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不代表事实—无需争辩

马克奥勒留在沉思录说到:~~~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视角,不是真相。~~~使我们摇摆不定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

争论的底层逻辑: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事实需要澄清,观点无需争辩。

~~~利益决定立场,立场影响观点;辨明立场,不论是非。

~~~信仰逻辑自洽,可以理解,不能说服。

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

~~~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心中有数,才能有条不紊;遇事不怒,才能从容处世。

戒急用忍,行稳致远。

守时待势,励精图治。

远方的远方,

不在远方…

~~~在心里

你说的“观点”是什么意思?观点是以“我”为视角的,观点一词就包含了“我”的因素,因此,观点可以是“我”的观点或你的观点。观点是基于“我”这个中心为出发点的,然而,真相或者说事实并不是从某一视角为出发点而产生的观点。也就是说,有“我”就有观点,而“我”就是局限。无论看似多么完美的观点都是有局限的,事实受到这个“我”的扭曲,它就不再是真相。事实可不是什么观点,因此真相与观点无关,真相就是那个事实,而观点是某人主观的看法。观点属于头脑的范畴,观点不是事实本身,它们是两回事。

 观点就是幻觉,观点就是障碍,观点就是束缚。执着于某一观点就会把一个人困在观点中,困在那个“我”之中。当你心中没有任何观点时,也就没有任何障碍与束缚了,因为那个“我”已经不存在了。没有那个“我”,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由。凡有所执,皆是束缚,凡是观点,必有局限。当一个人坚持他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自己的头脑给束缚住了。证悟空性是我的观点吗?显然不是。因为观点来自头脑,而空性是脱离头脑之外的体验,你必须撇下你的观点,出离头脑,放下对观点的执着,才能了解它。所以,我不是在发表我的观点,而是陈述我所看到的事实。

如果我讲的是观点,那就毫无意义了,因为每个人观点都不同。而交流必须要用到语言,因此我也不得不借助语言作为指月之手,来表达那超越“观点”,超越自我局限之外的无限觉性。由此看来,我只是在引导人们抛弃观点,融入空性、觉性之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强调某一种观点,并声称那观点就是真相,比如,他认为“你创造了你的世界”这一观点就是真相,并希望别人也认同他的观点,如果别人不认同,他就会跟别人杠上。这恰恰证明了他被困在自己的观点中,困在自我认知的局限中,他的观点成了他的牢狱,这就是所知障。

 一个真正了悟真相的人,必然清楚只有头脑空无杂念,觉知了了分明,才能感受那个又真又活的境界,而这绝不是什么观点,它就是事实。观点是念头的产物,是僵化的思维,绝非那个又真又活的觉之本体。能看到这个实相,放下你的观点,放下对“我”的执着,你自然明白了你信以为真的观点只是自己认识真相的障碍。如果没有观点,没有视角,没有幻觉,没有“我”,也就没有了局限,那个没有任何人为扭曲的无限实相也就出现了。

中国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都缺乏逻辑,而且包括相当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是中文互联网很少有高质量讨论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其实和中国的语文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训练脱不了干系。在美国很小的孩子就开始学习如何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许多中国人即使到了成年也从来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区分事实(fact)和观点(opinion)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有意识地区分事实和观点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思考方式。所谓事实就是对客观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描述,事实可以有真有假。比如说老张身高1米八就是一个事实,不管这个事实是真的还是假的,都是一个事实,如果我们对于这个事实的真假有疑义,用尺子量一下老张的身高就好了。在事实上,争议往往是最小的。

而观点是一种主观的意见或判断,比如说“老张是个聪明人”这就是一个观点,即使全家、全村、全世界都同意老张是个聪明人,这也是一个观点。因为聪明是无法客观准确定义的,你说老张聪明是因为老张会下围棋,还是考上大学,或者仅仅是因为老张帮你做出了一道小学数学题。但是在逻辑上,我完全可以反驳说老张不是个聪明人,这是合理且合法的。

观点包括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以及感受,你几乎可以认为所有带有形容词的描述都是一种观点,“今天天气真”就是观点,“中国是最伟大的国家”是观点;观点往往含有一些特别的字眼,“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带有“应该”这个词,明显是一个观点;观点还包括对于没有发生的事实的预测,例如“湖人队今年肯定会拿总冠军”,“明天估计要下雨”,这些都还没有发生,就不是事实。

当我们列举出一些事实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了。“老王开车闯红灯,还撞坏了护栏,老王应该受到惩罚。”这句话列出了事实,最后给出了观点,即使没有后半句,你也觉得应该把老王抓起来,前面事实出来的时候,观点就已经差不多表明了。对于这种例子来说,事实一般是不会错的,老王确实闯红灯而且破坏公物,不过事实正确仍然可能会问题,比如事实不全,如果老王是见义勇为拯救人的生命而闯红灯呢?

一些事实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有的人可能选择性接受一些事实,不同的人因为视角问题可能看不到全部的事实,这些都会让观点发生变化,通过不完整的事实误导他人是非常常见的手段。我们应该尽可能全面而且准确地获取事实,用以得出观点,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的法庭上在发表证词之前,都会宣誓说:I will tell the truth, the whole truth, 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这体现了对于事实的尊重。

之所以说区分事实和观点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是因为事实和观点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并不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于同一个事情,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观点,还有人会把它当做事实。中国古人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可能不同,有时候甚至连对于一些东西的定义都不同。互联网上的争吵,很多时候只是因为生活在不同信息环境中的人们在网上相遇了,都觉得自己代表的是事实。

对于思想开放的人来说,更倾向于把一些陈述看作是观点,而思想相对保守的人,更倾向于把同样的陈述看作是事实。”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对于不可知论者来讲,就是一个观点,但是对于某个信仰基督教的人来说这就是没什么争议的事实。

我们思考的时候有一个出发点,得出的观点很主观,这时候这个观点就叫立场。比如看自己喜欢球队的比赛,即使知道大概率输球,但是还是希望奇迹出现;辩护律师即使知道自己一方理亏,也不会调转矛头攻击自己的委托人。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考和观点是没有什么立场的,或者说立场就是”明辨是非“,但是得看到持有一些观点的人背后的立场,他们可能因为身份和利益甚至只是因为当时的情绪,会有一个无法动摇的立场。多数时候我比较理解有立场的人,我若是处在他的位置也会那么说;偶尔我还会同情一些人,例如当今盛行的民族主义者,一些观点的鼓吹者,被自己的立场绑架了,根本不顾事实。

事实和观点常常是不可能完全区分开的,我们通常得结合语境来尽量做出一个不一定绝对准确但足够有效的判断即可,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讲理的人,那么看待事实和观点的关系就应该是:事实决定观点,而不是反过来。我们看待一个事件,可能会得出一些观点,如果又了解了关于这个事情新的信息,那么原先的观点应该重新被评估。这个过程应该像贝叶斯过程,如果一个新的事实支持原来的判断,那么对于原先判断的可靠程度会高一点,如果新事实不支持原来的判断,那么原先的判断可靠程度就会降低,甚至会转变方向。当你知道了老王闯红灯是为了救人,那么你原先认为老王应该承担罪责的观点可能就会改变,这时候你就是讲理的。但是很多人咬定了一个观点,去凑符合这个观点的事实,这就是不讲理。

这些年互联网的趋势就是博客和论坛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只能发几句话的推特类社交媒体还有短视频社交媒体。如果想要认真地讨论一个问题,这种平台其实是不能够胜任的,一条只能140字,那就只能发一些观点,不同背景和知识储备的人们又在对于这些观点发表观点,所以现在的社交媒体上全是观点,但是缺乏讨论。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大多数人其实根本就没有观点,人们平时并不特别在乎地球另一端的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如果问他们对此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两句。所以社交媒体上的绝大多数言论不值得认真对待。

最好的讨论还是得看长文章和书,尤其是书,如果一个人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写了一本书出来,那么他大概率是严肃地想说清楚这个问题。读书时候也得分清作者是用哪些事实来说明怎样的观点的。读书很多时候是读作者的观点,作者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读者就会很有兴趣。但是我们又很容易被作者的观点所影响,所以一个读书人得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才能够对于作者的观点有所借鉴,有所评判。而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一定不是只读了一两本书得来的,而是读了许多不同观点的书之后得出来的。在一个领域,不同的观点都是相互影响的,在读了足够的书以后,就大概能够知道作者的观点是哪些,受到了谁的影响,这个领域有哪些观点,有哪些已经公认的事实,有哪些事实或者观点有争议等等。

更高级的读书人其实更关注的是一本书提供了哪些新的事实。因为对一个领域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其实会发现主要是观点的争议较多,而事实就是那么多。如果一本书提供了新的事实,那么很可能有关一些原有观点的争议就会出现变化,这一点在科学领域尤其明显,科学理论可以认为是观点,如果有新的可靠的事实推翻了当前的理论,推翻了就是推翻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比较喜欢科学的原因,因为科学只讲事实和逻辑,不讲立场,不会因为提出某个结论的科学家名气大就把他的理论都奉为真理,也不会有人出来说我们中国得有自己特色的热力学定律而宣布从明天下午1点开始热力学第二定律失效。

事实和观点的分析其实提供了一个选书的思路,好书往往会引用大量的事实,如果一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大多都是事实,比如某篇论文的实验是怎么做的,某段史料的出处等,那么这本书很可能是值得一读的。如果一本书引用的全是别人的观点,也没有多少事实支撑,这本书不一定不值得读,但是写书的人肯定是个新手。

作为一个读书人,这两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可能是知识是最好掌握的,但是知识和思考及行动之间有一条鸿沟。我们读非虚构类的书实际上是为了明辨是非,如《中庸》所说的五个层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而为了达到明辨是非不仅仅需要智慧,也需要有点胆识。一个人得敢去读点其他领域的书,了解不同乃至相互矛盾的观点,这样才勉强够得上「博学」,之后得敢有自己的观点,不是人云亦云,发表言论的时候得负点责任,做好用事实捍卫自己观点的准备,也勇于承认自己观点的局限性,最好是能够按照自己的理念生活和做事并且承担相应的风险,不是说说而已,这是「笃行」,是 skin in the game。

大多数人其实不怎么思考,也没有什么观点,在生活里循规蹈矩地活着,别人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上面说什么就附和什么,很多人还要在网上大声嚷嚷,说点不负责任的话。人当然有权利过这样的生活,但若是想明辨是非,这种生活姿态还差得远。

你赢不了争论。要是你输了,你当然也就输了;但如果你赢了,你还是输了。因为人的内心不会因为争论而有所改变。——戴尔.卡耐基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话流传至今,为世人所称颂。但人生在世,纷争难免。与人争输赢,与人争高低,与人争是非,世人因此困扰在纷争的藩篱中。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没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何必争个面红耳赤,何必争个你死我活。

只有真正的智者懂得,胸怀不争的处事哲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不争辩,是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修养。争论里并没有真正的赢家,在浪费时间、消耗感情的同时,只会让彼此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对待有些人,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方法。

喜欢争辩,是内心不够笃定

很多时候,我们没必要去跟别人计较长短,生活中,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就不必去较真。

《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听到时人常常夸赞老子,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看到老子外表平平其貌不扬,住的地方也极其普通。便说:别人说你是圣人,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老子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读自己的书,完全不理他。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太过分了,来找老子道歉。谁知道老子对他说:"我如果有获得大道的实质,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你说什么,是你认为的,它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喜欢和人争论,多半是内心还不够笃定。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面对那些指责自己的人,淡然一笑不必太在意。有时候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多善良多优秀,总会有人指指点点冷眼相对。

"永远不和人作无谓的争辩",这句话能让你在即将发生争论的场合熄灭内心的怒火。仔细想想,即使我们真的辩论胜了,那么我们又真能得到什么吗?

其实,都是好胜心在作怪。在人际关系中与人为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与其与人争论,不如找自己的错误。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和一个傻瓜争辩,否则别人会搞不清楚谁是傻瓜。

 02 

层次不同,争辩是无谓的消耗

李嘉诚先生曾说:"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你讲一万句不如他们自己摔一跤,眼泪会教你做人,后悔会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歌德曾说过: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思想情感完全相同的人。"

庄子和惠子那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庄子和惠子出游,在池塘边欣赏鱼儿。

庄子看着水里的鱼,突然兴奋地说:"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问:"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其实,这个世界,有时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很多时候,我们各自所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观点自然也不尽相同。

就像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法难免会有差异。和不同层次的人沟通,是一种漫长的无奈;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更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这让我想起美国第16任美国总统、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林肯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别人争论。无谓的争论,对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损害,而且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只要有可能就对人谦让一点。与其跟一只狗争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同样的,你和什么样层次的人争辩,就注定了你将会沦为什么样子的人。

有时候唯有沉默,一笑了之可能才是最明智的方法。

知理不争,是做人的一种智慧

庄子在《秋水》篇里讲过这样一句话:夏虫不可以语冰。就是说不要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冬天的冰,这纯属浪费时间。因为它从来没有感受过寒冬,它从来没有体验过冰雪,在它的世界里只有春天的阳光和炎炎夏日,它永远都无法理解你所说的冰雪寒冬,这纯属浪费时间。

世界上只有一种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

写出过《人性的弱点》等多本著作的戴尔.卡耐基先生也曾因为争论而受过教训。

一次宴会上,他和一位先生闲聊。在聊天过程中,这位先生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位先生说这句话是出自《圣经》,而戴尔.卡耐基先生知道这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于是当面纠正了他。

这位先生在听到这样的言论后,并不是立刻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这句话就是出自《圣经》!"

因为这位先生一旦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就会陷入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已经不再重要,他只是为了保留自己的颜面。

戴尔.卡耐基先生深知这个,于是选择了不再辩驳。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当过这位先生或是卡耐基先生呢?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好感。"

主动引起争论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大忌,"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论"才是智者之举

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智慧,不争辩是一种修行。永远不要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你只管做好自己,本本分分,坦坦荡荡,时间会帮你澄清。

不争不辩,是深到骨子里的修养

诸葛亮舌战群儒,一生经常与人辩论可谓雄辩之才,但是他却说:大辩不辩。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辩!对待有些人,可能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方法,沉默是金!

人这辈子,重要的不是和别人争辩,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人品端正,无惧流言蜚语,清者自清,内心无愧一生!

不是所有人都处于同一层次,当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时,先不要急着去争个输赢。你要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释。

不争辩,不多说,这并不是懦弱。不意味着软弱或退让,而是当你耗尽了精力,却难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你终会明白,最好的发声方式,莫过于少说话,做好自己。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看自己的风景,走自己的路,坚守自己的方向,理解他人的不同。

这,也是一个人深入骨子里的修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点不代表事实—无需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