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一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清代:纳兰性德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小评]
汤显祖在《牡丹亭》序中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纵使银河有重重阻隔,纵使银汉遥迢,岁月浩瀚,而生命却如此短暂,纳兰的这首词也恰好告诉人们爱情只有坚忍承受一切患难与波折,才会终生相随,不离不弃。
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也化用了苏轼《江城子》的词句和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
“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这“待不思量”出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许孤眠不断肠”也似从这首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而来。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这一句,纳兰性德化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境甚是阔大,笔下也甚见骨力。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二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宋代: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小评]
苏轼这首《沁园春》词,上片写景,一下子罗列了七个四言句。前三个四言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句式相同,三脚并立。后四个四言句,“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组成“扇面对”,由“渐”字构成领头格,贯穿到底。七个四言句组织绵密,构成了一幅整体的画面。紧接着,“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仍用四言对句,“征鞍无语,往事千端”,也是四言句。这十一个整齐的四言句,除了靠“渐”、“凭”两个领格字提携,还由两个长短句“似此区区长鲜欢”及“微吟罢”,在当中辗转运气。于是,十一个四言句,就不至于像是拆开来的七宝楼台,不成片段。下片八个四言句略有变化。前四个四言句,不再用“扇面对”,其中,“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自成对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二句不对。其余与上片大致相同。这段议论,先由换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两个长短句叙事,承接上结所提“往事”,然后铺排议论。领格字“有”,从字面上看,仅管领“笔头”“胸中”二句,但“有”字下面的六个四言句,词意还是相贯通的,六个四言句之下,直接“袖手何妨闲处看”,还是具有一定气势的。最后,由一个三言短句“身长健”停顿蓄势,“但”字提携、转折,带上两个四言句“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为全词作结。
总之,《沁园春》词是苏轼以诗人句法入词的尝试,已露东坡本色。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三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代: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小评]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达到很高境界。全词以议论立意,同抒情结体,既有具体形象之美,又有抽象之美。在抒情中蕴含从容娴雅和刚健之美。文中多用对句,句句整齐,笔笔精锐。情景交融,融景入情,极为优美。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四
沁园春•丁已重阳
清代: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小评]
此词的上片以低婉的叹息起笔,既是叹息亡妻早逝命薄,也是哀叹自己的薄命。接下去写往日的夫妻恩爱情景,反衬出今日永别的苦情,梦醒后的凄清难禁。结穴处再点梦中“只灵飙一转”,为之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恨憾。下片进一步刻画苦苦追寻亡妻的踪影和追寻而不可得的沉痛心情。这里用料想之情景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的怀念。结处又以幻境谱叙衷肠。全篇屈曲跌宕,一波三折,低回深婉,哀怨动人。
[拓展阅读]
十八年前,我在泰安工作时曾写过一首《沁园春》。
[沁园春]
大地春归,燕子飞来,绿染路边。看园中老树,梦红醉紫,亭前新杏,斗色争妍。对酒楼台,当歌琴曲,月卧江中独自眠。光阴去、叹落花流水,岁月如烟。
知音难觅人间,可堪怜、吾心何处言。幸山青水绿,花香竹翠,曲折幽径,横断苍峦。杖拄阶石,胸怀取舍,何惧它山高路难。望眼处、有千年古刹,天淡云闲。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五
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评]
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六
沁园春•长沙
近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评]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自己青年时生活的回忆,抒写出自己当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七
沁园春•孤鹤归飞
宋代:陆游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小评]
故土久别重回,使词人产生对故乡的陌生感。上片,作者从久别重回故土中发出了一系列的感叹。下片虽时事变迁,年老体衰,但词人报国的“壮志”初衷未改,表现了词人不甘“溪友为伴”,还有老骥伏枥的豪情壮志。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八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宋代: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小评]
词的上片先写武艺,次写驭马、郊游,最后写建功立业,塑造出一个英武豪迈、兼具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既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又是词人的自我形象。下片则写老年悲慨,苍凉郁勃。综合来看,词的上下两片对比强烈,过渡自然,语言精炼。词人用豪迈深沉的笔调,将一个已处暮年的爱国英雄渴望建功之志的情感充分而强烈地表达出来,全词豪放、雄激。同时,该词用典较多,既扩大了容量,却又并不粘滞板涩,其间融会贯通,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九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评]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小评]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渗透、融汇其中。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一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代: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小评]
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二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代: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小评]
此词以美的意象,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词中美好蕴藉的意象,是作者的感情与外界景物发生交流而形成的,是词人自我情感的象征。那千里湖山,那一江明月,是作者心灵深处缕缕情思的闪现。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三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宋代:辛弃疾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小评]
此词中,作者对虞美人草的遭遇是惋惜的,对虞美人草的品格又是赞赏的。作者也是想借此词来讽刺或规劝南宋君臣不要沉溺于歌舞生活,招致亡国杀身之祸,而应发奋图强,收复失地,重振国威。这首词写得既豪放又婉约,是咏物词中的妙品。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四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
元代:赵孟頫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小评]
潮生潮落,长空淡淡,在这时间与空间的无限中,词人感受到自己不过是宇宙的过客,人生是何其短暂。青山不过几点,小舟更不过一粒,又何其渺小。在这淡远的画幅中,包含多少感慨。这首词既以绿水青山、行舟飞鸟相映成趣,又以“日华”反照全词,点得淡雅,染得浓丽。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五
虞美人•梳楼
宋代: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评]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仍不失平淡的本色,这是其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六
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评]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其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婉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
[拓展]
三年前,我曾写过一首《苏幕遮》。
[苏幕遮•感怀]
碧云停,山影伫。遍地黄花,只见花仙舞。花映苍山山不语。香在丛中,更在花心处。
北风来,春色去。花似人生,总要经风雨。阅尽人间八道苦。宝马嘶风,又踏红尘路。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七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小评]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将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八
苏幕遮•草
宋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小评]
下片“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六十九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小评]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
[拓展]
曾经给好友的美篇写过两首《长相思》。
[长相思•赠友人美篇]
春日红,夏日红,人面桃花相映红,芳香秀更浓。
南山中,北山中,踏进青山觅芳踪,风华正葱茏。
[长相思•题友人美篇]
桥上寒,桥下寒。望尽烟波山水寒,相思泪眼干。
冰河开,霜花残。鸿雁何时照影还? 亭前望月圆。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
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小评]
这篇作品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一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小评]
从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二
长相思•花似伊
宋代:欧阳修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小评]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三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小评]
晏几道生性耿直,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故一生抑郁不得志。这首词,写景洗练,写情起伏跌宕,很好地表达了他失意的感慨。
[拓展]
四年前写过一首《阮郎归》。
[阮郎归•凭栏独望碧空闲
凭栏独望碧空闲,石礁细浪涟。云烟白鸟小舟还,浮生沧海间。
钩月冷,晓风寒,莫说行路难。雕窗烛影映红颜,情牵山外山。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四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宋代: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小评]
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表现了此篇感情的特点。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苦哀伤的色彩。在宋代词坛上,以抒写凄婉情感见长的词人,独推秦观。在秦观词中,情调最为凄婉的,此词也是其中之一。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五
阮郎归•客中见梅
宋代:赵长卿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小评]
赵长卿这首《阮郎归》,题为客中见梅。词的意蕴是以梅花象征客子,词的主旨在题目藏而不露。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六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
近现代:王国维
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沉沉空翠厌征鞍,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小评]
全词的中心是要寻找一个“美人”。这美人当初曾近在咫尺——“当年看复看”;现在却远隔千山万水——“相逢艰复艰”。词“情”重于“理”,反复盘旋而不决绝,表层的美丽委婉掩盖了深层的悲哀。“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可能就是从这种意思化来。“重关”,可以是远方的重重关塞,可以是森严的层层门户,甚至可以是内心的某种隔阂和误会。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七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代: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小评]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拓展]
去年冬,我曾写过一首《鹤冲天》。
[鹤冲天•题友人美篇]
寻芳陌上,醉眼人间望。白雪映霜天,红梅放。世事非如愿,休把那情怀葬。苦寒心志长。疏影横斜,自有暗香波漾。
风尘岁月,多少山峦叠嶂。还有梦中人,难相忘。又忆华年锦瑟,浮生过、空愁怅。光阴飞流淌。且将真情,对月短笛轻唱。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八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代: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小评]
这是一首惜春忆春的小词。写自己独游洛阳城东郊,饮酒观花时而产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这首词为作者与友人春日在洛阳东郊旧地重游时有感而作,在时间上跨了去年、今年、明年。
[拓展]
前年中秋,我写了一首《浪淘沙》。
[浪淘沙•中秋]
寒月入苍穹,醉在山中。雁门关外又飞鸿。千古心愁秋色里,只影情浓。
梦里觅芳踪,岁月成空。人间处处落花红。记得春秋多少事,过往随风。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七十九
浪淘沙•北戴河
近现代: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小评]
这首词的机杼在结尾。“换了人间”,是议论,是感慨,也是描写,极大地表现了诗人与时代的豪情,而且意味深长,余韵悠远,将读者引向一个无限性的时空,去寻味那无穷的言外之意。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代: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小评]
此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人生遭际和名垂千载的丰功伟业,并叹息君臣相遇之难,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布局巧妙,令人回味无穷。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一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小评]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李煜后期词都是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此词采用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二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小评]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和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描写的是词人到了中年,有些凄凄惶惶的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三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宋代: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小评]
这词写得凄惋,感伤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四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五代: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小评]
这首词是李煜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追怀昔日帝王生活,并抒发内心的悲哀和寂寞。词中以直抒悲怀领起,继之以一系列鲜明的图景,其中有眼前景,也有象征景和想象景,把他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
[拓展]
没有大痛,哪来大哀。没有亡国之君的悲怆境遇,也不会有李煜在中国古词中的历史地位。我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首先你必须是真金才行,也就是说,你必须真正地有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临江仙•春暮]
五代: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已等人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五
浪淘沙•写梦
清代: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小评]
这首词依感情的起落、转承显示层次,写得节奏鲜明。以梦境为中心,有如在叙述自己生活里曾经有过的一个美好故事,并围绕这个故事,写出自己的感触。词意虽影影绰绰,但结合作者的主张:“古来情语爱迷离”,也不失一种艨胧之美。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六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宋代: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小评]
这首词有怀古感今的浓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词中的一篇佳作。
[拓展]
[邓剡简介]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酹江月•驿中言别]
宋代: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宋代: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七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小评]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拓展]
步黄庭坚此词之韵,填《清平乐》一首。
[清平乐•情为何物]
情为何物?爱恨凝结处。雪月风花留不住,唯有真心同路。
此生多少别离,千般惆怅谁知?江上落阳西照,红笺醉画黄鹂。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八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评]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八十九
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小评]
此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上下两片浑成一体,并且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代: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小评]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此词最后两句化用了崔护《题都城南庄》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一
清平乐•画堂晨起
唐代: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小评]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此词想象奇特,用语可见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境极其开阔和豪放。
此词是诗化之词,也就是诗人之词。与此相对也有词化之词,或者说词人之词。怎么理解?举个例子,就举苏轼苏东坡,他写过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就是诗化之词。再比如苏东坡写过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就是词化之词。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二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小评]
这首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在心理描述和形象刻划是十分成功的,在辛弃疾的爱国作品中,别具一格。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三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小评]
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四
桂枝香•吹箫人去
宋代: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小评]
刘辰翁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词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中秋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五
桂枝香•秋思
宋代: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小评]
此词写秋景,抒客怀。上片言眼前秋色,游人离愁,下片写客中凄凉,辜负了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全词婉丽风雅,饶有韵致。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六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小评]
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用心挚真。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词中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
[拓展]
早年写过一首《子夜歌》。
[子夜歌•沈园幽径春光好]
沈园幽径春光好,丝弦管乐竹知晓。星火映苍峦,月华照睡莲。
枕边人又怨,何日能家转?海角鹿回头,雾浓君不愁!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七
点绛唇•闺思
宋代: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小评]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尽是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此词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拓展]
去年写过一首《点绛唇》。
[点绛唇•心悟]
天下红尘,熙熙宝马香车聚。野村心驻,篱短黄菊伫。
征雁长空,又过秋山处。凭栏语,飞云苦旅,风雨相随去。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八
点绛唇•感兴
宋代: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小评]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这首词在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九十九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小评]
此词通篇写景,极淡远,而胸襟洒落可见。上片写景,写燕雁随云,南北无定,实以自况,一种潇洒自在之情,写来飘然若仙;下片因地怀古,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全词虽只四十一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拓展]
姜夔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对四者的要求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这虽是论诗之语,但移之于词,也甚贴切。读此词,知其所言非虚。
我若能够学词写词到这首词的地步,也就足矣。词虽短,但每当读到妙处,就不免感到愉悦,我想这就是学习的快乐真正之所在,没有什么功利性,如果非要贴上一块功利的标签,那么我就在这个标签上写四个字,“愉己益智”。
[一词一小评]之二百
点绛唇•醉漾轻舟
宋代: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小评]
这首词所反映的思想,是作者由于无端遭受打击,导致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并由此产生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此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迷离恍忽的境界,只是秦观在艺术上喜欢朦胧美的一种手法而已。
[拓展]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史上陶渊明、李煜二人写诗词最真挚。只是陶渊明的真挚由理性而出,李煜的真挚由感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