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我心动的居所 (一)

大概是2003年,我有幸去到玉矶岛上那座建在岩石上的紧邻洱海的玻璃房子,主人和设计者是赵青,杨丽萍那座非常出名的房子也是他的作品。他之前的家叫“沙滩别院”,因为某些原因,他失去了那个家。

作为初出茅庐的室内设计工作者,站在这座礁石院落里,我感到深深的自卑。

到达的时候已是晚上,我很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的月光,洒在白色碎砂石铺叙的地上,从柔软的白色中间冒出来一些粗砺的岩石,沟渠里的水缓缓流动,茶杯倒映着月亮。

晚上特意睡在临海的房间(其实是折叠长廊的一部分),内侧对着庭院的一面,外侧对着洱海的一面以及屋顶全是玻璃,入口处也没有门,只是随风飞舞的白布帘,躺下刚好面对漫天繁星。

那时候这座房子是作为家的存在,谦逊不羁自然生长,颇有隐士气质。后来增加了码头,拱门和六层楼的会所,完全变了样。

早晨在洱海边洗漱过后,有村里的人来帮忙洗庭园里的石头,我则仔仔细细地欣赏了这座房子,查看了每个细节,当时那种震撼和惊喜让我感到头有点晕,同时觉得自己没脸再做设计了。

我不太愿意用语言去描述这个建筑,因为细节实在是太丰富太动人了。只说一个厕所。厕所是旱厕样式,妙的是引来了泉水,终年不息地流动。这对我造成了一点点心理障碍,你难道忍心在泉水里拉粑粑?

要说缺点,唯一的缺点是当时没有采用双层玻璃,隔热效果不好。

对于那种自然生长的房子,我有特殊偏爱。我觉得生长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从当地的岩石和土壤里长,一种是从文化和人心里生长。

小时候我很爱奶奶的乡下草房,正是这种童年的喜欢,导致我长大之后依然深陷其中,就跟口味的形成一样,从小养成的。

农村的房子,大多数都有一些神秘莫测的布局,引诱你去穿迷宫。之后我住过的国外的农村房子,也是如此。

下面是一座两百多年的老农庄,主人是个淳朴的乡下老妇,养了三条兰伯格犬,是三个热情万丈的小姑娘。

房子维护得很好,设施也很好,有地暖,米勒厨房,乡村风格瓷器,环绕音响,很干净,而且处处透着主人的审美趣味,她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也全在里面了。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看到这位外表粗粝的老年农妇内心的细腻和浪漫。


图片发自App

让我们由远及近地来看这座房子。



图片发自App

这个门铃可不一般,轻轻一摇震天响,主人随即从某个地方冒出来,原理同阿拉丁神灯。

手动门铃


入户


门廊

门厅的半截玻璃后面是主卧室。


门厅


从餐厅处望向门厅和卧室


从餐厅望向厨房


厨房


厨房一侧的小吧台


餐具柜


起居室


起居室


小孩卧室


卧室窗前

看得出建筑外墙是很厚的,隔热效果很理想。

父母卧室的窗台


卫生间

古老的农庄都藏着一些莫名其妙又无比安逸的结构。早晨起来本打算上个厕所,结果被厕所外面的平台吸引,于是走了出去。

卫生间


卫生间直通室外平台

平台右边有梯子,我拾阶而上。

楼梯左边是水车


从楼梯上看平台

经过大水车,阶梯中间有横向的走廊,两边连接着储物室。


水车

继续向上就来到一个更大的平台,鲜花盛开,三条大狗扑上来迎接我。

楼上的平台


楼上的平台



右边那个小房子就是面包炉

露台外面是池塘,主人说因为今夏干旱,池塘水很少了,不然会很好看的。这座房子实际上是倚着小山坡建造,正面是开阔的平地,大露台在房屋的背面第三层,水池也在建筑的第三层。池塘边有一个砖砌的烤炉,那里面能烤出最美味的面包。

平台外面是池塘

今年雨水少,池塘干了
小木桥通向马场和果园

过了这条小水渠,就是农庄的马场和苹果园。马儿很喜欢吃苹果。

马场,马儿很爱吃苹果

这样的老宅必定是经历过多次维修和改造的,所以空间的规划和布局并不完美,和我们平常居住的那种有逻辑有规矩的房子不同,它是属于野蛮生长的,很多地方也许就是屋主和建造工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但是因为细节的贴心处理,使用起来很便利。

我最喜欢的设计就是无设计,纯粹民间乱劈柴,那种具有地方和时代以及个人经历的个性是设计师做不到的,相比之下,设计师的想象反而比较平面了。

现在的大多数建筑是设计过度,但是呢,该花力气的地方反而忽略了。任何空间,最根本的设计是用着便利,可是为了满足样式上的所谓创新,大家都故意忽略了这一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让我心动的居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