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在他的电影里你能看到生活本身。

采访实录

三谷幸喜:「是枝先生,你在連續劇的製作過程裡,把想做的事都做了吧?我在連續劇中,想做的事一件也沒做過,電影也是。」

是枝裕和:「我想做的事是都做了,但收視率很低啊。」

三谷幸喜:「你都那麼做了居然還想要有收視率!?」 ​​


    是枝裕和是我喜欢的日本导演之一,他的作品《第三度嫌疑人》最近才上映。早期的作品有《步履不停》《无人知晓》《如父如子》《海街日记》等,我常常觉得,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能看到生活本身,也就是基于这一点,是枝裕和的独特风格初步奠定,尝试用电影作者论来分析。

      在这里提一下电影理论术语“电影作者论”,最有名的观点是导演特吕弗提倡的,突出并确认电影创作过程中的绝对中心地位。充分体现导演个性化特征,“电影作者论”确认了一种划分并指称电影作品的方式。

      英国电影符号学家、先锋导演彼得沃伦也相应提出“结构作者论”,倡导导演身为影片作者的自觉意识,一位导演可通过影片中确立个人风格标志、特征的自觉努力,成长为“电影作者”。然而,“结构作者论”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批评思路,与导演的自我意识与成长无关,几乎可应用于所有的电影导演的作品序列分析。彼得沃伦也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导演一生只拍摄一部影片”。我想很好的阐释了他的理念。

        “无作为”、没有结果,是是枝裕和影片中的整体基调,家庭、亲情、父子关系在其作品中得到放大,采取纪实风格的视听技巧,朴实无华,节奏缓慢,音乐起到了很好的舒缓作用。

        在影片《如父如子》中,讨论的是血缘亲情的抉择,核心事件是因为医院的疏忽,将两家孩子抱错,到底是朝夕相处的养育感情宝贵还是血脉延续的羁绊重要?在影片的结尾,是没有结果的,是枝裕和一如既往的向我们展示人性的过程。就像无数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父亲是工作狂,母亲则操持家庭,儿子聪明乖巧,父子间没有任何沟通,血缘事件发生后,促使父亲与儿子对彼此的关系重新审视,质疑、后悔、确信.....最后一幕父亲注视着“儿子”移动的幼小背影,跟在后面,说不出话。

      在《步》《无》《海》中,同样是体现父子、父女关系,但不同的是,父亲并没有在影片中出现,《步》剖析了两组父子关系,有一个延伸。已经逝去的父亲和初为人父的男中年,男中年既是不孝子又是重组家庭的新父亲,走我走过的路,便能体会我这一生。

    《无人知晓》评分较高,改编自真实案件,四个无依无靠,对外面一无所知的孩子,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日本。为了时间的真实感,是枝裕和用了一个“笨”办法:电影的拍摄时间,就用了整整一年。他以纪录片创作者的耐心,耐心的等待着他的世界。

    电影充斥着深度绝望、理智克制。想像普通人去生活的渴望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清晰,电影它让你觉得,努力活下去的生命力量,也终将超越生命规律。

      是枝裕和是我喜欢的日本导演之一,在他的电影里能看到生活本身,还有想要好好去生活的倔强。

2018.4.8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枝裕和‖在他的电影里你能看到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