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李叔同(5)是非止于智者,不被流言所左右

是非止于智者,不被流言左右
图片发自App

      弘一法师十分反感道听途说的人,对他来说,只有谨慎言行,不做是非的传播者,才谈得上修身悟道。在弘一法师给爱徒的信中,他曾经写道:“君在东言行谨慎,甚佳。交友不可勉强,宁无友,不可交寻常之友(或不尽然),虽无损于我,亦徒往来酬酢,作无谓之谈话,周旋消费力学之时间耳。门先生忠厚长者,可以为君之友人。”由此可见,弘一法师对弟子的要求也是谨慎言行。

      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郑国时,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曾母起初不信,只管织布。可不一会又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然而,等到第三个人来说同样的话时,她便立刻起身逃走了。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他的《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如果一件事情不是亲眼所见、亲耳多闻,就轻易地相信,进而又轻易地评论,这是听话之人的禁忌。

    《论语·阳贷》中说道:“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孔子说:“在道路上听到传言,没有证实、思考就在路途中传播出去,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善读心得
图片发自App

    当年“非典”时期抢购板蓝根,日本福岛地震后抢购食盐的风潮,不正是道听途说的流言所致吗?

    苏格拉底曾说:“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者诽谤者的话。因为他绝不会是出自善意而告诉你,他既然会接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会同样的对待你。”就那些小道消息来说,他们有时候甚至比真正的刀枪还可怕,因为他们可以伤人于无形。如果我们轻言轻信,并传播出去,那我们就成了受人利用的是非传播者。

      凡事有一个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得出哪些话是流言,就算不是流言最好也要缄默不言,以免祸从口出。

    沉默不语,真相在我们心中。说话办事三思而后行,不随便评价别人,因为别人如何并不影响我们吃饭。言多必失,谨言慎行。我也是受教了。铭记于心而赋予行动。

冉彩读书笔记

2019年8月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李叔同(5)是非止于智者,不被流言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