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观后感

随感

思维层次决定命运,文化属性看人的终局
剧中对于各阶层的人物刻画是比较清晰的。比喻很清晰,每个认知阶层的人都像在自己的井里,遇到机会看一眼井外的世界,能不能接受,爬不爬的出来还是要看自己。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主”——“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剧中台词有点卖弄作者文字功底的嫌疑。“文化属性”实际是人根据自己的文化阶层、生存环境形成的自我认知、思维方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终局。
所以我们通过一个人的文化阶层背景以及他接触的人员情况大概率可以判断他的人生方向。变数在于当事人被动或是主动的在哪个阶段偶遇了跨阶层的机会或人。
剧中主角丁元英介入三位发烧友的文化阶层给他们疏通了一条跨阶层的通道,但个人认知达不到是爬不上去的。即使硬爬,心态不对,也会马上摔下来。

公司切入市场的比喻

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能忍,能和忍之间就是生存空间,比别人能干,比别人能忍,拼到最后,只要比别人多一口气,活下来的就是你。
想要切入市场或者站稳脚跟挤压出一丝利润,狼性意志和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认知驱动可见预期,预期驱动行为
剧中在很多场景表达了商业场景中认知层次不同,自我利益驱动不同,看到的预期结果不同;从而激发不同的行为体现。

公司行为:合作、自利
格律诗公司与乐圣公司的商业合作交洽过程中,各级人员权衡利弊得出最优方案输出。大业务上门,按照我们的思维下意识会乐的开花,希望成交。但成交背后是否存在风险,是否可以争取进可取,退可守的最大化利益。
比如剧中1200套全年合同变为一次性优惠售出1000套的结果是乐圣方思考权衡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从格律诗方面讲,却正中丁元英设好的圈套。
行业内的另外一家公司虽然与事件本无瓜葛,但却未雨绸缪预见到危机,借“意愿收购”介入事件中心,从而了解双方公司的具体情况。
公司如同在市场中行走的人,任何行为和关系互动都是在自利的基础上有原由、有预期、有目的的。

会上敞开讨论,拍板会下一致执行
主角丁元英在剧中扮演训练有素的商业活动行为主体,包括

  1. 生意的终局,对社会的价值或影响,及风险预期;
  2. 公司股权架构及风险规避;
  3. 业务、生产、管理组成架构及风险规避;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道】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