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期【学生习作】

1.漫漫的爱,在路上

            文/高平三中396班  李思语

      不必说什么豪言壮语,伟大的高不可测,神圣的遥不可及;也不必说什么轰轰烈烈,波澜壮阔,汪洋万里。母爱,其实就是春日里的暖阳,直把阳光照耀在你的心房;母爱是一泓清泉,纯洁,深沉,细腻,柔情,润泽着你的心田;母爱,就是人间最优美的语言,是人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有人说,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深沉而又含蓄,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味,去发现。

      我的身边,并不缺少这种爱。

      我的母亲,说句实话,真的很普通,普通到什么程度呢?普通的面容,普通的服饰,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她身上散发出的不普通的爱。

      是母亲孕育了我。正如一个哲理性的问题:“我从哪里来?”从我的角度来回答,那么答案就是“母亲”。是她赋予了我的生命,没有她就没有我,当我呱呱坠地来到这人间,第一眼便是从此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妈妈;当我牙牙学语,第一个叫的,是妈妈;当我蹒跚学步,跌倒了,把我扶起来,擦掉眼泪的,是妈妈。不错,母爱让我们肆意索取,享用,却不求回报,它是无私的。从小到大,妈妈就是我们的护航人,就像冰心所说:“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是母亲哺育了我。记得小时候老有人问我:“你和谁最亲啊?”天真无暇的我总是用清脆响亮的声音脱口而出:“妈妈!”的确,妈妈就是我最温暖的依靠,她手拉着手带我去曾被认为天堂般的游乐园去玩,我在蹦蹦床里玩的不亦乐乎,像个快乐的小公主。妈妈在旁边用含笑的眸子看着我,那种眼神很温暖。而现在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无忧无虑的儿童了,每天学习的时间占用了许多陪伴妈妈的时间,我和妈妈的语言越来越少,但母爱依然不减。

      对了,想起一件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说的。当初为了让我上三中,妈妈在开学半个月之前就跑前跑后,到教育局去办复杂的手续,忙完后又到单位上班。最后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可上下学的接送又成了一件麻烦事。迫不得已,妈妈承担了我的接送,早上6点起来做早饭,吃完后六点半从我家出发,载着半睡半醒的我直奔学校。路上的红绿灯非常多,有时运气不佳还要等。早上,天气很冷,冷冽的晨风直吹向我们,我只好缩到妈妈宽厚的背后,妈妈的背像一棵树,为我遮风挡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下午放学,妈妈因工作脱不了身,让我在校门口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人都走光了,才满怀歉意的赶来,我心里虽然有一点埋怨,但不过却十分感动,虽然时间久了点,但心里却妈妈的奔波而心疼。

      是啊,就是一位这样的妈妈,让我感到了至爱亲情,她在无形之中给了我力量,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是妈妈给予了我人生的帮助,是一辈子的财富。

      点点滴滴都是爱,漫漫的爱,在路上。

【师评】母爱是世间永恒的感情,但让我们说说母爱,又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因为母爱已随着岁月渗透在我们的日子里。小作者写母爱,有诗意地概述,有细致的描写,深深浅浅,都是母爱的印迹。正如作者所言:点点滴滴都是爱。(点评教师:张永刚)

2.母亲

          文/高平三中397班  闫小虫

        秋叶再一次纷扬落下,如雨,如蝶,为这世界增添了一抹凄黄……在这纷繁的世间,不免迷茫;在这萧条的秋天,不免恐慌。于是,一处心灵的港湾出现了,那就是母亲……

                                      ——题记

      很少赞美母亲,或许是因为看了太多有关母亲的美文,乏味了,因为天下孩子好像是同一位母亲;又或许害怕太多口号式的话语太过形式化,太过肉麻,母亲显得太过伟大。很少看到质朴的文章了,于是也再没有一位真实的母亲,直到学习了《金色花》《荷叶·母亲》《秋天的怀念》,才触摸到了心灵最深处的那一束光线,不由自主地,读者老师编的小诗,想到了我那位朴实的母亲。她啊,不像孟母,为我三次迁居;不像史铁生的母亲,那么刚毅,那么顽强,扯着我的手说句“咱娘俩好好活儿……”,更没有赵丽宏母亲那样的学识,那样苛刻,那样无言。然而,就是她那不高的,透着非凡气质的身躯,永远不变的妆容,成为了我心中最美,最高大的形象。

      她啊,有很多特点,特别是“大嗓门”成为我的烦恼。在书店里她为我买教材,涌动的人流好像要把这可怜的书架挤炸,而她拉着我,努力挤开人流,只听见她扯着嗓子:“啊呀,让一下,让一下……这本书多少钱?啊?”好像在骂街,她却也不顾周围人愤愤的眼神,拿了书,扯着我离开了书店。无奈与责怪顿时涌上我心头:那么多人等待,排一会儿队总能买到书,若所有人都像你这样,书店岂不成了菜市场?后来,我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为我争取更多写作业的时间,以至于让我早那么几分钟睡觉……

      她啊,实在太爱干净了,每天都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曾有一段时间甚至总趴在地上,拿着抹布一块砖一块砖擦得透亮。如同镜子搬。也就因为如此,那段时间,她的腰却有所损伤,由趴在地上变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于是,父亲经常责怪她,认为为了擦地而伤了身体根本不值得,我也时常附和这样真的至于吗?这样过激行为根本没有必要……后来,我知道,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天回来后,一个干净整洁的家映入眼帘,香气萦绕鼻尖,饭菜已在桌上,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她啊,“消息灵通”,关于许多老师,家长,同学的事情,她比我更清楚。于是,她总不厌其烦地向我述说谁家的孩子多么优秀,哪位老师多么负责,哪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多么严格……她也总是问我,“全班前几名的所有科目的成绩”,“哪位老师家有几个孩子”或在我才做完一项作业时问我“作业做完了没?快一点!”等一类可笑的、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不禁烦躁,不禁无奈,不禁疑惑她为何如此急迫地知道这么多东西?正值高兴,她挫我锐气;正值低落,她不断诉说……后来,我知道了,她急切想要知道我在学校的情况,对我的希望甚大,或许是我太过“肤浅”了。她希望我戒骄戒躁,永争第一……

      她啊,真的很朴实,太平凡不过,但她却如路灯,指引我方向;如港湾,是我心灵的避护所,多少不理解都化作无言,伴着秋风,伴着树叶,纷扬飘去……在纷繁世间,不再迷茫;在萧条的秋天,不再恐慌。因为,我被母亲包裹着……

【师评】母爱深情,小虫的文章也如歌似曲。清新的笔触,诗意的结构,温暖的感觉,把母爱写得似春水荡漾,如小溪流淌。(点评教师:张永刚)

3. 守林人 

          文\高平三中404班 张笑菡

      绿色,是绿色,满眼都是绿色。

      草是绿的,树是绿的,就连小溪也是绿的。 

      树舒展着胳膊,茂密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由于树叶太过繁茂,使得阳光都找不到缝隙,没有办法照到地面上。 

      树下的石头上攀着藤蔓。可别小看这藤蔓,虽然它小小的,可生命力却是极其旺盛。昨天长一点,今天长一点,明天长一点······缠在石头上,都看不出石头原本的颜色。 

      深处走去,有一间破旧的木屋。屋里有一位老人,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手上,是一层厚厚的茧。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一条又一条深深的皱纹。 

      屋子的外面,放着几把铁锹,几只铁桶,几把园林剪。一看就是种树的工具。 

      老人每天吃了饭,浇了院子里种的花草,提着铁桶,背着树苗,拿着铁锹就上路了。他来到一片空地上,然后开始种树:挖坑,将树苗放进去,填好坑,浇水······ 

      就这样,一直重复,不断重复。渴了就喝点早晨装在壶里的水;饿了就吃点提前备好的馒头;困了就躺在还没有种过树的地方打个盹儿······一天也能种好些树。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种上了树,山更青,水更秀了。被种下的树快速成长,为这片森林增添更多的绿色。 

      他是一位伟大的老人,也是一位伟大的守林人。                                             

【评语】本文的语言清新自然,环境描写十分精彩,与人物和主题契合完美。用倒叙的方式,先写环境的优美,再守林人的勤劳、坚守和默默付出,再表达内心的赞美和敬佩,内容充实,过渡自然不做作。(点评教师:郭静静)

4.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文\高平三中405班牛芝睿

    “黑长衫披身,八字胡两分。无笑严肃人,文妙道勤奋。”这是我对鲁迅的印象,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长衫,短短的头发像刷子似的立着,浓密的胡须像一个八字,眼睛不大却十分有神,给人无穷的力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对待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他爱憎分明,立场鲜明,敢于斗争,勇于批驳。他绝不妥协,却为人民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他永不放弃,为革命事业作斗争。“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的民族脊梁,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毛主席评价他,“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他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杆,医治人民的灵魂,他敢于揭露黑暗社会和旧时代革命对人民的打压,以及他对封建社会的反对和失望。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如匕首,如投枪,直击人的心灵。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鲁迅先生自小勤奋学习,用学校奖的奖章买书,夜晚用辣椒驱寒苦读。为了上学不迟到,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他爱买,爱看书,爱抄书,而且爱书如宝。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他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些藏书了。”

      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一个忧国忧民、爱憎分明的英雄。

【评语】文章结构布局合理,思路清晰。每一小段开头的引用不仅增强说服力,而且增加了文章的韵味。语言表达流畅自然,运用恰当的修辞,长短句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充满力量。(点评教师:郭静静)

    5. 我眼中的宋江                                               

        文\  北城中学44班  连艺新 

      说起《水浒传》大家都会想到宋江,作为梁山老大,对于宋江这个人大读者们可谓贬褒不一。有人说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在江湖上更是有及时雨的称号。 在梁山稳定之后,还一心招安保护国家,值得称赞。但也有人说宋江利欲熏心,狡猾自私又虚伪,一心只想做大官,将梁山毁于一旦。那么我眼中的宋江是怎样的呢?   

      在宋江私放晁天王这件事中,宋江得知晁盖有危险时,稳住何涛飞报晁盖,作为押司的他目无法度。为了江湖情义,私放晁天王,这确实是一种侠义,不过是仅对晁盖的侠义。

      因为它未考虑到何涛,对于何涛来说,就成为“狭义”了。宋江虽然对晁盖侠义,但却也一直盯着晁盖的老大位置,为了夺得这一位置,宋江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巩固人心,久而久之架空晁盖,不断向自己的救命恩人晁盖叫板,直接挑战梁山第一首领的权威。为了达到目的,宋江不择手段,为了笼络兄弟,他杀害了很多无辜的人,这时候就无“义”可谈了吧,到底也不过就是为了自己。

      因为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也有可能是要为兄弟们谋条生路,在晁盖死后,宋江开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梁山。 在梁山到达顶峰时期的时候,宋江一心“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改“聚义堂”为“忠义堂”。正式招安后又将旗号“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一切的一切,确实可以看出宋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忠臣,但他忠的是什么?他所做的“义”又是什么?最终又获得了怎样的周全?答案只有一个——什么也没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煞费苦心的宋江,投降于朝廷,梁山的辉煌也就毁于这一旦了……

      纵观宋江的一生,矛盾重重。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却也有时残忍狠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明明是为了替天行道上了梁山,却又一心盼天王降诏,早早招安……宋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想这个判断就在你我心中。

【师评】本文是在阅读原著并听取名家讲评以后完成的写作,通过文本可以看到小作者对于这个宋江这个人物的认识是全面的,分析是到位的。特别是围绕“忠”“义”——宋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两点来谈,谈得深刻。(点评教师:李平娟)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608期【学生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