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周星驰的真实“面目”

一说到周星驰,我们立即想到的就是无厘头、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等,如果将他的跟一些严肃的命题,比如家国情怀、人生哲学、人文关怀等联系起来,我们都感觉非常违和。

但其实并非如此。周星驰之所以拒绝宏大叙事的浮光掠影,注视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是因为个体的情感体验更具有张力,通过个体折射时代能达到纵向的艺术表达效果。

我们今天从现实的角度来剖析周星驰的巅峰之作《功夫》 就能得到意外的发现。

《功夫》的剧情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必赘述,简单地讲一下即可:上海街头混混阿星做梦都想出人头,但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后阴差阳错加入了斧头帮,从此走上了助纣为虐的人生。

斧头帮为了铲除异己,派阿星去找终极杀人王火云邪神来对付正派侠士。但意外的是,终极杀人火云邪神和正派侠士对阵僵持住的一刻,阿星却对斧头帮倒戈相向,帮助正派侠士脱身,而自己被火云邪神打得筋脉尽断。

正派人士乘机救出阿星,并奇迹般的救活了阿星。恢复后的阿星武艺精进,最后打败了大反派火云邪神,变成了万中无一的高手。

在五十年代的上海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背景下,电影的结局让观众感到意外——阿星变成了万中无一的高手后竟然没有参与争夺名利,而是在街道旁开了一家糖果店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只要是有些鉴赏力的观众只要认真观影,并加以思考就能从《功夫》窥见周星驰喜剧面具下“真颜”——反功利主义。

一,内文外武的镜头语言

功夫是拳脚相向的搏斗,是利害博弈最直接的技巧,是介入世事最粗暴的形式。但周星驰别具匠心,他以意念高于形态的价值理念完成独特的艺术表达。

首先,电影武打场景的配乐上,先以古典的“文雅”代替打斗时应有的“酷烈”,淡化了观众的感官刺激;其次,虽然在很多武打场景运用了很多特写镜头来分解功夫的一招一式来强调“武”的存在感,但在打斗的系列构图中,观众同样看到了人物狰狞、痛苦的表情被放大,向观众传递“欲望”与“痛苦”相生相克的哲境。

二,唯利是图的现世反讽

在崇拜金钱、社会地位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汲汲于功名是无可厚非的,特别是在“唯GDP论”的催化下,人心对名利的渴求更加焦灼。而事物都有两面性,“物极必反”定律的反复应验向人心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极端的功利主义带来的往往不是建设,而是摧毁。周氏电影虽然以喜剧著称,但也不乏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阿星一开始奴颜婢膝,不惜背离正义,为斧头帮请回了刽子手,但在关键时刻却反戈斧头帮,帮助了正派之士脱身,以致被火云邪神打得筋脉尽段。然后阿星的命运出现了大反转。他被正义之士趁乱救走,重获新生。最后力挫斧头帮,重返正轨。

这无疑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正面的价值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后果只有自取灭亡,只有秉承善良,坚守正义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更是对当下金钱至上的病态人心发出尖锐的反讽。

看周星驰电影的过程大多都在笑声中度过,但事后就会发现,喜剧不过是周星驰电影的外衣,而其包裹的内核是人性、社会、生存等各个社会人文层面的思考与发问。

从这个角度看周氏喜剧电影,我们就会发现,他自我嘲弄和丑化的面具下却怀藏着“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他把笑声献给了观众,把隐忧留给了自己。

这才是周氏喜剧的真颜。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这才是周星驰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