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说不尽的经济繁荣,道不完的大国崛起


丝绸之路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经济贸易之路,贯穿了亚洲大陆,开辟了海上航运,在促进经济贸易的同时,也在向外输出我们的文化。丝绸之路的出现也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见证了一个个大国的崛起。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大国的和平崛起之路。

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整体出水,该船是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的时候失事沉没在我国的南海,在发掘的时候打捞出了4000多件的金、银、铁、瓷器类文物,大多都是十分罕见的文物珍品,“南海一号”发倔的意义不在于这些珍贵的文物,而是在于复原和填补了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空白,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鼎盛。

据西方学术界认为:“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丝绸之国(seres,指中国)的丝绸,就已经输出到印度了,在当时对中国的称谓叫Cina已经出现在印度的史籍之中了。”那么海上丝绸之路的诞生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的原因

要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还要先说说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指的是从中国内陆地区通向中亚、南亚以及西亚各个地区,一直到达地中海沿岸,陆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开辟,始于汉代张骞的凿空之旅,张骞以及他的团队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候所走的路线行成了南、北两条道路;

南路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罗马);

北路则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罗马)。

罗马帝国时期的欧亚大陆(含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陆上丝绸之路呈现的是一番“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繁荣景象,而在这片繁华的背后也是充满着艰险,商人带领着驼队穿过茫茫的大漠,路程之遥远与艰险,常人难以想象,不仅如此,在这片贸易的背后还有各个地区设置的重重关口,每一道关口都加重了商人的税收负担;西域的强悍部落也会给过往商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限制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海运的运载量大、运输的路程也遥远,海上运输渐渐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交通方式。海上贸易之路也自8世纪以后渐渐兴盛,也发展出了两条路线:

一条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往南穿过中国南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地区,远及东非、欧洲;

另一条是:从中国沿海往东到达朝鲜、日本或琉球。

这条古代海上的丝绸之路是形成于秦汉时期,三国魏晋时期得到发展,隋唐宋元时期走向繁荣,明初达到了鼎盛,此后就开始走向衰落。直到2013年被我国再次提出,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重新焕发出生机。

一带一路示意图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依赖于什么作为辅助?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现代的目光去看待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个行业发展到足够的高的时候就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产业链,直接带动经济的发展,那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究竟会带动哪些行业的进步呢?

1、首屈一指的当然是造船业的发达

海上丝绸之路怎么可以没有船呢,据《史记》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业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汉武帝为了平息南越叛乱而造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楼船几乎可以说是当时造船技术的代表了,除了楼船以外,当时的普通船的造船技术就已经相当的先进了,当时全国有:雄阳、巴蜀、长沙、豫章、会稽、东冶等有名的造船中心,这些造船中心的活跃极大的推动了航运的发展,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基本的航运基础。

古代的造船业究竟有多发达?我们可以用一些实例来证明一下:

学过初中历史都知道,唐朝的时候“鉴真和尚”曾经代表唐朝六次东渡日本,而鉴真东渡日本的六次中有五次是搭乘中国的海船前往的。在《唐大和上征传》中就说道:“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这里说的是外国船只在珠江有很多。不过我们可以看看关于唐代海船的记载:“苍舶,大船也。”俗语有云:“吴船曰艑,晋船曰舶。” 长二十仗载六七百人。所以说唐代的船只就已经非常的大了,足够承载六七百人长距离航行,其造船业的发达可见一斑。

南海一号模型

2、天文导航技术的辅助

出航除了要有船只外,不可或缺的还是天文技术的辅助,在那个社会可不是现在这样有卫星导航,随时能定位到全球任何的一个地方,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想要出航,轻则迷路,重则像“南海一号”那样失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天文技术支持是很难出航的。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海上戴航所用的占星书籍就已经达到了136卷之多,地文航海技术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沿海岛屿的地形地貌进行精确测量的重差法”。这样的技术也极大的影响了航海地图的测绘和航程距离的推算,为航运提供了导航的支撑。

除了有这样的方法用来测量航运的距离来辅助航行以外,还有指南针来辨别航行的方向辅助航行,据《宋书》卷18《礼志五》记载:“晋代就有指南舟”。这也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指南针导航的最早记载。极大的促进了航运方向的正确性。

不仅仅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辅助航运,有智慧的古人还会通过“风帆”,通过“季风”作为海上航行的驱动力。航运的发展便水到渠成了。

司南

3、农业的发展带动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从而海上贸易提供广阔前景

在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的时候,社会处于百废待兴的境地,所以刘邦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鼓励生产,提供农桑支持,极大的利用农业来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下, 采桑养殖和丝织业也得到了提升。

史书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园前110年),蜀锦产量达500万匹;据估计:生产500万匹额蜀锦需要原料茧多达2500吨。”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当时丝织业的繁荣程度有多高了。也正是因为丝织业的发展,为后来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这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上贸易已经不再是以单一的丝织作为贸易商品,而是包括了大宗瓷器、金银器、铁器、铜钱、茶叶在内的综合商品的贸易。在唐代之后航运业不再是只有公家在做,就连民间的航海贸易也在进行。大量的商品之间的交易更加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也极大的提升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张。

“南海一号”上挖掘的货物

总结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其中有名的就是“鉴真和尚六渡日本”、义净印度取经、日本佛教天台宗慈觉大师园仁来唐朝一次,在扬州得到的东西由十八次遣唐使船带回日本、马克·波罗来华回国后写成了有名的《马克·波罗行纪》等等,这些人都是海上航行的有力见证者,也是海上贸易高度发达的结果。

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文明史谱写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为中外贸易往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未来海上丝绸之路继续为我国的经济扬帆起航,2013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构想一条架设在亚欧大陆,一条则是通向海洋,涵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的经济贡献中国力量,我也相信,“海上丝绸之路”一定会延续下去,继续为中外贸易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注文化历史,关注@孤篇
铭记过去,共同成长!!
我是孤篇,一个专注于文化历史的95后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说不尽的经济繁荣,道不完的大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