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

守护孩子健康的人格底色

云深处

一个人的成长史除却身体上的成长,还包括心灵上的成长。身体和心灵共同成长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

心灵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是寻找自我的过程,每个人与外界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与自我的关系。与自己的心灵和谐相处,才能与外界和谐。张德芬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一个人来到人世间大部分的都在找寻自我的道路上却与自我越来越远,与外界越来越紧张,与自己越来越焦虑。于是沧桑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呈现;疲惫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升起。

自我的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反映评价,它是指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身的信息。

人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就不断地向外追寻,他像一个磁铁一样吸收着外在的一切,别人的眼神,别人的评价,别人的举止,寸寸牵引着自己的神经,用别人来控制着自己的成长。

别人赞美内心就欢喜,别人批评内心就焦虑,忧伤甚至愤怒。让外在的评价支撑着自身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外界的评价成为了构建自我概念的首要因素。

自我概念的第二个组成部分:社会的比较,它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自我的成功是什么,自我的价值是什么?自我的喜悦是什么?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人的比较。比较自己的工作,比较自己的孩子,比较自己的家庭,比较一切的一切。

自己人生价值的尺码落到与他人比较时自己高人一筹。在比较获胜的那一刻,喜悦感、幸福感就油然而生。我的快乐我比较、我胜出。可人生比较的舞台殊不知不仅仅是目之所及的这一切,当把舞台放大,当把眼界放长,这样的比较将会是一败涂地。自我在比较过后如不能胜出,沮丧、痛苦和焦虑又会再一次地充盈心间。

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的只是片刻的欢愉,夜深人静时自己细细思量,比较这一切真的会给自我带来幸福吗?

自我概念的第三部分是自我感觉,他是指在年少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人们对它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称为自我感觉。

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度决定着人格的健全程度。习总书记在两会上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可见健全的人格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自我感觉越良好人格就越健全;对自我的评价越高他的人格也越健全。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认识你自己!”曾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积极向上的人格底色,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感觉来自来时路上社会的比较、反应评价,但这些反过来也能作用于外界的评价。

自我感觉越积极它呈现的人生状态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我曾在班级里做过一个实验,看学生谁能在第一时间从内心深处勇敢的说出“我是学霸”。实验结果显示班级里面表现最差的那个学生,始终不敢说出这句话。可见他对自我的感觉也是很差的,他对自我的评价决定了他外在呈现的种种状态。那就是我不好我必须要有不好的言行才能一致。

让我们重新把思维拉回到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白发苍苍的暮年这个过程,来看一下他内心的成长历程,会发现一个人在自我追寻的过程中,是如何一步一步迷失自己的。

人作为一个生命的物质体,但他其实更多的是一个意识的聚合体。他的样子、他的经历都是有意识指引着向前。在这个意识的聚合体中外界对其意识的形成起到了无比巨大的作用。他人的评价、自我的比较,逐步地构建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别人对他的评价越积极,他对自己的认可度越高。自我的认可度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前行的能量。

由此可知,一个人在年幼时父母、老师对他的言行甚至眼神会在他构筑自我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想要一个积极乐观、坚毅的孩子,那就对他进行积极健康的正向评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