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获得最好奥运成绩的身体管理秘诀

(前言)
作为精时力(精力和时间管理)的导师,最近看到一本新书《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那必须不能放过呀,哈哈

01 正确的努力

在读本文的小伙伴们,大家是多少岁呢?
20岁?30岁?还是40岁呢?

  • 40岁时的精力不如30岁时的精力。
  • 30岁时的精力不如20岁时的精力。

年龄大的伙伴们想必都有切身体会;
即使现在还年轻的小伙伴们也都同意这个观点吧。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吗?一个奥运运动员,他的黄金比赛年龄是在多少岁呢?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说十几二十岁吧。

现在有这样一个奥运运动员,他从十几岁参加奥运会,21岁参加冬奥会获得团体赛银牌。此后一直未在个人赛当中获得任何奖牌。却在41岁的时候,取得了人生当中的最好成绩。

你有没有感到特别的惊讶和好奇呢?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位便是被称为“跳台滑雪传奇”的葛西纪明,之所以被称为“传奇”,是因为他在年过40岁的高龄状态下,仍然是现役奥运运动员,并且从30岁开始不断的创下自己的新纪录。

葛西说,在35岁之前,他也是非常认真刻苦的努力,锻炼出卓越的身体素质,但是没有学会灵活运用身体的能量,更没有充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直到他37岁,第6次征战冬奥会。开始感觉自己对跳台滑雪开窍了。

葛西经过了很多的试错之后,大幅的调整了身体层面和心理层面的训练方法,终于在41岁的时候,取得人生当中的最好成绩。目前他已经45岁了,也依然能够维持最佳的状态。

葛西以他亲身经历指出:梦想要通过努力才能够实现。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梦想要通过正确的努力才能实现。

葛西把自己的秘诀写成《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总结出过了40岁仍然能够获得佳绩的两个重要的点:

  • 一个是不疲惫的身体
  • 一个是不屈服的内心。
《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jpg

02 不疲惫的身体

将腰背挺得笔直,其实是最不容易累也是最轻松的姿势,如果靠着沙发墙壁或者座椅靠背,反倒更容易感觉疲累。
——《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

这个观点和人们的常识有很大的不同。人们常常觉得说挺直腰背非常的累,所以才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姿势。

作者对此做了一个解释说:

当我们姿势不良的时候会频繁的改变姿势,比如把重心从一侧压到另一侧,或者来回交替双脚翘二郎腿等等,做这些是因为让身体保持那样子的不良姿势会感到疲倦。

我联想了一下我自己,因为我平时个子比较高,所以有的时候并不能够保证脊背完全处在比直的状态。小时候妈妈对这方面的要求也不严格。

这个片段是今天中午读到的。下午正好参加一个会议。于是,我打算特意按照作者的所说,整个下午保持着笔直的脊背。

实践表明:原本进行3个小时的会议是比较疲惫的,要不停的发言和思考。但是今下午全程保持脊背比直后,真心身体特别的舒服,所以挺直脊背的姿势真的很有用呢。大家不妨都试试。

这是错误哒!.png

03 不屈服的内心

精力充沛来自两个方面,身体和精神。

在精神层面,作者讲了一个小点是要尝试新挑战。

当大家工作几年,到30岁、40岁之后,以及能够熟练应对工作当中的挑战,对工作得心应手,处在舒适圈里。这时,作者建议要尝试新的挑战,以唤醒我们的内心。

尝试新挑战其实是唤醒跃跃欲试感的一条捷径,不管是工作还是与兴趣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只要能够找回那种跃跃欲试感,这种感觉就会影响到各个方面。

以我为例,除了跳台滑雪在盐湖,盐城奥会后,我增加了很多演讲的工作,这即使现在挑战也给了我很多与各方朋友交流的机会。

我非常不擅长在公众面前讲话,所以最初演讲真的还感觉很头疼,没想到大家都很亲切的欢迎我,演讲后纷纷表示非常感动,让我觉得没放弃演讲这项工作真的太好了。

新的挑战不仅会带来新的乐趣,也有助于拓展人际圈,就算年过40岁,也可以通过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来唤醒跃跃欲试感。
——《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

对于这个点,我非常赞同。

联想了我自己的相关经历:

  • 在法律行业当中我已经做了10+年,处在一个舒适圈。
  • 关于讲课,每天早晨六、七点钟讲早课,也讲了两年,处在一个得心应手的状态。

那么这个时候我还可以怎么做呢?
现在就开始养老吗?
当然不能!
我现在只有30+岁,为什么要过60+岁以后的生活吗?

所以,我在尝试转型,做新的行业,做更多新领域的事情,做之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目前在转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每天都精神奕奕。大家都说我的状态特别棒!

之前不了解这么做是否正确,以及其他背后的道理。如今读了这个片段我懂了——这算是我读书的新知

图片来自网络.png

04 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简单用了拆书法中的“RIA便签读书法”。将很简单的书中小做法,拆为己用,变成我自己的能力。

欢迎大家和我一起用拆书法来读书哟~

图片来自网络.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41岁获得最好奥运成绩的身体管理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