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志(三)千岛湖

旅行日志(三)千岛湖

        7月3日,去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浙江北部,面积奇大,听儿子说,是一座人工湖。当初为了蓄水,搬迁了几万户人家,淹没三个县,最深处水深30米,没有淹没的几百座山峰,变成了今天300多座岛屿。山上郁郁葱葱,大片大片的竹林,各种飞禽游鱼在湖中栖息,乘船从码头向湖心岛驶去,就用去将近一个多小时。我找了把椅子,搬到舱顶,任凉风扑面吹来。这时的城区,早已是酷热难耐,而湖中却凉若清秋,肥大的红鲤鱼时隐时现,作为北方人,几曾见过如此浩瀚的湖水?不禁深深惊讶造化的神奇:就算是人工湖吧,如此浩瀚的水该不会是人工制造的吧?

        船不紧不慢地前驶,向来时的方向看去,湖水如烟似雾,远处的山峰,被云雾半遮半掩,像煞了一幅水墨山水长卷。身旁的游客,说着各种不同的方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惊叹,更有一种软侬吴语,使人恍恍惚惚,疑似误入异境。

        中午时分,在船上用餐,吃的比较寒碜:几道简单的小菜,不过是萝卜、白菜和豆腐,米饭倒是敞开供应,尽饱。印象最深的是一道炒嫩竹笋,就地取材,鲜嫩异常,夹着一股竹子的清香味,使人两颊生香。还有湖中的锦鲤,鱼汤的鲜美令人经久不忘。

        船一靠近岛屿,便舍弃了索道,拾级而登。天气闷热、潮湿异常,蝉在树丛中起劲地叫着,汗如雨下,买了两瓶冰镇的矿泉水,才算暂时止住了阵阵的眩晕。

        穿过竹林,来到一个十分幽静的所在——海瑞馆,居中有他的塑像,清癯,脸颊瘦削,背着手,脊梁挺得很直,头微微后仰,胡须略有点翘,四周全是关于他的颂词,甚至连门前的一块黑石头,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刚峰石。

        这位一点都不懂得变通,显得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老人,死后却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人们几乎把全部希望寄托给了他那一类人。

        紧接着又登了两三个岛,来到了一座宋代的私塾旧址,见到了古人寒窗苦读的地方。江浙地区,历来人文荟萃,名士辈出,于斯土斯水显然大有关系。站在私塾的中间,看着漆黑的桌凳,桌上的戒尺,书架上码得十分齐整的书籍,不禁令人心驰神往,想与古人神交。

        终于来到千岛湖最高处,此处为登高览胜的绝佳地方:我凝视着天水相接的地方,一抹淡墨,远处的群峰,像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细纱,湖水静静的,深到发绿,微微晃动着涟漪,湖面有几只小船悠悠荡过,清凉的风一阵阵吹来,湖水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色彩,山水胜境,尽收眼底。

        从高处看去,港湾曲折,夕阳西下,一湖碎金。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日志(三)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