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的生活,即使是碌碌无为的人,也有自己的梦想,有过想要改变自己的愿望,只是那个梦想没有实现,消灭在萌芽,或消失在无望之中。
就像桌子上的那块冰,它羡慕水的灵动,渴望变成水。
它生活的屋子,只有零下4度。
懂事的冰知道这个温度不够,它耐心等待房间变暖......
温度慢慢升高,零下3度,零下2度,零下1度,冰块依然纹丝不动。
它焦躁了、失望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我还是冰?
它走了,继续寻找新的归宿,岂不知,温度再高一度,它就会成为梦想中的水。
这块冰,很像想减肥的我,
那么,像不像想要提高业绩的你,像不像想写出爆款的他?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不得闲的我们都有梦想,也为梦想终日奔波,却在时光流逝之中,成为了那个冰,没有坚持到最后的那一摄氏度。
抱怨自己拼命努力却不能取得成功,就像冰抱怨没有变成水一样。
《掌控习惯》的作者说:最有力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这是任何复利进程的共同特性。
习惯是具有复利特性的,是一条由平缓到陡峭的第一象限增长曲线,前期增长缓慢,一旦突破临界点,增长速度就如同火箭上升,势不可挡。
很多人难以养成持久习惯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意识到习惯的复利性。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正是经历了无数看不见沉淀后方能取得的结果。
这是我今天阅读《掌控习惯》,学到的一个认知。
那么,怎么才能突破零界点,享受到好习惯带来的复利效果呢?
01 忘记目标、专注体系
前进的路上必须要有目标,但不能纠结在目标之中,就像那块冰,一心盯着水,只要没有变成水,就会焦虑,想要放弃。
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大方向,能够促进进步变化的是体系,如果对目标绞尽脑汁,却对过程体系关注不足的话,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我想减肥,目标是体重110斤,体系是坚持跑步,控制饮食。
朋友喜欢弹琴,目标是演奏一支新曲,体系是练习的时间频率,分解曲段,寻求老师的帮助。
用三届超级碗冠军选手比乐.沃尔什的话来说,就是:“比分是会自理的”。如果想赢得冠军,就不要死盯着记分牌上的数字,而要将精力集中到如何训练上来。
“如果成功和不成功的人心怀相同的目标,那么目标本身就不能成为区分赢家和输家的标准。”
上周我听了一个讲座,专家问台下的高中生“你们的目标是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同一个答案“考上大学”。
的确,每一名高中生都想考上大学,上大学的目标就不是推动他们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或许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天天想着“考上大学”更容易接近成功的彼岸。
02 不要让目标束缚了你的幸福感
任何目标都隐含着这样的假想:“一旦我实现了那个目标,我就会很快乐。”换句话说,如果实现不了目标,就会大失所望,比如,如果一个月减不下体重,我会有挫败感;如果写不出爆文,我就离开自媒体平台;如果我考不上大学,真不敢想象后果,等等。
有了以上想法,实际上已经进入到“非此即彼”的判断中了,把自己禁锢在一种狭隘的幸福观之中,精神上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人为地为实现目标增设了一道阻力。
如果,以“系统至上”的心态来对待目标,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就不必等待最后目标实现时才认可自己的努力,你会在整个过程中都会快乐。
还有一种情况: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人会感叹:为什么好习惯没养成,坏习惯还在往复?
作者说:如果你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问题的根源不是你,而你的体系。
还说:“你要做的是,不求拔高你的目标,但求落实你的体系。”
想象一下,你的居室杂乱不堪,你不堪其扰,发誓要给自己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周末,你推开一切事务,清理房间,居室焕然一新。
但是,如果你保持着当初的生活习惯,不懂得断舍离,很快屋里又会变得乱七八糟的。
所以,重蹈覆辙的根本原因,是你从未改变导致这种状况一再发生的体系,体系不落实,所做的一切只是治标不治本。
综上所述,
理解习惯的复利性,认识到目标的局限性,重点关注体系过程性,这是掌控习惯的第一步。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本周阅读《掌控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