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与伊甸园】(二)

伊甸园在哪里?千百年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付出艰辛四处寻找。其实,伊甸园就在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灿烂的远播世界的远古中华天府文明。

自从希伯莱人所撰写的《圣经》问世以来,人们不断地在寻找伊甸园。这种追寻已演变成对人类远古文明的搜寻。古人类学家和宗教界人士认为,作为人类伊甸园 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二是温润的环境气候;三是远古的人类文明。千百年来,为寻找伊甸园的各种努力充满了宗教的虔诚。

一、伊甸园在哪里呢?

自从上帝将亚当和夏娃驱逐出“伊甸园”之后,人类似乎便再也没有重返伊甸园。这个地上乐园成了人类最美好的记忆。(注1)

许多年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都把探寻伊甸园的目光投向美索不达米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两河流域。他们的主要线索便是《创世纪》所载的伊甸园中流出的四条河名。

但是,两河流域虽然土地肥沃宽广,却和《圣经》中所描述的伊甸园的温润气候不尽相同。亚述地处底格里斯河上游,河谷狭窄,大部是山地,由于气候干燥,降 雨之神被奉为亚述的主神。为了祈雨,亚述人经常举行特殊的巫术仪式。如果伊甸园位于亚述,要找出这样一块四季如春,气候温润,花果繁盛,溪河横溢的乐园却 很不容易。另外,亚述古国的兴起,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这之前,亚述人只是在底格里斯河上游聚居的部落。无论是苏美尔人或是亚述人,都不是两河流 域的原住民。如果说这里是伊甸园的话,那么无论苏美尔人或亚述人都与亚当和夏娃无关。

尽管如此,一部分学者仍顽强地继续在两河流域寻找伊甸园。他们把搜寻的范围扩展到西起地中海,东至两河流域,北面止于安纳括利亚高原,南至红海岸边的埃及南部。不过,伊甸园仍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注1)

在两河流域搜寻伊甸园迟迟没有结果时,许多西方学者便另辟蹊径,或从故纸堆中,或从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中,试图找到伊甸园曾经存在的线索。这些学者称,伊甸园曾经存在,但已经沉入海底,故无法发现。

在林林总总的伊甸园沉没海底的传说中,有几种最具代表性:

一是伊甸园即地中海说。

1920年,英国学者赫乔·韦尔斯首先提出了关于“地中海盆地”的猜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根据这一假说,学者维克托•希斯首先提出了地中海盆地即伊甸园的推论。

二是伊甸园即亚特兰提斯说。亚特兰提斯即在美洲、非洲和欧洲民间相传数千年的沉没了的大西洲。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便在他的两篇对话录(《泰密阿斯》和《克利斯提阿》)中,对亚特兰提斯的传说有过详细的记载。

自柏拉图这篇著作问世以来,两千多年间对亚特兰提斯的探寻和研究便一直没有中断。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亚特兰提斯便是伊甸园,致使其沉没的是上帝。

三是伊甸园即姆大陆说。1926年在英国出版的《遗失的大陆》一书中,详细描绘了一个与亚特兰提斯相似的古老大陆,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繁华兴盛及其毁灭的经过。(注2)

无论是地中海盆地假说,还是亚特兰提斯和姆大陆假说,这类“陆沉伊甸园”都受到了地质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挑战。地中海海底至今未发现任何数万年前的陆地动 物或植物的化石,而海水涌进地中海盆地的可能性也起码应在数百万年前。像亚特兰提斯和姆大陆这样长宽各约数千里的大陆,倘若陆沉,必然引起地壳的巨大变 化。而引起地球地壳变化的最近一次即喜玛拉雅山运动,也发生在200万年前。人类学家认为,这时古人类才刚刚出现,亚特兰提斯和姆大陆沉没于1—2万年前 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老子说:从无中生有,及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圣经说:第七日,上帝造完万物就安息了;

周易则神秘地说:七日来复,天行也;

圣经说:伊甸园里有四条河,流出珍珠玛瑙;

淮南子说:天下有四水,凡此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圣经说:伊甸园中有生命树和智慧树;

山海经说:都广之野有不死树和圣树,圣树又叫睿木,“食之令人圣智也”;

圣经说:人类始祖贪吃了智慧树的果子,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并由基路伯和火焰之剑阻断了人神通路;

尚书和国语上说:人犯了罪,上帝命重黎堵绝天路,上下不相往来;

圣经说:后来地上充满罪恶,上帝用大洪水冲刷了大地;

淮南子、国语上都说:共工为始作乱,震滔天洪水,祸害天下,天柱折,地维绝,水潦尘埃归;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山海经》。《山海经》中,有一段描述,很接近《圣经》中对伊甸园的描述。

《山海经•海内经》中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 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凤鸣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 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榍,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 嗥爰过,黄帝所为。(注7)

都广之野河流贯穿,水渠发达。黑水是条大江,青水、若水以及数不尽的溪河,环绕着都广之野上神女们居住的矮丘。许 多的丘陵(九丘便是许多)环绕着都广之野,而在都广之野的正中,立着一棵参天大树,名叫“建木”。这棵奇特的“建木”,据说是由黄帝所树立的、既是众帝上 下的天梯,也是用于考察太阳升落的。

如果以《圣经》中对“伊甸园”的描述,来比照《山海经》上对“都广之野”的描述,两者之间相似之处甚多:

一、伊甸园有一条大河流经乐园,分为四支,灌溉四方。

都广之野在“黑水之间”,“黑水青水之间”,“有若水焉”,水系相当发达,并且“水络九丘”。

二、伊甸园有夏娃、亚当;

都广之野则“素女出焉”,有大嗥(即伏羲)。

三、伊甸园气候温润,有许多结满果子的果树,奇花异草,一片自然花园,而且没有攫食其他动物的猛兽,芬芳四溢的野地和草坪上,羊群啃着嫩草,羊羔和狮子在嬉戏,一只优雅的花鹿喜欢豹子的金色斑点,便追逐它(《失乐园》中对伊甸园的描述);

都广之野则是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种,“爰有百兽,相群爰处”野兽们之间没有弱强食,只是一起嬉戏玩耍。

四、伊甸园的中心,有一棵高大挺拔的生命树,结满鲜润金色的仙果,生命树的旁边,则是智慧树或称分别善恶树。

都广之野中,有不死树灵寿木,并且开满了花,挂满了果,都广之野的中心,有一棵异常挺拔高直的“建木”。黄帝亲自照料,既是众帝上下的天梯,又是用于考察太阳升落的。

以上这些正表明有关“都广之野”的记载和《圣经》对伊甸园的记载出于同一源流。(注8)如此多的一致,是不能以偶合来解释的,或许,都广之野便是伊甸园,而都广之野又在哪里呢?

三、天府之国——东方伊甸园

《淮南子•地形训》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这和《山海经》的记述是一致的。那么位于天地之中的都广之野在哪里呢?就在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其依据有七:

其一,有古文献记载。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述:都广之野是在“西南黑水之间”,这里有膏腴的地理环境,温润的气候,丰饶的五谷,茂盛的草 木和众多的鸟兽,这与古代的成都平原极为相似。《山海经》是一部记载距今9000年至3000年间中华上古图腾社会珍贵史料的以古代地理为整体结构的综合 性通史著作。在这部“宇宙之书”中,所记述的不仅是“禹迹图”、“夸迹图”、“昊迹图”,而是中华民族整个群体英勇无畏、艰苦卓绝、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 “创业图”(注9)。记载着我们的祖先以其辛勤的劳动,创造了古老的中华天府文明与中华文明,创造了太平洋文化圈,开辟了美洲大陆。美国学者正是根据《山 海经》的记载,考证出了“玛雅文明”的由来。 不少美国学者根据《山海经》上的记载,对美洲作实地勘察,发现《山海经》上的记载都与北美洲西部和中美洲的诸山相应。学者们认为,《山海经》记载了中国人 在5000年前便对整个地球作过测量及绘制地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存其事。美国出版的《几近褪色的记录》一书的作者对《山海经》一书推崇备至,他说: “对于5000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

明代学者杨慎《山海经补注》说:“黑水都广,今 之成都也。”明代曹学全《蜀中名胜记》载都广在今成都与双流之间。蒙文通教授在其论文《略论〈山海经〉的写作年代及其产生的地域》中,对《山海经》作了严 谨而令人信服的考证后断言:《山海经》是巴蜀地区所流传的代表巴蜀文化的典籍。《山海经》中所讲的“天下之中”,指的就是四川盆地,这里在远古时候是中国 的政治文化中心。又在《巴蜀古史论述》中指出:“都广即是广都,今天四川双流县,在四川西部。”《太平御览》引《蜀王本记》说:“蜀王本治广都樊乡,徙居 成都”。说明广都不仅是古蜀蚕丛、杜宇的瞿上城所在之地,也是开明王朝前期建都的地方。而称为:“建木”的通天神树,就出自于古蜀王国的都广之野。另外, 在《史记•周本记》中,把“都广之野”就直接引作“广都之野”。郭璞在注《海内西经》中后稷之葬时,也说是“广都之野”。

由此可知,“都广”其实便是“广都”,“都广为广都的倒文,是古代成都平原的代称”(注10)。而“广都”的地名,也很早便出现在四川盆地了。《华阳国志·蜀志》中便载到:“广都县在郡西三十里”。即今成都市双流县境。

其二,地理环境相符。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考察,四川盆地也与《圣经》中对伊甸园的描述十分相近。

四川盆地四周都为高峻的山脉所环绕,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岷山,南有横断山脉。盆地中央的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江河贯穿。《夏书》曰:“岷山导 江,东别为沱。泉源深盛,为四渎之首,而分为九江。”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导岷江之水纵横灌溉四川盆地。这与《创世纪》中说:“有一条河由伊甸流出灌溉乐园, 由那里分为四支”也是一致的。大江大河者有岷江、沱江、涪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山海经》中称岷江上游为黑水,至今还有黑水县;称金沙江以及雅 砻江为赤水,也叫做奔水;称大渡河、青衣江分别为沫水和若水。“伊甸园中的幼发拉底河,在古代亚述语便作pura,即濮拉,或puranunu,意为水或 大水,这和岷江古代称大江是一致的。幼发拉底之名应当是苏美尔人所带去的,幼发拉底,正是濮水的读音。底格里斯河,苏美尔语作Tig-ru-shu,音为 “砥水”,也就是赤水,即今天的长江上游金沙江”(注11)。

就气候而言,四川盆地在数万年前,便呈现出一片伊甸园风光。这里有亚热带气候、 周年四季雨量充沛,温润潮湿,特别适合多类果树及其他植物生长。伊甸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那里有着大量的原始森林,又有湖 泊、河流等丰富的水源加之气候温暖适度,因此它不仅是人类的乐园,也是动物在冰川时代的避难所。而四川盆地的最后形成,正是在冰川期间。成都平原形成时, 在周围的高原上,仍处于冰川期的尾声。而盆地内却是气候温润,万物繁衍,动物(包括人类的祖先)迁往这片生命的乐园。当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在这里生活 时,完全用不着穿衣蔽寒,这里就犹如冰川期间的一只巨大的保温盆,气候温和而湿润。“四川盆地是一块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极为适合人类起源、生存、劳动、居 息、繁衍和远古文化蓬勃发展的伟大土地”,“实实在在是巴蜀古文化萌发、生长的良好温床”(注12)。再者,伊甸二字,在英文中也有“天国”的意思,伊甸 园其实就是天国园的另一读音,而四川盆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称谓。诸葛亮《隆中对》:“益外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华阳国志·蜀志》 中也称“地称天府,原曰华阳”。这可能是从远古沿袭下来的一种称谓。

其三,巴蜀地区是世界人类发源地之一。在距今约201万——204万年前 的更新世早期,就有原始人类在巴蜀山水间活动了。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斐文中,在20世纪50年代曾预言:北京猿人的祖先在山峡。美国亚特兰大市艾默里大学 的华雷士科研小组和加洲大学的一批生物化学家们在追踪人类起源的研究中,得出一致结论:“攀西裂谷带是人类发源地”,即使不是唯一的发源地,也是主要的发 源地。(注13)四川盆地正处于这个裂谷带中。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期“资阳人”化石的发现,1985—1988年巫山大溪人类文化遗迹的巫山猿人遗址 的发现,和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富林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绵阳边堆山文化遗址”、“西昌礼州遗址”、“广元营盘细梁石器遗址”、以及大渡河流 域、青衣江流域、岷江上游等新石器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便可以勾画出从远古“巫山猿人”、“资阳人”到新石器时代巴蜀地区人类发展、演化的过程(注 14)。

其四,远古的文化传说。在《圣经》中,记载了上帝“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而让诺亚一家乘方舟避洪水的故事。在四川远古的传 说中也有“方舟”的记载。传说远古洪水滔天之时,天府百姓纷纷上船避水,洪水退后,许多大船便停泊在当时最高处的昆仑山上了。现在的峨眉山尚有“藏舟于 壑”的古迹。不过,这滔天洪水是由天府姑娘——女娲率众治息的。《淮南子。览冥篇》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诺亚一家乘的船叫方舟,而在中国人的古代观念中,认为天圆地方,方州就是大地的意思,大地 四方。在女娲时代,四川就叫方州。故《淮南子》中说:女娲“抱圆天,背方州。”《山海经》中也还有《方山》的记载。故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诺亚一家是乘 的一艘方形大船离开家乡——大地“方州”的。而在远古的记忆中,他们把原来的居住地“方州”在代代口传中当作这艘大船的名字,并深刻地铭记了最难忘怀的特 征“方。”同时,《方舟》的结构也颇似古代天府的干栏式三层居屋。在西王母画像砖上也明显地分成了三层,也是一个傍证(注15)。

天府的“诺亚”一家不仅乘船离开了“方州”,把中华天府文明带到了两河流域,带到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而且天府的“诺 亚”——羲和、少昊,还把中华天府文明带到了遥远的美洲,那里建立了“少昊之国”。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1年“印地安文化专号”上,刊登了两幅非同 寻常的、极为珍贵的印地安人保存的文物——《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神风后归虚值夜扶桑图》。这是研究人员布鲁诺.约瑟在印地安人手中收集到 的文物,据他考证,这两幅图大约作于1491年前后,它表明:天府之国的诺亚们“远在5000—6000年前就把中华天府文明带到了美洲,并定居下来”。

其五,考古新发现,是又一有力佐证。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其出土文物的精美程度、数量的庞大、种类的繁多、文化内涵的无比丰富,以及其展示的鲜明而自成体系的地域特色,都是罕见的。 它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以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内涵,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 ——青铜通天神树,正是《山海经·海内经》中说的立于“天下之中”、“都广之野”的那棵盘根错节极其茂盛的“建木”的艺术再现,同时也奇妙展 现了“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的情景。还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文化与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两河文化、腓尼基及安纳托利亚等西亚上古文化中所表现的大批 雕刻、雕塑作品在其文化内涵及美术特征上确有共同之处。这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探寻出三星堆青铜文化与西亚上古文明在东方文化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是 否还告诉我们:是“诺亚们”乘一条大船离开“方州”,把中华天府文明带到了西亚,这也不是不可能的。贾兰坡先生曾指出,大致在两万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经 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形成最早的殷(印)第安人。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认为,中国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 那么,三星堆文明与西亚上古文明是否也是中华天府文明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表现呢。

在此之后,成都平原上又有了宝墩、芒城等六座早期古城遗址 以及金沙遗址的发现。特别是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三星堆之后最为伟大的考古发现,无论从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遗存种类、遗物数量,还是已经出土的文 物等级来看,该遗址都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如果说,三星堆遗址是夏代晚期至商代前期的成都平原乃至于 四川盆地的中心都邑,那么,金沙遗址则证明成都“至迟在商代晚期就已经成为成都平原的一个大都会。”联系到以前成都北郊羊子山土台建筑遗址,成都十二桥商 周遗址,四川彭县竹瓦街商周青铜器窖藏等考古发现,从而使学术界对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这些考古发现,使我们真实地看到了成都 平原的确存在着一个以古蜀族为主体的古文化、古城和古国。这就是“在4000多年前,蜀人便在成都平原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文明,这里是3000年前傲视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文明中心,一个存续了1500年以上,消失2000多年,以前我们几乎毫无所知的伟大文明。”(注16)

“三星堆”和“金 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印证了都广之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甚至是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假说。《山海经》上的“都广之野”即四川盆地,过去只有文字上的考 证,而“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现,表明了这里确实存在过一个强大的文明,是“文明中心”,从而印证了“都广之野”作“天下之中”的记载并非谬 妄,而确实是“质明可信”的。

其六、灿烂的中华天府文明。

距今1—2万年前,四川已初步形成了若干区域性文化中心,相应地产生了 无论其活动范围、经济活动还是文化传统都不尽相同的原始氏族公社,由此也就初步奠定了新石器时代经济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巴蜀人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巴 蜀图语。李学勤认为“我国先秦的文字,除汉字外可确定的只有巴蜀文字”。(注17)传说中的伏羲时代的河图与洛书,其实就是图语。“字以象形”便为图,而 “洛书”就出于四川境内的“洛水”流域,也就是“雒水”,即今天的沱江一带。《华阳国志·巴志》载:“涪陵郡……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 作叉,也号灵叉”。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应该是由夏后禹和他的巴蜀妹子涂山氏带至中原的巴蜀图语演变的。有许多学者认为《山海经》便是有赖于这种古老的图 语保存下来的。

“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古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注18)。公元前2500多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天府人即是先驱。屈原在《天问》中问道:“焉有石林?”在都广之野的成都平 原上,上古之时曾经矗立着密密如林的巨石,这是成都平原独特的大石文化。四川境内的巨石分为墓石、独石、列石三类。原新繁(即今新都区)县志记载:“新繁 皆肤土,而此地巨石嶙峋,父老传自它处飞来。”成都平原为冲积平原,千里沃野,巨大的石柱从何而来呢?晋宋之前,原野上的石林尚四处可见。唐代杜光庭《石 笋记》说:“成都子城西通街有石百二株,挺然耸峭,高丈余,围八九尺”。而新繁石林,一直到1938年冯汉骥至此地考察,犹见巨石成列。成都平原原存的许 多巨石林,陆续在宋元之后,被人毁作建筑材料了。现在成都犹存遗迹五担山的石担、天涯石、支矶石、五块石等,均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列石又称石行,亦称 石阵,新都、双流等地皆有,传说是排石成阵用于军事目的。其实根据专家的考证,这类“八阵图”石阵,是上古巴蜀文化的天文观测地址。古代蜀人在夔(现在的 奉节县)、新繁(现在的新都区)、棋盘市(原双流县境内)、西县(今陕西沔县),基本呈东西南北“布阵”,而又以新繁石阵最为庞大,可见天府人何等重视天 文观察。后世战争不断,后人便神化为能抗御敌军的石阵了。天府石阵与欧洲的“石人军团”、美洲的巨形石环、墨西哥特奥提华坎古城的太阳月亮金字塔、埃及的 基沙金字塔一样,实系古老的天文观察站(注19)。天文学家霍克金斯、英国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佛雷德•霍伊尔、牧师威廉•斯塔克都 指出:巨石柱圈(阵)的主要功能是观察太阳月亮的。天文学家E•C•克鲁普也作出了相式的评价:“石柱是无字的断然记叙,它记载 了我们祖先探索星空的尝试,它与当今人类登上月球和向火星发射宇宙飞船一样意义重大”。出生于天府的羲 和、常羲都是中华远古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史书上记载的羲和浴日、常羲浴月,就是指她们观察太阳和月亮的科研活动。所谓“羲和生十日、常羲生十二月”,就 是指一种古老的天文历法的记录。周代的苌弘、汉代的落下闳(第一个制造浑天仪者和《太初历》制定者)等杰出的天文学家,也是天府之国人。在《山海经》这部 3000多年前流传于巴蜀、代表巴蜀古文化的中国典籍中,不仅记载了天府之国的先民俯察地理的成果,还反应了我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的关注有过于现代。不仅 有专人“司日月之长短”、“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并且在全球建立了系统的天文观察和气候观察网络,其规模之浩大令人惊讶。远古的中国人相当重视全球各地区 的气候,在各地设置了气象站,如记录光山的“计蒙神”,“恒游于障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夫夫山的“于儿神”,“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等。便已初步总结出气象变化的规律性,“计蒙神”和“于儿神”便是所预告的“飘风暴雨”的命名,这与我们今天对引起地球气象变化的飓风命名,以及对反常气 候命名(如厄尔尼诺现象)是一样的。不过这比我们找到“厄尔尼诺现象”要早几千年。对于美洲石环,考古学家鉴定,正是由羲和带到美洲的中华天府古文明在东 海之外所建的首批观察站。近几年来考古新发现,“埃及基沙金字塔很可能就是常羲浴月的科研所”。中国的十二辰与巴比伦的十二宫环带并没有什么区别,黄道带 的创制起源于中国,巴比伦的黄道带正是由常羲带去的。《史记•五帝本记》中写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元嚣,是为青阳(少昊),名挚,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其孙昌意之子高阳 立,是为帝颛顼也。”《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 历夏、商、周。”据史记载,青阳氏少昊在岷江河畔长大成人,后来“济世穷桑”,到了美洲创始了“少昊之国”。昌意子颛顼十岁时到美洲“少昊之国”“留 学”,回国后成了“颛顼大帝”。(注20)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也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谜。它是天府文明的见证。女娲治水的年代,大约在6000年前,其后又有出生天天府的大 禹治水,再后是开明世鳖灵治水。《水经注》说:’导江开洛,蜀开明世为之”。这条人工大运河称为洛水,就是今天的沱江,从成都平原以北,导岷江水穿过丘 陵,横贯几百公里,至江阳(今泸州)又入长江。此外,据水利专家考证,都江堰这一宏大的水利工程,是在伏羲——女娲时代开始形成,后由大禹、开明氏继续整 治完善、最后由李冰父子完成的。远古时代,洪患频繁,治水平患,反映了人类进步的水平。天府的女 娲为补天(治水),积薪烧崖,使其猛然膨胀,再浇以冷水,使其猛然收缩,用销炼石崖的办法开凿水道,并意外地获得了“芦灰”,即能聚沙成石的神奇凝固齐 ——石灰。这便是女娲补天的“五色石”,上帝的“息壤”。大禹开凿巫江山峡,改壅塞为疏导,导九江入海,成就了史前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开明世“导江开 洛”,李冰父子完成世界上最优良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而使成都平原成为气候温润、土地膏腴的天府之国。

其七、当代学者考证。中华大道文库的作 者王大有等学者和《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作者韶华等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证明了中华人种和中华文明东迁、东渡、东渐美洲,阐释美洲奥尔梅克(olmeca)、 玛雅(maya)、托尔蒂克(Toltec)、阿斯特克(aztec)、米斯特克(mixeca)、印加(lnca)文明为中华文明东迁、东渡、东渐,并 在异域自我发展的结果。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华人种同祖同源,是中华人种裔支,中华大地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中华先人至少在五六千年前即已创造了以中华文明 为特色的太平洋文化圈。胡太玉等学者指出,苏美尔人的“泥版书”与中国的“泥版文字”同出一源,“泥版活字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苏美尔人即是四 川“赤国妻氏”,苏美尔人便是从四川到达美索不达米亚的。吾珥人信奉的女神——月神辛,就是来自四川的“流黄辛氏之国”的常羲。而苏巴德女王也是来自远古 的天府之国的四川妹子。学者们还指出:美洲的大石环、特奥提华坎古城中的太阳月亮金字塔和埃及基沙金字塔,正是中华天府古文明在东海之外所建立的首批天文 观察站;攀西古裂谷既为人类的起源地带,而北纬30度又为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四川盆地两者兼得,这为我们寻找史前文明的“母国”提供了一种可能。天府 之国可能就是人类史前文明的“母国”。

另外,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20年发表的约瑟夫·比奇的文章《东方伊甸园——中国西部》,就称四川为东方伊甸园。

四、追寻人类文明的古迹。

寻找伊甸园,实际上是对人类远古文明的发现。天府之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承传着古老的中华天府文明;有灿若群星的英雄人物,演绎着中华天府文明。真可谓“江山留胜迹,风景待人知”。

都江堰水利工程扬名古今,它既是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又是文化古迹著名景观。

千里岷山之域,即是传说中的灵山,是众神居住的地方。在这一区域内,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美誉的四姑娘山,有风景秀丽、中国道教发祥地的青神山、鹤鸣山,有秀甲天下的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嵋山。

道教发源于岷山之域,决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创立教派的道家张天师吸纳并发扬了古代蜀人希望能与众神往来而进入长生不老美妙世界的观念,并“定二十四治”,从而形成了本土宗教的崛起。

峨嵋山即《山海经》中描述的“海内昆仑”,印度的古代佛典里称为“震旦第一山”,并崇奉为“大光明山”。峨嵋山集自然风光与人类文化宗教艺术于一体的风 景名胜区,它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二千年的佛教文化史,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周代以前便有僧人前来朝拜。何也,因为这里是“帝之下都”, “太帝之居”。其遗迹随处可见:上天梯、天门、玉皇亭、九龙井、接引殿、桫椤花(为天地花)、七天桥、金殿”(天帝之殿)等等。这些都是典籍所载“天宫” 景象,都是未曾湮灭的上古地明。《路史》载:“黄帝蔼峨嵋,见天真皇人”。“轩辕帝曾在此(三望坡)三举望祭于斯”。《庄子》则言:“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 乎昆仑之丘”。峨嵋山摄身崖旁仍存有“伏羲”“女娲”两个古洞。可见峨嵋山在悠远的上古之时便是“太帝之居”的灵山。天下灵山峨嵋,正如《山海经》所描述 的那样,山水神奇、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大诗人李白曾愿以连城璧向胡公换取的白凤(即白鹇)即产于此地。

对两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不是伊甸园。

注2、韦尔斯在《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中,提出伊甸园即地中海说。他认为,在最后一次冰期时,地中海区域是两个大盆地,每一个盆地的中间低洼部积成大 湖。韦尔推测,地中海盆地当初有茂密的森林,巨大的河谷,并居住着原始人类。尤其是两个淡水湖附近,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由于冰川期结束,陆地冰层溶化, 大西洋水位上升,原本是高地的直布罗陀逐渐下沉并被冲决,海水卷入淹没整个盆地。他估计这次巨大的灾难发生是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10000年的某 一时期。根据这一理论,学者维克托·希斯首先提出了地中海盆地即伊甸园的推论。希斯认为,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处于北纬30°左右,正是副热 带高气压和西风带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而交替变化的地带。因此这里温润多雨。地中海又是一个低洼的巨大的盆地,那里肯定更加温暖,完全同伊甸园描述的地理 环境相同。地中海盆地(即伊甸园)的淹没,可能和《圣经》中所记述的后来发生的洪水灭世有关。

伊甸园即亚特兰提斯说。自柏拉图在这两篇对话中 提到的亚特兰提斯,是在公元前9600年的一个强盛的岛国。据记载,亚特兰提斯沿岸多山,中央为一片开阔肥沃的大平原,形成了亚特兰提斯盆地。有三条运河 层层环绕,灌溉水系发达。另外一条运河则是从中心贯穿直通海洋。亚特兰提斯的中心是王宫和供奉河神波塞冬的神殿,富丽堂皇,镶满黄金、白银、象牙和神秘珍 奇的会像“火焰那样闪闪发光”的山铜。

伊甸园即姆大陆说,《遗失的大陆》的作者詹姆斯•乔治瓦特是英国皇家陆军的一名军官。是乔 治瓦特花费半生心血,觅集有关姆大陆的多种资料,编撰而成的。据书中记载,姆帝国诞生于“大夏之年”,其帝国国王称“拉姆”。拉表示太阳,母表示母亲,因 此姆帝国又被称为“太阳之母的帝国”。姆帝国宗教崇拜宇宙的创造神——七尾蛇“娜拉亚娜”,这是一个具有蛇身人首的女神。姆帝国的文明至少可追溯到5万年 以前,2万年前姆帝国十分强大兴盛了。姆帝国毁灭于地震及火山爆发中,距今有一万两千年。姆帝国所崇拜的女神“娜拉亚娜”,令人很自然的联想到与蛇有亲密 关系的人类始祖夏女士。因此,姆大陆完全有可能就是陆沉了的“伊甸园”。

但是,地中海海底至今未发现任何数万年前的陆地动物或植物的化石,而 海水涌进地中海盆地的可能性也起码应在数百万年前。像亚特兰提斯和姆大陆这样繁荣富强工各约数千里的大陆,倘若陆沉,必然引起地壳的巨大变化。而引起地球 地壳变化的最近一次即喜玛拉雅山运动,也发生在200万年前。人类学家认为,这时古人类才刚刚出现。因此,地中海说和亚特兰提斯及姆大陆沉没于1—2万年 前的说法都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注3、注5、王大有《上古中华文明》,P236—237

注4、印地安人实际是中国殷人的后裔。准确地说,应当叫殷地安人。参见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1年“印地安文化专号”。

注6、参见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时代》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1年“印地安文化专号”。

注7、这段记载描述出远古时代地上乐园的景象:

西南方有一条名唤“黑水”的大江,自西向东流贯一片宽广的沃原——“都广之野”神农后稷的葬所便在这里。都广之野是天下的中心,美丽娟好的神女们便栖居 于此。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润,一年可以播种两季,只要将种子撒入土吉,无论豆子、稻谷、高粱、小麦都能自生自熟,就能丰收。还有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 地,鸾鸣凤舞,百鸟自由自在,欢乐无比,而那能结蜜桃的灵寿木(即桃树),早已盛开桃花,预示着果满枝头。这种蜜桃便是吃上一颗就能增寿百年的蟠桃。到了 秋天,素女们齐聚灵寿树下,载哥载舞,以果代食,所以这里的姑娘长的十分美丽,而且长生不老,成为神女。在都广之野,还生活着多种野生动物,虎狼成群,牛 羊遍地,但都和睦相处,享受生命的喜悦。就连地里的青草,也从不枯萎,无论冬夏,都郁郁葱葱,蓬发着生机。

注8、参见《圣经》创世纪,第二章,P2,(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1996年版。)

注9、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时代》。P579

注10、注12、注21、段渝、谭洛非著《濯水清江万里流》。P3—5—6—58

注11、注13、注15、胡太玉先生著《破译山海经》。P32—33,P39—99

注14、注18、段渝著《玉垒浮云变古今》。P1—11—13—17

注16、参见黄剑华《三星堆》——震惊天下的文明。

注17、(王大有《上古中华文明》124—155)

注19、参见胡太玉先生著《破译山海经》第一章。

注20、参见〔英〕葛瑞姆•汉卡克著《上帝的指纹》、胡太玉先生著《破译山海经》。

注21、李殿元、李松涛著《巴蜀高劭振玄风》P10

如果说伊甸园真在中国,那基路伯天使驻守伊甸园的东边,还有一把旋转火剑,别告诉我那个地方是日本啊!!!

部分内容转自:

《天府之国-东方伊甸园成都市城市形象营销》

子德《碰撞·东方伊甸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川与伊甸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