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孩子般”的盖茨比

  受村上春树的影响, 在2017年5月第一次看到原著。看完内心毫无波澜,觉得不过是一部美国版的《小时代》。2020年5月底第二次看,现在是6月,我几乎每天都会拿出来回味一下。在网上搜寻任何与盖茨比相关的信息,影评、书评、插曲。我毫不掩饰对盖茨比的喜爱:难以自拔。

  就像电影里尼克最后对盖茨比的告白:这里的所有人都比不上你一个人。我深以为然!陈丹青说过这样一句话:年轻时,想买大房子,开好车,有迷人的伴侣。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但是要搞清楚,这些是欲望,不是理想。小时候的盖茨比也有这些欲望,他渴望摆脱贫困,走出贫瘠的中部,不惜加入黑帮,也要摆脱阶级的束缚。直到与黛西坠入爱河,他似乎突然就明白了自己奋勇向前的意义,就是为了爱!

  在纽约其他富豪都陷入纸醉金迷不可自拔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孩子般的纯真的心。五年后归来,用绅士的外表,掩饰内心的不安。举办派对,却从不参与狂欢,只是为了吸引黛西的到来。在小屋再次与黛西相见,紧张的像个小孩子来回踱步,一点都没有黑帮大亨的淡定。而这恰恰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在面对爱时,他只是一个孩子。孩子在表达喜爱时都是听从内心的。爱给他指引了方向,又蒙住了他的双眼。固执己见的认为他对黛西的爱可以冲破一切世俗的束缚,直到最后一刻,直到这束缚将他活活勒死。

  我们喜欢一本书,一部电影,往往是因为它表达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而又不敢放下一切去追寻的东西。《海上钢琴师》如此,盖茨比亦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疼“孩子般”的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