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分数观

2003年,因为个人的选择,我进入合肥市寿春中学工作。

学校嘛,教育场所,墙上的标语自然到处都是,可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么一句:“成绩才是硬道理”。是啊!如今的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也得踏踏实实啊。因为大多数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更多的还是关注成绩。真可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啊!

我很幸运,一进来就担任两个重点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后来也有一些小波澜,但最后我还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两个重点班在中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后来,吕校长才告诉我:“一进来就让你带两个重点班,很多老师都质疑,你看起来又那么小,但我相信你。我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至今,我依然深深地感激着他老人家。

随后的两年,我同样担任重点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不过相对于第一年,我变得从容许多,人也不再那么紧张。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我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好在省城比乡下学习机会多得多。那时候,我一边在省教育学院学习教育管理,一边在播健教育中心学习心理学。

说实话,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也学习过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但那会儿是真没感觉。现在不同了,理论联系实践,我对教育开始真正的思考,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的分数观也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

首先,作为孩子们的化学启蒙老师,一开始,我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化学的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对考试分数反倒不那么苛求,因一分两分而讽刺打压学生,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自信心,那才是得不偿失的。第一轮上新课,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只要能稳定在90分,那就很好啦。我没有一开始就要求孩子们,每次考试都要在95分以上,我觉得这个分数太高了,除非绝顶聪明的孩子,否则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达不到的。如果这个时候,非要追求高分,那就得拼命地做题,拼命地做题,搞题海战术,就必然挤占别的学科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中考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得靠七门学科,加体育就是八门学科的均衡发展,不可能靠某一学科的一枝独秀。所以无论有多大压力,我从不搞题海战术,从不挤占别的学科的时间和空间。

有时候,作业少得家长们都有点不放心,但我心里有底。当新课上完,进入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开始在分数上提高要求了。这个时候,有能力冲刺满分的,尽力冲刺满分,有能力提到95分的,尽量提到95分。而这个时候,孩子们毕竟经过了大半年的学习,学过的知识又重新再学一遍,也就有了这方面的能力和基础。而我带的班级,恰恰都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成绩能猛得往上蹿。

所以,无论是培养一个孩子,还是管理一个班级,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如果孩子们的兴趣有了、信心有了、好习惯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有了、最终分数也一定会有的。

其次,我告诉孩子们,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基础和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不会整齐划一地要求大家一定要考多少分。但每次考试,就你自己的基础和能力而言,只要后悔分不超过三分,那就很好啦。什么叫后悔分呢?就是能力范围之外的,错了也没啥后悔的,但能力范围之内的,错了就后悔了,后悔分可以有,但不能超过三分。

我经常听到老师或家长们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能错?莫名其妙。”说这种话的,我估计都是常期不学习不考试的,其实学习真的不容易。我现在在陪我女儿默写唐诗宋词,昨天我就将“陌上柔桑破嫩芽”的“陌”写成“阳”,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的“蓦”写成“暮”。所以我现在不敢对我女儿说:“这么简单你也错?”更不会对我的学生这么说。

最后,我告诉孩子们,稳定才是成绩。你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玩过山车似的,谁能确定你中考的时候,是高呢还是低呢,稳稳的,心里才踏实,中考也错不了。

尽管带毕业班的孩子们,压力山大,但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教学风格,依然坚持自己的分数观,我也很感激寿春中学,给我机遇和平台,让我快速成长,那真是一个培养教师的摇篮。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分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