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如何理财:一个90后的破产是如何开始的?

一个90后的破产是如何开始的?

2018年11月12日凌晨,双眼布满血丝的新梅扔下热得发烫的手机,一头栽到床上。

整整两天两夜,她不吃不喝不睡,在今年双十一抢了51件日化用品、32件衣服鞋帽、27份零食、17款美妆、9支口红、6件电器、4个包以及2箱减肥药......共计148个订单。

48小时内,她不眠不休地花了2万多块钱。这个数字,相当于她三个月工资。

为了凑够这笔预算,她赶在双11之前绑定了两张信用卡、还利用支付宝双11大促提升了花呗额度。没想到最后买嗨了,不仅所有借贷额度触顶,还有小两千块钱的商品只能走分期付款。

“接下来大半年真要喝西北风了!”

按照新梅目前每月存款一千多来算,双11一天花的钱,她需要一年半才能还完。

毕业2年半,新梅成功把自己的存款从三四千变成了三四万,负的。

第一年,她来北京找工作,在地铁上看到同龄人几乎人手一部iPhone,工资还没拿到手,就狠了狠心,在网上打白条买了一部。

上班后,老板给新人打鸡血,说要冲业绩、拿融资、搞上市,鼓励大家轮流值班、不舍昼夜、“大干快上20天”。

新梅住得远,不方便,只好搬到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单间,押一付三,她负担不起,于是开了人生第一张信用卡。

3个月后,项目死了,融资断了,新梅一个半月工资伴随老板一场声泪俱下的散伙饭,烟消云散。她从此进入一场负负不断的债务循环。

第二份工作,新梅进了一家大型4A公司,虽然起步低、赚得少,但是机会多、牌面好,东三环,大高层,精英出没,金领云集。

在这里工作没多久,新梅就慢慢被环境影响,以接近“破产”的财务实力过上了小资的情调生活——名字必须英文的,穿戴必须牌子的,包包最好限量的,外卖不能重样的。

每次在商场的试衣镜前偷偷看吊牌上的价格时,新梅都会想起那句职场箴言: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你是谁。

于是买,买,买。

喝水要用迷你速热茶吧机,2000块。大牌包包买不起,上网租,每月1800。

如影随形的,是越来越大的债务窟窿——三张信用卡,借呗花呗,分期白条。

如影随形的,还有越来越刺耳的社交噪音,比如,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不给你买YSL的男孩,不配说爱你》

《20岁时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越爱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节省的人越没钱》

……

新梅渐渐被说服了——自己拼命加班,没有双休,努力程度不比公司任何人差,“生活压力这么大,买点好东西愉悦自己,也没什么错吧”。

可是新梅没意识到,大城市里的社交圈,月入5千和月入5万的人在共享同一套消费主义。

一个月工资拿到手,交够房东的,扣除还债的,留足人情往来的,剩下不够活着的。这是她。

去年夏天,她借的信用卡到期还不上,打电话给发卡银行,理财顾问帮她以“外出旅游”的名义贷了一笔现金。

“打完电话瞬间到账,效率贼高!”她从此学会以贷还贷,拆了东墙补西墙。

没过几个月,这位理财顾问又打来电话:“上次花得爽吗?需不需要再贷一笔?”

当时正赶上北京房租大涨,房东向新梅下达最后通牒:涨租800,不续走人。她东拼西凑还是拿不出未来三个月的房租,急得热锅上的蚂蚁,只好又贷了1万。

到此时,她每个月需要偿还的信用卡分期、消费贷款、花呗借呗和购物分期加在一起,已经逼近她每个月的工资额。

她想过节流,少买几件外套或者少去几次聚餐,可是这类花销省不了太多钱不说,还会降低自己的社交存在感和参与度。

她想过搬家,住到五环外去省一笔房租,查了查地图,超过一个半小时的通勤让她望而却步。她也想过跟别人合住一间,可实在没法安置几大箱衣服鞋子和养了半年的宠物猫。

升级的生活她憧憬过,可降级的生活她不敢想。在涨薪速度远远赶不上涨价、涨租和消费欲望增长时,她陷入一种被称作“自杀式消费”的死循环。

最起初,她只是想买一部刚上市的iPhone,月还600,完全可以负担得起。

后来想买的越来越多,于是开通了信用卡、花呗、网贷,拆了东墙补西墙,分期不行就套现。

很快,工资就跟每月还款额持平了……

而这样花钱的年轻人,新梅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因为数据表明,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

对于喜欢用信用卡、白条、花呗等消费的年轻人,并不是说提前消费不好,只能是过度透支消费是病态的,提高相应的收入能力,自然可以放心买买买。像小蔡,从进入职场开始就做好了财务计划,每个月都有余钱在无忧聚财上定投,同样两年半的时间,小蔡已经在无忧聚财上获得了12500的投资收益,加上是短期复投,所以她的本金也很好存下来,个人资产不断增值,对于自己想买的东西,也不用以负债的形式获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年如何理财:一个90后的破产是如何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