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你到底怎么了?

“作家”之称,岂容乱盖?

发布前声明:1.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客观评论;2.博主对农民无任何偏见,尊重农民。3.不才斗胆微博认证为“作家”,皆因认证时选项有限。虽有作品出版,但是始终以“作者”“写手”自称,不敢妄称作家。

近日,我在邵阳地区的微博上看到了一位地区博主发布的一条微博,大意为新宁农民作家呕心力作——《我果家乡》(方言,意为我的家乡)。说实话,看到题目我大概就猜到了估计是一篇只有邵阳地区人民才能看懂的“力作”,博主以图片形式将“力作”发布出来,为了让各位看官看懂,我斗胆翻译一下。

图片发自App

译文:

我的家乡

虽然说是个山沟沟

但在我的心里

那硬是比别的任何地方都要好

我的家乡

虽然说是田边上土边上

还有很多的山尖

但在我心里

那硬是别的任何山都有意思

我的家乡,有几个岭

金子岭,鹅毛岭,八步岭和一个最出名的崀山

那时我们大家爱玩

山里什么都有

吃的,玩的!反正很有意思

小时候放了学了

瞒着家里的妈妈

一起去河边洗澡(这句翻译不太对)

还好没淹死

留下命到现在

话又说回来,真有意思

山里着火了,烧起来很多烟

我的家乡田里

以前的井水也很好喝

走了很远到我这里都要喝几口

边喝边说:“这个水好喝,

很冰,还有一点甜”

我家乡的路

全是些弯道

走半天还在山里

又没有车

倒霉死了

尤其是下雨天

到处是泥巴

田边上面又特别窄

一点都不好走

记得有一年正月,下雨

我到干妈家里拜年

不知道是谁挖了个粪缸在田边,右边又有(翻译不出来)

路也特别窄

喊你,摔了一跤

差点就摔进了粪缸

那时候没多大

哭得很惨

想起小时候的事

笑的我肚子痛

我的家乡,一到春天

斋田的斋田

插秧的插秧

田里蛤蟆呱呱叫

山里很多树,草,走到那里

哪里都是香喷喷的

田里土里的油菜花硬是黄灿灿的

秋天山里的枫树叶

非常红

我去捞虫毛须

非常容易接火

一到冬天

落下的雪有一尺多深

走路都不好走

还去打雪仗堆雪人

硬是有意思

唉,别说了,说一世都说不完

过了三十多年了

冲里的样子还是没变

靠那天发个横财

再把冲里搞好

我耐着性子把这段方言给“翻译”出来了,有些地方因为邵东和新宁方言稍微有点差异,还是没有“翻译”出来。很明显,这是一篇回忆的文字,从我所学的语言文学专业角度来看,这篇评论中称为的“诗”无非是一段文字强行敲回车变成了很多段长短句,可笑的是就是这么一段文字,就有人敢称它为诗,博主竟称作者为“农民作家”。

作为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作者,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看到这个场面,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悲。笑,因为就这么一段文字,竟被捧为“诗”,这样一位作者,竟被捧为“作家”,莫名的喜感;悲,悲的是现在的“作家”名号真不值钱,随便拿出一段这样的文字就被称为“作家”,这究竟是不是文学的可悲?很明显是的。

作家,你到底怎么了?你本应该坚持的标准哪里去了?沦落到任人践踏评论的地步了吗?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要有乡土气息,而不是乡巴佬气息!作家的评判标准到底在哪里?没有人给出标准答案,似乎作家的评判是自然而然的,只要你得到了绝大多数人或者一些评论家、批评家、作家协会的认可,你就是一名作家。

最可笑的是博主强行百度一番,把百科上的解释给我说道了一番,认为“作家”是对该文作者的敬称,当时我压住了火气,没有说出那句“这样的标准,请你以后见到写了日记和作文的小学生也要敬称为‘作家’。”他所谓的敬称就这么没有价值吗?写了一段只有本土人懂得方言,就可以被称为作家,我真的怕自己爆粗口!

希望在我们国民素质日益提高的新时代,不要再出现这样可笑的行为,这样真的会拉低国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家,你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