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殖民地的论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扩张导致了国家财政的巨额亏损,殖民地战争支出庞大,但是几乎没有税收收入,只有极少数的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彻头彻尾的赔本生意。

应该有不少读者会觉得亚当斯密在胡说八道,不过嘛咱们换个位思考一下,把自己代入成像亚当斯密这类的自由贸易提倡者来看,当然觉得开拓殖民地没什么赚头。或者说,在度过早期夺取殖民地时进行的简单粗暴的经济掠夺后,要认真治理殖民地时,殖民地的收益就大大下降。

在殖民地开拓早期,殖民地带来的收入是很明显的。三角贸易能不断吸非洲美洲的血供给英国本土,在印度,英国既可以进行远洋贸易大赚一笔,也未尝不可以进行一波军事冒险洗劫印度王公的财宝,打下殖民地也可以进行更残酷的掠夺政策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原料降低商品成本价,早期东印度公司的盈利是非常喜人的。还有澳大利亚殖民地,澳大利亚其实没什么可抢的,但是这一块远离本土的土地简直就是天然的监狱流放地,大英帝国完全可以把这块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劳改地,节省本土的治安开销。殖民扩张的早期,也就是最野蛮的经济掠夺阶段,殖民是一本万利的。

随着打完殖民地,要治理殖民地时这时的花销就上来了。你英国打下殖民地赶跑了原先的统治者,为了可持续发展以后继续做生意总不能抢完了不买账留下一屁股烂摊子走人。既然亲自治理殖民地,英国可以更好的调动殖民地人力物力了,而且现在也没有当地统治者中间商赚差价可以剥削更狠岂不美哉?但是,为了剥削殖民地人民而不会引起人民造反,要花钱维稳;为了将开采的原料运回本土,要花钱搞基建;越是远离本土的殖民地,各种行政、通讯成本越是在飙升……所以等坐下来治理殖民地时,殖民地维护费就成了英国财政一个庞大的负担。

在19世纪早期,澳大利亚、东印度公司的治理成本已经开始逐年上升,而且治理成本上升后殖民地还是问题重重,殖民地入不敷出的情况已经隐约浮现了出来。不过那时大英在搞工业革命一片烈火烹油红红火火财富大规模增加大部分人还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甚至还认为就是因为英国庞大的殖民地才能维持英国的强大所以要继续扩张。可是一些自由贸易主义者看出来苗头不对,认为根本不需要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得不偿失。

英国自由贸易者们认为殖民地的维护拖累了英国的财政,认为殖民地的原料开采成本高,不如进口外国原料。资本家缴纳的大部分税收都拿去维护殖民地了根本没有闲钱生产再投资,如果放弃殖民地,将殖民地维护费解放出来进行工商业投资提高产品质量让英国货更有贸易竞争力,同时开放进出口更好地买进原料以及倾销商品,资本家大赚交了更多钱,政府也收了更多税同时也不必拿去维护殖民地,然后投资再生产,这么做比通过殖民扩张夺取原料和市场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他们从十七十八世纪日渐繁荣的全球贸易看出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世界自由贸易大繁荣的局面,认为提高本国生产力会使得英国货相对于他国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往的重商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合英国发展相反在当下,自由贸易乃至在全球市场自由贸易更适合当下的英国,殖民地早晚是个累赘。总的来说,参考当下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建立,亚非拉几乎所有的殖民地获得独立,英国虽然丧失了广大的殖民地影响力大不如前也不再是什么世界霸主,但是经济上也还说的过去以及在旧有的殖民地国家仍然联系紧密并有着相当多的经济合作,自由贸易者的观点并没有太大的错误,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早这样不也可以吗咱大英没了殖民地照样是世界强国甚至可以混的更好。

但是!自由贸易者的设想在19世纪是过于超前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或者说,就算殖民扩张最后会赔钱,然而在19世纪也只能殖民扩张,因为广泛的世界自由贸易体系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先发展起来的西欧资本主义,只能通过武力野蛮的方式夺取原料扩大市场。

19世纪的世界,欧陆延续了几百年的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重商主义政策仍然有着庞大的影响力,保护主义关税壁垒盛行。相当多的亚非地区还处在落后的封建时代闭关锁国,他们对于跟西方交流都小心翼翼,即使有贸易也是少量限额的贸易交流。在这种大环境下,要自由贸易也只能是一位世界霸主率先建立起自由贸易体系,而当今世界的自贸体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二战后欧洲一片废墟无力挣扎急需重建,西欧各国与美国达成利益交换才有了世贸的雏形直到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世贸才正式成立。而英国如果要建立世贸体系,对于欧陆各国来说是不乐意的,因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开放贸易不仅得不到什么利好还会破坏国内刚起步的工业,自己不过是被英国割韭菜的命。如果英国强行推动自贸建立,则意味着欧陆上要把大革命挑战全欧洲失败但尚有余力的法国、宪兵警察俄国、德意志邦联主席奥地利和副主席普鲁士还有一些小国整得服服帖帖,同时北美要驯服美国,亚非拉要威压世界诸国武力打开国门……纵然英国率先工业革命实力大涨,但是还是没实力也没时机构建起自贸体系。小规模的自贸体系养不起英国资本扩张的胃口,所以最后最简单粗暴解决资本扩张的方法就只能是殖民扩张。当然英国明显是学聪明了,在之后相当多的殖民地并不像印度那样大规模武力征服直接统治,多采用扶持代理人建立保护国的方法降低维护成本。

除了想法过于超前不符合实际情况,自由贸易者们忽视了殖民地的其他作用。英国靠早期殖民扩张的野蛮掠夺完成了资本积累,而且正是因为控制的广大殖民地产生了对诸如布匹铁制品等生活资料的庞大需求,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提高生产效率。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地都给大英输送了大量的兵员和帮助给大英不断续命继续战争,而现在一个只有英伦三岛的大英能否再打一次持续旷久的全面战争?殖民地虽然最后可能是成了大英的累赘,但是有着殖民地的大英或许还有着重建日不落帝国再次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没了殖民地的英国现在不过是一个二流梯队的强国罢了,再跌一个跟头,可能就会像西班牙葡萄牙一样,泯然众人矣。自由贸易者们忽视抢殖民地时带来的殖民红利,埋怨治理殖民地时带来的高成本低收益,说得难听点,这就是翻脸不认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看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殖民地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