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帮助行为

爱能拯救人——不论是施予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利他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一:帮助行为发生的原因
1、社会交换与规范
社会交换理论指的是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和地位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目的在于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因为从长远看,帮助行为会使施助者和受助者同样受益。但是并不主张我们要有意识的去监控成本和收益,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测人们的行为。
奖赏: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内部的可以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奖赏理论有一个弱点,它容易陷入循环论证的境地。
内部回报包括减少我们的痛苦、内疚感。心情也影响我们帮助别人,好心情时我们更乐意帮助他人,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帮助他人-好心情-更乐于帮助他人-好心情会形成闭环,让人更积极。
社会规范指的是生活中的种种应该,也就是社会期望,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应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比如互惠规范提醒我们要保持社会关系汇总的予取平衡。
社会责任规范指的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以后的交换。这个主要要归因,如果人们因为环境受灾害,那给予他们的应得的,如果他们的困境是自找的,比如懒惰等那社会规范就让他们自食其果。关键在于归因是否引发同情,同情可以激发帮助行为。

演化心理学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基因是驱使我们采用使其存活下来的最大的方式,这样我们就会表现出克服自私的多种机制:
亲缘选择:偏袒那些和自己拥有共同基因的人。
互惠:在那些小的、与外界隔离的群体总能最好的起作用。分直接互惠和间接互惠。
群体选择:当群体之间进行竞争时,相互支持的利他的群体比不利他的群体存在的更久。

那是否存在真正的利他主义呢?存在的,因为我们会产生同理心(共情),同理心会产生利他行为。

二: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
1、旁观者的数量和行为。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
2、注意。与场景相关,注意到的帮助行为会增加。

3、解释。一旦我们注意到模拟两可的事件时我们就会去解释它,每个人都会以其他人的反应作为现实情况的线索,然后高估他人解读我们内心状态能力的倾向,也叫透明错觉,比如浓烟的房间里,没有人行动大家都不行动了。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现场旁观者的数量影响了突发事件中亲社会反应的可能性。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4、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亲社会的榜样能够促进利他行为。存在如下影响因素
时间压力。有空余的人会更多的帮助他人,也就是说情境对行为的影响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还要大。
相似性。我们更乐于帮助跟我们相似的人。

三:帮助者的特点
1、人格特质。
助人者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而且可以被同伴注意到;那些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同理心能力和高自我效能的人更关心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帮助行为;人格影响特定的个人对特定情境的反应,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如果认为可以得到社会奖赏会迎合他人而显得乐于助人。
2、性别。
在相对安全的情境中,女性乐于帮忙略多于男性。
3、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能够预测长期的利他主义,比如志愿者工作或者捐献。

四:增加帮助行为
1、转变帮助行为的限制因素
减少模糊感,提升责任感。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事件和承担责任就可以增加他们的助人行为。
个人的非言语诉求的恳请也能让人帮助:凸显个人特质的事情,比如个人请求、目光接触、告知姓名、预期的会面等。因为会使旁观者提高自我意识,从而更关注自己内在的利他主义观念。
2、教化帮助的社会规范
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能让人们更乐意帮助他人。
以退为进的方式:先提出一个非常大的请求,然后退一步提出一个小的请求。也就是说请求一个微小的帮助,以至于使个体不能拒绝。
贴上乐于助人的标签。
3、通过社会化让人们自视为乐于帮助的人
教化道德包容性,去除天然的群体内偏爱,比如亲缘喜爱或种族喜爱等,扩展我们关心他人福利的界限。
树立利他主义榜样,通过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来学习,把利他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帮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