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的世界

关于死亡的性质,有两个源自古代传统的对立解答,直到现在都依然流行,有人说死亡是意识的消灭;也有人坚信,死亡是灵魂或心灵到另一个实在界的历程。

谈到死亡无异于在心里召唤它,让它出现,并且让自己不得不面对自己难逃一死的事实,所以为此我们免于心理创伤,避免谈论死亡,以及与死亡有关的一切。然而对于学习佛法的我来说,道前基础就说开始说死亡的事,不可预知,不可逃避等等。并不是特别的诧异和难以接受。

当我有了大量的冥想体验与理论基础之后(看过西藏生死录和西藏度亡经),看到这本书,无异于遇到了一种感觉,用大家共同认知的语言去描述一件大家都害怕的事情,或者让佛教中对于死亡的审慎概念释放出来,让大家所知。

作者:[美]雷蒙德·穆迪
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副标题:生命不息
原作名:Life after life
译者:林宏涛
出版年:2014/4
页数:152
定价: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10069611

这本书《死后的世界》严格意义上不算一本科学研究的著作,它是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总结而出的。然而这本书的诞生让人们普遍了解到“濒死体验”的存在,以及它的性质。

“一个人大限将至,身体痛苦到了极点,并听到医生宣告他的死亡。他开始听到很不舒服的声音刺耳的铃声或嗡嗡声,同时觉得自己飞快地穿过一条很长的黑暗隧道。接着他脱离自己的身体,但是仍处于身体四周的环境,在远处看着自己的身体,仿佛他是个观众。他从这个不寻常的、有利的角度观看着医生试图救活他,心情一团混乱。 不一会儿,他回过神来,开始习惯于他的怪诞处境。他注意到自己仍然有个“身体”,但是性质和力量都不同以往。接着,一些事情发生了:他遇到某些人来帮助他,隐约看到已故的亲戚和朋友的灵魂,以及一种他前所未见的慈爱而温暖的灵体一种光的存有者出现在他眼前。这个存有者问他一个问题但不是凭借话语要他评断自己的一生,并帮他重现一连串的影像来回顾其一生中的大事。不知不觉地,他来到一个边境,那显然是代表着此世和来世之间的一条界线。然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必须回到人间,觉得自己死期未到。但是他也心生抗拒,因为其对于死后的世界兴味盎然,不想就此回到人间。欢喜、爱和平安的感觉让他不能自已。但是无论他的态度如何,他还是和他的身体重新合而为一,活了过来。”

读完这一段,和佛教中禅定中的境界的体验极为类似,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喜乐和欢快,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体验已经极为难得了,其中有小段,“不想就此回到人间”,这句话在佛教中也有类似的提醒,意味着禅定者将永远的死去,他的灵魂离开了肉体,不再回来。这个时候是很危险的,需要他的上师在场,以及禅定者本人的愿力,这种力量会让他回归。

仔细反复的回味这些段落,真的在某些方面与禅定的境界一摸一样。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联想,也许作者看过很多关于巫术,佛教的书籍也说不定。这本并不严谨的书中,其主观性的猜测也无法避免,黑暗通道、脱离体验、光的存在,等等,作者已尽量抛开各种宗教文化背景,给我们带来了死亡的主观体验。

我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如果真的我们来自于意识,那么意识如何转化为物质,它的过程是什么,或者简单来说,我们的意识为什么如此和所属人的身体极为匹配,以及千百年来的人不断探索,找到了脱离/回归身体的体验方法,并对这种脱离/回归方法的精密研究后(控制/掌控),得出了如阶梯一般的方法论。然而,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清楚,“意识如何转化为物质的过程”。

濒死体验是有趣的,不属于我们大众所知的范畴,人们会对这个产生好奇,这有很大的好处,让更多的人了解死亡并不可怕。对死亡有一个常态性的了解,不至于20多岁才第一次看到死亡,对自己的三观造成严重的损害,或产生不可修复的人格丧失。濒死体验能给我们安慰,让我们知道自己将进入另一个阶段“死亡”,这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意味着并不是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而是将进行下一个历程。

如同书中描写的那样,在那个温暖、安静、祥和的世界里,一切都很完美。当然,前提是你在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个好人。

身体是灵魂的监狱,而死亡是从那监狱里逃出来或被释放,这算一个好消息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