油门、踩刹车”动作的内在推动力之一,也是一种自我约束力之一。随后,被礼让的人也许会被你的动作所感染,他朝你点头微笑、举手弯腰,向你表示感谢,于是,你的本心就得到了回报——这种精神的回报,也许能让你高兴一整天,从而这一天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效率都会得到改善,这种精神与心灵上的愉悦,往往能持续很长时间。

而这个过程,既是“心”与“性”的关系,也是“知”与“行”的关系,在“心”上去下一番真功夫,其实就是在一念发动之处,在源头上找到真实的自我,回到自我真实的秉性,找回自我最至高无上的“知”——至善,这样的行动和结果自然是令自己愉悦和满意的

相反,如果有人在“心”与“知”上有私欲,比如今天早上跟太太吵了架,心情很不爽,你开车的速度可能就会快,过斑马线的时候也不会减速,车多的时候还容易走神,冷不丁追了人家的车屁股,为什么?心中有怨气(也是私欲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大学》说的“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得其正,其后果就影响了你的情绪,坏运气都会被你碰到。

更有甚者,投资失败、感情受挫,开车不仅不礼让人,还开车故意撞人,这时候的司机哪里还是人,简直就是恶魔,为什么?他的心已经被极度的忿懥、私欲完全蒙蔽了,让内心见不到一丝光明,失去了最后的一点理智,结果不仅害了一个人,甚至害了别人全家——当然,也把自己和家人搭进去,一辈子都生活在阴影中,还影响下一代人,太不值得了。

所以,我们讲时时刻刻起一个善念,善念存时,恶念就不会再有了,这就需要实地用功,时时有良知、处处有良知、事事有良知,最后人人皆有良知。

以上节选自《江波讲传习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良好的情绪,从善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