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参观耶路撒冷了,猛然察觉,我们留给耶路撒冷,只有一天半。
3000年的耶路撒冷,是一天半能看得过来的吗?答案显而易见。
那么,只能舍弃一些。
一、舍弃什么,也不能舍弃哭墙。
哭墙,也叫西墙,是古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而第二圣殿,早在公元70年就已经被毁。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推翻了新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居鲁士大帝看到被尼布甲尼撒二世虏到巴比伦的"巴比伦囚徒"犹太人后,心生怜悯,让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居鲁士大帝见回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无处祷告,又颁旨重建圣殿。历史上被称为第二圣殿的这座建筑,修建过程似乎不那么顺利,公元前539年动土开工,直到24年后的公元前515年,才完工。
犹太人非常看重圣殿,除了建筑本身巍峨壮观外,圣殿里还存放有约柜,所以,公元前37年,大希律王想要拆毁波斯帝国时期兴建的第二圣殿,在原址上建起一个世界奇迹。大希律王的意愿是不错,但全城的犹太人生怕他拆了旧的新的建不起来,就群起而反对,大希律王只好召开市政会议,用自己考虑周全的计划,说服了他们。大希律王将1000多名祭司培养成了建筑工人,又从黎巴嫩运来了香柏木……圣殿扩建完成后不久,内忧外患的大希律王失去了耶路撒冷的统治权,圣城变成了罗马人的天下。罗马人的残暴统治终于激怒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奋起反抗,但惨遭镇压。提图斯率领罗马人进入耶路撒冷后,焚毁了圣殿山上的第二圣殿,此时,距离大希律王大费周章地扩建圣殿,还不到100年。第二圣殿虽然不复存在,但耶路撒冷的大门仍然向犹太朝圣者开放,朝圣者便来到仅剩的圣殿的断垣残壁西墙祷告,诉说心头的忧愤。久而久之,西墙就有了别名,哭墙。
从公元70年到今天,差不多2000年里,犹太人一直在梦想重建圣殿吧?他们在幻想也许总有一天会建立起来的第三圣殿时,眼前有没有浮现过第一圣殿的模样?我想,一定会的。
那是以色列王国的杰作。第二代国王大卫为建设大殿准备了充分的材料,由大卫的继位者所罗门在圣殿山上兴建完成。第一圣殿已经无迹可寻,我们不妨依据历史记载想象一下第一圣殿的雄伟姿态:是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建筑群,长约10米,宽约35米。大门是两根高约10米的铜柱对望而成,上面装饰着石榴和百合。穿过这扇大门,是竖有柱子的大庭院,三面是二层楼的楼房。沿着长廊往深处走,就是神圣大厅。大厅墙上挂着十盏金灯,香炉前有一张黄金做成的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无酵饼……第一圣殿又叫所罗门圣殿,原因显而易见。当工程全部完成后,所罗门把耶路撒冷的民众召集起来,观看祭司将盛放约柜的合欢树木匣抬进了第一圣殿,随即成为敬奉上帝的场所,也成了犹太民族的象征。公元前586年,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占领的耶路撒冷,毁掉了辉煌的第一圣殿。
两度在圣殿山上建起了圣殿,两度被异族摧毁,犹太人也四处离散,就算散居在世界各地,这个民族也没有停止过想一件大事,重建犹太民族的象征。
可是, 第二圣殿被焚毁后,罗马帝国就在圣殿遗址上建起了一座罗马最高神祇朱庇特的神庙,同时,改称这个地方为巴勒斯坦。公元637年,阿拉伯帝国兴起,占领巴勒斯坦后,他们在圣殿的遗址上兴建奥玛清真寺,不久,又在毗邻处修建了阿克萨清真寺——犹太人在圣殿山上重建圣殿的梦想破碎后,他们只有对着哭墙祷告,哭诉失去家园的颠沛流离之苦。哭墙,也就成了露天圣殿。
二、除了哭墙,不能舍弃的,还有那一条苦路。
日本作家远藤周作在他的小说《死海之滨》中,虚构了一个名叫兹卜拉的卖苦艾的穷人,让我们用他的眼睛看着耶稣是怎么走过苦路走向十字架的。
逾越节就要到了,兹卜拉开始忙活卖苦艾。犹太人喜欢就着吃无酵饼。被人一问,兹卜拉想起去年似乎看见过先知,胳膊腿干细、面庞消瘦。那个人一直逗留在耶路撒冷,表情疲惫、目光悲哀。他在希律门那儿说教,却没有几个人倾听。小孩子趋近他恶作剧,很少几个追随他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要驱赶孩子,他不让,把手放在孩子们的头上继续说教。有病的人求他治病,他说"我治不了你的病,但我愿意和你一起承受痛苦"。失望的人们纷纷离去,他们觉得,既然是先知,就应该能创造奇迹,但他做不到。
第二天一早,兹卜拉骑着毛驴去卖苦艾,刚到粪厂口就听说先知被抓了。四月的阳光非常强烈,被晒热的兹卜拉听到有人在喊:"有人被判死刑了"。兹卜拉骑上驴背走过西墙穿过两边挤满手工艺工匠家的小路路来到了总督彼拉多家门外。当彼拉多告诉众人"已经调查了多次,这个人没有罪"时,看热闹的喧嚣道:"有罪"。不明所以的兹卜拉起先紧闭双唇,后来,他也跟着喊"有罪!"还为自己喊声响亮而亢奋。站在自家露台上的彼拉多后退一步:"那你们决定吧。"彼拉多的意思是,依规在逾越节可以赦免一个人,到底赦免那些先知呢还是罪犯巴拉巴,让家门口的众人决定,"巴拉巴",大家喊,兹卜拉也轻声道:"巴拉巴"。
兹卜拉看见,两个士兵一左一右押着那人走了过来,有人往他身上脸上吐唾沫,有人大声喊叫:"把他钉上十字架"、"把他押到各各他去"……两个士兵把他夹在中间,在左右两边人的骂声中走了起来。四个年轻人搬来一个十字架,"背起来",他们喊。那个人脚底下打着滑笨拙地背起了十字架。重量压弯了他的腰,他像一根被砸弯的钉子。刚走出50米,那个人就突然跪倒在地上,十字架从他的肩头滑下,发出巨大的声响。"扛起来",有人抱着十字架大声斥责。那个人好不容易爬起来,仰起满是血迹的脸,久久地望着十字架,伸出了骨瘦如柴的胳膊。距离城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还得转两次弯。城门外有荒地和山丘,山丘突出的花岗岩像死人的头盖骨,所以,人们都称那个山丘叫各各他,就是骷髅的意思,那里也是刑场。在第二个拐角,那个人又踉跄了起来,身体差一点滑出十字架,他赶紧跪下一条腿,接着,另一条腿也跪下了。他一时爬不起来了,"有人能帮他一把吗?"见没有人回应,"当然我们会付钱",仍然没有人回应。兹卜拉被指定去帮助那个人。
听说能挣到三个银币,兹卜拉赶紧替那个人扛起了十字架,那人难过地看着兹卜拉,兹卜拉慌忙把目光转向别处……兹卜拉把那个人架到各各他后,便问人讨要许诺给他的三个银币,没有人理睬他。谁会理睬他呢?所有的人,叫嚷着要将那个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那个人已经肮脏透顶,双手双膝撑在地上,好像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担任行刑人的百夫长怎么也不能明白,一个为爱而活着的人,为人们何以非要他死不可?而且还死得如此悲惨。
这个人愿意忍受苦难,就是为了要教会人类怎么去爱。"他为了我们,连命都不要了,我们难道不应该去各各他看看他吗?"这是与我们同飞机去特拉维夫的老奶奶告诉我她第一次乘坐飞机出远门的理由。是呀,我们难道不应该去各各他看看他吗?
三、不能舍弃的还有……
我还想去看看通往西墙的那一条街。数千年来,犹太人只能在一个约2.7米长、拥挤、狭窄的过道上祷告,以色列政府拆毁一些民居后拓宽了西墙前的空间,犹太人从此可以在一个光照良好的新广场上祷告了。
与此同时,以色列考古学家也得到了发掘古城的机会,以西墙为中心的考古发掘,专家们在犹太区和穆斯林区以及大卫城中发现了迦南人的防御工事、犹地亚的印章、希律时期的房基、马卡比和拜占庭时期的城墙、罗马时期的街道、倭马亚时期的宫殿、阿尤布时期的城门、十字军时期的教堂,等等。这些发现,让那些原本就坚信写在书里的耶路撒冷史事事皆有地下文物佐证的历史爱好者,没来耶路撒冷前,心心念念地想要来;来到耶路撒冷后,就不想离开;不得不离开耶路撒冷刚回到家乡,就又想着什么时候重回耶路撒冷,此为"耶路撒冷综合征":由于访问耶路撒冷城而触发的精神现象,包括一些宗教主题的激烈的思想困扰、错觉或其他类似精神病的体验。捧读《为你,耶路撒冷》时,我怎么也不能理解那些人何以患上"耶路撒冷综合征",我想,考古现场会帮助我捅破这一层纸,一定的。
我还必须走进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关于纳粹以及迫于纳粹的淫威,这个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做出的丧尽天良的兽行,已经有很多记录,反思录、回忆录、纪实作品、虚构小说、音乐、电影…… 我读过、看过不少,所以,假如我走进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我想看到那一盏用人皮做成的台灯,和那副用人皮做成的手套。听说那盏灯、那副手套都不在纪念馆里,那就去看看十块从尸体脂肪榨出来的原料做成的肥皂,还有从被关进集中营的犹太人身上掳下的成堆的金饰品,以及从尸体上扒下的成堆的衣服和鞋子。我要面对如山的铁证对应我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这是时间不多说什么也要去大屠杀纪念馆的意义。
四、处处都有巴别塔
在《死海之滨》里,远藤周作也安排小说的主角去了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的院子里载满了很像木菊的白花,里面站着两个表情傲慢的男人",读到远藤周作说大屠杀纪念馆里两个犹太男人"表情傲慢",我当时很不理解。那天上午,那个领着我们参观大屠杀纪念馆的犹太男人,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犹太男人的傲慢。
他先领让我们看了院子里的一棵树,那是以色列为了感谢辛德勒给过犹太人的帮助特意栽种的辛德勒树。这真是很好的纪念方式,我们知道了,我们感叹过了,但他非要带领我们一棵树一棵树地拜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帮助过危难中的犹太人,当然非常必要,可是我们没有时间呀。他认定我们一点儿都不了解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受的苦难吗?可说到另一个也叫阿道夫的恶魔阿道夫·艾希曼时,他怎么就说了一个名字就戛然而止了呢?
阿道夫·艾希曼,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人,人称"死刑执行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道夫·艾希曼被美国人俘虏,后逃脱,经过漫长的逃亡,他定居阿根廷,但终被以色列的情报机关摩萨迪找了出来,阿道夫·艾希曼被秘密运至以色列。1962年6月1日,阿道夫·艾希曼被绞死,但他为自己罪行所做的辩护是"一切都是依命令行事"。艾希曼的自我辩护让美籍德国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陷入深思,不久以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出版。在这本反响强烈的著作里,汉娜·阿伦特以法院对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进行的旷日持久审判这一新闻事件为切入口,并分析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汉娜·阿伦特的"不能赦免"的断言,振聋发聩,因为,她提醒我们像阿伦特·艾希曼这样的人有多可怕。他们不是什么的大恶人,也从来没有想要通过作恶来飞黄腾达。他们作恶多端,只是因为他们对上司的命令言听计从。汉娜·阿伦特定义阿伦特·艾希曼的作恶,是平庸的恶。因为平庸,它可能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走进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不是为了再听一遍希特勒是怎么屠杀犹太人以及杀了多少犹太人,和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什么,我们走进纪念馆面对阿道夫·艾希曼的照片和阿道夫·艾希曼的罪行,是要像汉娜·阿伦特那样思考:如何避免出现下一个阿道夫·艾希曼。
那个以色列导游,觉得我们不可能理解汉娜·阿伦特吗?所以,阿道夫·艾希曼的名字刚一出口,他就戛然而止了,又继续说着那些我们应该已经知道的故事、数字。2个半小时,我们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里,连那十块由人的脂肪做成的肥皂,都没有看到。
在耶路撒冷的时间已经很稀少了,我们大家都意识到了,所以,脚步匆匆。我们匆匆去往哭墙的路上,我们的以色列导游指着下沉式通道比我们脚步更匆匆的语调告诉我们:"这里挖出来很多东西,很多东西……"迦南人的防御工事、犹地亚的印章、希律时期的房基、马卡比和拜占庭时期的城墙、罗马时期的街道、倭马亚时期的宫殿、阿尤布时期的城门、十字军时期的教堂,等等,就被我们忽略了?那些耶路撒冷综合征患者,会怎么理解我们的"看不见"?
跟随来自世界各地的女人们慢慢靠近哭墙,又等到紧挨着哭墙的她们从墙上挪开自己的手,再用那只手擦去眼角的眼泪,转过身来,表情凝重地离去。找到缝隙挨近哭墙,我没有像她们那样将自己心中的块垒写在纸上,再把纸条塞进哭墙的墙缝里,求先知带领我走出暗道,我就有时间留意左右。我看见我右手边的也许来自南欧的漂亮女人,抽泣着用右手指拈起一直藏在左手掌心里的纸条,折成一条线后往墙缝里塞。但是,她塞了三次纸条掉出来三次。见纸条第三次滑出墙缝落在地上后,她愣愣地站在那里,大概是在考虑要不要再塞一次?片刻以后,她把脸埋进自己的手掌里,肩头剧烈地耸动起来。她走了,把纸条留在哭墙前的地上走了。
我也从哭墙前退了出去,退到了广场上,眺望圣殿山上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此刻,是午后一点一刻,阳光正好,照耀得清真寺的圆顶更加金光灿灿。我看见有人顺着简易楼梯往清真寺广场去,就激动地问导游:"我们可以上去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只有伊斯兰教的教徒,才能上去。"哦。可是,我看见顺着楼梯去广场的人越来越多,就起了疑心,再问导游:"只有伊斯兰教信徒才能上去吗?"他突然就松了口,说:"12点半到1点半向所有人开放。"我一听,赶紧问他要了午饭后集中的地点,拔腿就往楼梯进口而去。可惜的是,我赶到时工作人员正在用铁链锁门,可不,刚好一点半。一点半一到,任由我们怎么请求,他都不肯网开一面。
怏怏不乐地回到游伴们身边,有人劝说:"就是上到清真寺广场,也进不去呀,站在这里远远地看,不是一样吗?"怎么会一样呢?那里曾经矗立过第一圣殿、第二圣殿。站在那里、站在两座清真寺之间,心情怎么会同远远地看着一样呢?多年新闻记者的工作告诉我,所谓现场感,哪怕距离了10米20米,都是不能获得或者获得的现场感不准确。
与清真寺广场擦肩而过,让我非常不快,所以,那一吨中餐,真是味同嚼蜡。
午饭以后,我们从狮子门出发,一路苦路,一路走向圣墓大教堂。
1517年,为庆祝战胜了马穆鲁克,苏莱曼大帝下令修建狮子门,而今,它是耶路撒冷老城八个城门之一。走进狮子门,我看到,被两边建筑逼仄得非常狭窄的苦路,已用石块铺设得规规整整,泛出天光。苦路,哪里还有卖苦艾的兹卜拉感受到的灰尘漫天、焦渴难当的境况?14站苦路,我们走得格外轻松,只是,到了彼时罗马总督彼拉多的家门口时,我站定了片刻,想象2000年前彼拉多站在露台上望着背负着十字架的耶稣被拖拽着往各各他而去的样子,悲愤又忧伤。
几乎是踏着夜色走进圣墓大教堂的。上上下下地一遍一遍观赏圣墓大教堂里的一扇窗一扇门,不由得想,那些我们错过的耶路撒冷,该有多么精美呢?想到昨天站在橄榄山上看到了的成片的无名坟墓,拥有总是短暂的,失去才是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