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子正值青春年少,乐观开朗、阳光向上本该是常态,基本的生活常识应该了解,初步的抗压抗挫能力也应当具备,良好的“三观”也应当树立——庶几方可称为合格的“吾辈青年”。
然而,事实不容乐观。据测试,四成以上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高三学生的情况尤为突出。每年高考前后,各地总有学生出走失联、跳楼跳水之类的报道,悲剧频演,令人嘘唏。
造成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家庭不睦,青春期叛逆,生活困难,校园欺凌,学校教学手段、管理方式、评价标准单一粗暴……
治病不如防病,预防的成本通常较低,治病的付出常常难以承受。可惜的是,普通高中常常因“一门心思出成绩”“理直气壮抓质量”而忽视了成绩之外的东西。
谁不知道出成绩、抓质量重要?关键是怎样“抓”才能“出”成绩。
县域高中通常的做法,就是“以练代讲”、“以考代练”、“狠抓时间”、“频繁考试”。这种做法据说能“立竿见影”,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因此大行其道。但其弊端显而易见。以“狠抓时间”为例,早上5:40---晚上10:00,超过16个小时,按分钟安排的密密麻麻,名曰“精细化管理”,学生基本上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长此以往,压抑、抑郁在所难免。没有身体的舒展、灵魂的自由,何谈高效、创新、创造?
为了凸显管理上的用心(其实是私心),有的班主任要求学生在早上5:30甚至5:20进班学习;为了更进一步利用“碎片化”时间,有的学校甚至不让学生在课间活动。“管理层”不停地在教学楼上“巡查”,要求学生时刻保持“激情”状态。学生起初紧张,后来有了对策:见老师来了就“激情读书”,有的班级甚至专门安排嗓门大的学生当眼线,甚至有扩音器加持;老师一走,就恢复疲软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领导转的辛苦,教师教的疲惫,学生学的痛苦,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心理问题增多也在所难免。可以肯定的是,老师也存在心理问题——学生三年毕业走人,老师年复一年打转,不出问题才怪。只是很少有人关注老师的身心健康罢了。
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搞得越好,教师越有成就感,学生越有获得感,师生都能受益成长,领导管理起来也越轻松。假如语文课程搞得好,有经典阅读、影视鉴赏、书法、演讲、朗诵、写作(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时事评论、高考作文专题指导)等,而不是只有提问背诵,学生就不会觉得作文难写,更不会觉得语文无趣无用;假如科学(数理化生)课程搞得好,各种实验做起来,开阔视野,训练思维,拓展思维,壮大格局,提升科学素养,而不是只有做题,学生就不会成为刷题机器、了无生机;假如艺术(体音美)课程搞得好,在各类运动、乐器演奏、音乐欣赏、歌唱演出、绘画创作中,真正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身心、提升审美、增长才干,而不是体育课跑两圈就放羊、音乐课放个歌就完事,学生就不会轻视艺术、放任自流。
当我们压缩学生用餐时间,让学生冲刺跑进餐厅、狼吞虎咽用餐、匆忙赶回教室的时候,别人家的餐厅里很可能有轻音乐、吉他伴奏,有午间新闻直播,允许低声交流、笑声响起——人家考上名校(尤其国外名校)的学生不见得就少。
课程好,课堂棒,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身心教育、人格塑造都能在潜移默化中较好地实现,许多心理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悲剧就会避免。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魅力所在。
只是,课程建设需要懂行的教师团队下功夫深挖并拓展教材,打磨出来并不断完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只有真正的课程建设才能带动真正的教研活动,才能成就真正的名师,才能成就真正的名校。
因此,好的课程建设是名校不会轻易外传的核心竞争力。那些参观一下衡中就机械模仿“激情跑操”、“零抬头”,还以为得到真传的做法,纯属自娱自乐、自欺欺人。衡中的教案、学案、集体备课、真正的内部习题,你见过吗?
抓皮毛总是简单,下功夫都嫌太难。可悲又常见的是,把抓皮毛当成了抓本质,还以异常勤奋的老黄牛精神干下去。
——套用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这不是“俗手”是什么?
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课程建设。
有人自认为:我们小县城的高中生只能通过刷题考试出成绩,素质教育、优雅管理什么的纯属扯淡。对此,我坚决反对!不做,是偷懒,是妄自菲薄;做,哪怕笨拙地去做,只要方向正确,必然功不唐捐。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更别提异常勤奋地干错误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