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和那些与他交往的人们》
内容简介
沈从文的身上,有太多的传奇。
成就上:他一个土著部队的小兵,怎么就成了文学青年?然后还成了上世纪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与鲁迅比肩的文学巨匠!
学历上:他一个小学文凭,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用、考大学时一问三不知、并从此无缘再受学校教育的小青年,怎么没几年功夫还就成了北大、西南联大受欢迎的国文教授?
交际上:他一个湘西偏远小镇北漂的乡下人,怎么就能交上了这么多杰出的,诸如梁启超、胡适、徐志摩、林宰平、郁达夫、杨振声、叶圣陶这些个社会名流,并得到他们的欣赏和帮助;又怎么就能结识了董秋斯、陈翔鹤、巴金、丁玲、胡也频、林徽因、朱光潜、施蛰存、郑振铎、李健吾、老舍,这些个名声赫赫的朋友,不少友谊终身;还怎么就有那么多事业有成的,诸如萧乾、汪曾祺、姚雪垠、吴晗、罗尔纲、臧克家、王西彦这样的学生,对他心存感念、终身不忘?!
爱情上:他一个原本在追求者中被排名十三的“青蛙”,后来又如何战胜比自己实力强大的“前十二”,最终赢得大学全能冠军、在上世纪中国排名仅次于宋氏四姐妹的极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张兆和的芳心?(此排名是后来人为的)
职业上,他一个文学巨匠,怎么又成了文物界里的大师?
等等这一切,都与沈从文这个人分不开。沈从文,是个怎样的人呢?
在他美丽的故乡、沱江畔青山绿水拥抱着的墓碑前,有一块用天然顽石锉成的墓碑,这碑的正反两面,均刻有16个字。
正面是: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反面是: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文字顺序错误,“亦慈亦让”为第二句))
这反面的16个字,是美国汉学家、他的妻妹张充和写的挽辞。“不折不从”指沈从文的性格,“星斗其文”指他灿若星斗的创作,沈从文的为人,慈祥又谦让,是一位赤子。十分有趣的是,将这后面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联起来读,就是:
“从文让人”
让人为之善,让人为之智。老子就提倡做人要像赤子,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讲慈爱、讲谦让、不与人争。
“不争”,而能善胜,这是“天道”。说说容易,要做到,则需得胸中有一种大智慧!看看沈从文,一切全都会明白了。
沈从文的一生丰富而曲折,充满老顽童似的浪漫色彩。他一生默默而勤奋地耕耘,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除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外,他对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成果,还使他在文物界成了大师级的人物。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在这幅画卷中,由于主人翁沈从文盘桓于知识分子上流社会和贫穷的读书人、乡下人各阶层的社会之中,由此不但鲜活了上世纪中国多位知识分子精英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使此书成了从文人的角度展示上世纪社会生活全景的百科全书。
这部百科全书,围绕“写出来的沈从文”,以“交往”贯穿始终,精心地叙写了沈从文这个乡下人的生命在大都市历练过程的方方面面,透过他自由流浪的灵魂,在展示乡下人于大都市中的千年困境与无奈的同时,刻画出一幅色彩斑斓、个性鲜明的上世纪文人社会群英图。从群英相互间的交往中,让人看清上世纪的文人活着时,如何把中国的文坛弄得热热闹闹,又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开拓生活和自由、并且享受能挣到的自由生活。
本书的出版,将昭示着一个寓言:
独立精神与对真善美的追求,永远不会被封杀至死,如涓涓清流,她不从这里喷出,便向别处流淌。
而那精魂,一定会将独裁化着民主,封闭变成开放,生长出灿烂的文明。
前 言
沈从文是中国人的骄傲,尽管他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世界级文人里面排号,他写出来的书属于全世界,他的经历更是可以让世上善良而又充满好奇心、渴望走向远方的漂泊者们,感受到、看到自己生命中的渴望、迷茫,痛苦与欢乐。
沈从文以初小文化程度,能在文学的领域里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除了他具有写作的天赋、坚持地写,得到许多人帮助和时代的使然,根本上还因为他在自已的一生中都能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坦然而勇敢地面对自己生命历练的整个过程。
时代总是很虚的,因为人的活动,才可以瞧得见时代的色彩和模样。把沈从文生命中某些有“意思”、或者说是最重要的细节写出来,把他与之交往人事的因果介绍出来,这一定可以让许多人明白许多人生事相,更好地瞧见这一路过来的时代样子和脉络,明白上世纪的中国和中国文人。
这么想着,我便开始写沈从文,写他是在怎样的一个时代、一个环境中艰辛写作、漂泊生活,写他在艰险人生中的苦苦挣扎、欢乐享受和内心渴望,写他对待无常命运甚至是厄运的办法和态度,写他怎样与差不多都是上个世纪最杰出文人的交往……我不用去杜撰什么,因为研究他的资料激增和知识的增加,使我只要认真思考与慎重挑选就完全可以。
我不敢说我笔下的沈从文就一定真实,但我坚信我写出来的都一定是认真思考过的,笔下的沈从文应该是迄今为止最真实的。
至于如何来展示这位文巨匠,我想若用正统的传记形式写出来可能没有心中的鲜活,于是便用了这么一种文体:在他真实的生活中,抓住“沈从文生命历练过程”中那些值得回味、在众人记忆中赖着不去的花朵,用他与人的交往串连起来,然后将一些感人致深的真实细节精心补充,给人一个丰满的字宙,让人看到沈从文的一个人生全景,看见这个生命深处的某些成因,能够慢速微观地看清他一路走来的纹脉,看到一个鲜活的沈从文、看到与他交往的一群人,从而看到一幅更为明晰的历史画卷。
从一个土著部队的小兵到一个北大受欢迎的教授、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文学巨匠,沈从文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传奇。
深明世理的人都知道:这世上任何引人瞩目的传奇背后,都有太多的悲苦、伤痛、艰辛和遗憾,而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差不多都是从这些不幸里面悟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神游沈从文诸多的“传奇”时,常常会有震憾、顿悟和感慨,有时为他欢喜,有时为他揪心,有时也会为他流一些泪水。
现在书写出来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感受到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只有这样,这本书才有存在的价值。
还有一点值得提一提的就是,作者认为:传记类文章的基本要求在于时、地、人、事的真实可靠,在这一点上,本传记一定比当今已经面世的近十部传记类文章都要更加精确,当可以作为一部研究沈从文生平的最好参考书。
第一章:到北京去读书
1923年8月19日,乡下人沈从文乘坐完了当时所有的交通工具、还兼着步行,花了整整十九天的时间,完成了2328公里的长途旅行,最后在那辆老式火车烦人的“哐当哐当”呐喊声停止了之后,终于来到了北京城。
历史永远是一脉相承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离乡漂泊的原因或许各不相同,但那换个环境发展自我的目的,应该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伴随着人类文明而诞生的城市,越来越无情地垄断了单个人发展和升迁的诸多可能。一些个不甘于命运摆布又还有些自信的乡下人,就像沈从文这样,抱了个天真而又执着的梦想,大胆地离开故乡,千里迢迢地奔大都市而来了。
沈从文是直接从湖南湘西极偏僻的保靖小城奔北京来的,在那小城时,作为陈渠珍身边的一个书记员,他替“湘西王”保管着一大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书籍、古画、古瓷和铜器,做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
正邪相兼、连跨三个朝代的湘西山大王陈渠珍,后来被人将他与当过袁世凯第一任总理的熊希龄、连同后来成为文学巨匠的沈从文,一起称为“凤凰三杰”。这位乱世中拼杀出来的一杰,不仅是擅长山区作战的高手,对于诗书、古玩也情有独钟。因为这方面的兴趣和雅好,陈渠珍对当时已然初小文化,且读过《辞源》、《史记》、《汉书》、以及一些西方小说、一些宣传新思想的报刊杂志,又听过一个进士谈“宋元哲学”、“大乘”与“进化论”的沈从文,便比较地喜欢和器重了。
如果,沈从文就这么跟着陈渠珍干下去,结果很可能就如他1931年动笔的《从文自传》里回忆的那样:“假若命运不给我一些折磨,允许我那么把岁月送走,我想这时节我应当在那地方做了一个小绅士,我的太太一定是有些财产的商人女,我一定做过两任县知事,还一定做了四个以上孩子的父亲;而且必然还学会了吸鸦片烟。照情形看来,我的生活是应当在那么一个公式里发展的。”
这里,沈从文所说的“命运的折磨”,其实是他生活的理想与他的军人生活之间发生了矛盾、产生了距离,而这矛盾与距离的产生,又全因为他从军以后养成的嗜书如命的积习所致。
《围城》说婚姻中人,进去了想出来;外面的又想进去。其实在生活中,“围城”这样的现象实在太多。在命运安排沈从文在学校读书的11年(5——16岁)里,沈从文从来就不曾认真地读过书。
五岁时,他就上了私塾。由于年纪最小,总是“坐在书桌边读书的时间少,坐在女先生膝上玩的时间多。”而后转到管教更严的私塾,一颗心也“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不断地逃学去享受这些新鲜玩艺。
直到13岁,沈从文插班进了新式的文昌阁小学就读,因学校不用背诵经书,老师也不随便体罚学生,同时也不必成天坐在书桌边,每星期还放假一天。这样的读书,沈从文虽不再逃学,可他还是感到“在那学校照例也就什么都不曾学到”,每天上课时照例去上,放学时常常绕很远的路,去看城里城外的许多新鲜有趣的人事。
作为沈从文的邻居、又曾是同他一般天天走着同样路程去上同一所小学的作者,在这事上可以作些说明:
文昌阁小学,坐落在镇竿城南面南华山的山脚下。沈从文的家,正好在学校对面的南门沱,中间隔着一道用糯米拌着石灰砌成的红石块城墙、一条小河,及河两旁的两条小街,然后再是一段不太长的坡路。
要经过的这些,都非常的小巧精致,实际路程也就三百米远。可因为这一路都是处在城里城外的交通要道上,沿途自然十分的热闹,除了一路去两旁各色的商铺,还有卖“百糖饺”、“雲片糕”、“灯盏窝”、及“小糖人”、“葵花仔”、“酸萝卜”等等各类的小贩,再加上一场木偶戏、几个逗蟋蟀逗鸡的雷台,一些拉二胡、唱苗歌的快乐人和一些在门前下棋看棋、摆龙门阵的闲汉,确确实实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画卷”,到处都透着一个“趣”字。
如果直走的沿途看得腻了,往西可从西门进城,往东可从东门进城,城中东西南北两条直街,无论从哪儿走回沈从文的家,都只有几十户人家的路程。抄远路之后,沿途的人文景物虽然大同小异,但其中还是各有侧重,一个“趣”字,却总是牢牢地镶嵌在其中的。
也正因为如此,对这一段时光里的生活,沈从文后来在自传中说:“若把一本好书同这种好玩地方尽我捡选一种,直到如今还觉得不必看这本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却应当去读那本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这样的日子其实于沈从文只有两年多,到他15岁时,刚升入高小的沈从文,在继续读书的同时,征得母亲的同意,参加了当地开办的一个预备兵的技术班。
这次预备兵技术班的训练历时八个月,期间沈从文参加了三次补当地守军缺额的考试,均末被选拔上,直到第二年——1918年8月21日,预备兵技术训练班结束,家里又因父亲逃亡己完全衰落,加之母亲认为沈从文不易管教,就让他辍学参加一支由亲戚杨再春带领的土著军队,开始了16岁小青年的军旅生崖。
人的兴趣就有这么奇怪,命运安排他专心读书时,沈从文不爱读书;当命运让他去腥风血雨中讨生活时,他却又变得嗜书如命,成了书迷,从《秋水轩尺牍》、《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昭明文选》,到《辞源》、《史记》、《汉书》、以及一些西方小说、一些宣传新思想的报刊杂志,沈从文见到书就想看。
总之,沈从文步入军营之后,不久就从一个厌烦读书的人变成了一个见书就想读的人。这事看起来有些奇怪,其实世上的事情大多都这样。结果呢,嗜书如命的沈从文慢慢地就成了一个方面的人才。
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大动荡,许多“有识之人”差不多一致认为是武人造成的。这结果,是武人形象的每况愈下,遭到贬斥。于是乎,武人的专政、乱政的说法被普遍认同,“去兵”、“废兵”的呼声甚嚣尘上。在这种情况下,文人自然让人抬举起来。在当时民众的眼里,学生自然要比大兵强出一百倍。这是当时社会中读书人的一种普遍认同,己然成为书迷的沈从文,对此当然更是身远心近。在面对学生时,他从内心感到艳羡和羞惭。
因为越来越多的阅读,沈从文与身边人渐渐变得不尽相同;日益增多的阅读,沈从文的“幻想更宽,寂寞也就更大了”,而对于生存意义的追求,也不同于周围的人。他开始“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色光,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于是,他不想成一个地方知识分子或乡绅,而总是想着能有另一种生活——能脱去军装,去新世界里做一名学生。当这样的想法日益热烈时,碰巧又发生了三件看似无关却紧密相联的事情。
就在他来北京前的两个月,“因气候变化无常,且工作太劳累,沈从文得了一场热病,”这一病就是40天。刚刚好转,好友陆弢在泅过新涨河水中为岸边漩涡卷沉淹死。
在沈从文生病时,陆弢没少照顾他,待他病好了,陆弢却离开了人世。一个比自已还强壮、还年轻的朋友,转眼就这么没了。命运这般的无常,这般的残酷,让沈从文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由此他“痴呆想了整四天”。就在这时候,他刚好又听到了在北京可以“半工半读”求学的消息。
阅读最有价值的一个结果,就是让人变“呆”、变“愚”,变得充满幻想,即成了所谓的书呆子。世人、特别是功利意识重一些的人,总是自以为是地嘲笑这些书呆子。
殊不知,这些表面看似“呆”、“傻”人的心灵深处,是在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奇怪和质疑,他是在思考、幻想、渴望着另一种新的生活。他这么想得多了一点,远了一些,便与当下隔隔不如(“入”之误)了。可就是这种隔隔不如(同前),给他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带来了一种为理想而打拼的勇气、带来了巨大的创造力,还由于他这些活力、勇气、创造力为自己带来了一种崭新生活的契机。
浏览一下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成长史,他们中实在有太多的人是从这“呆”、“愚”中走出来的。
就这样,“呆”、“愚”的沈从文,毅然而然地下定了一个让一般人惊诧的决定:为了独立,到北京去读书!
那是一个热得让人坐着不动也要流汗的夏日,沈从文来到军部,把一份刚刚抄好的文件送给“湘西护国联军第一军”军长、兼任“湘西巡防军统领”的陈渠珍手上后,并不象往日那样行过礼转身离去,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的军长。
陈渠珍立刻意识到这小子有事,便抬起头来打量着他,意思是让沈从文有话快说。
“我想……”
陈渠珍的眼睛瞪得更大一些,分明是在催促。
汗水从沈从文宽阔的额门上流下来,流过浓密的眉毛,快到眼睛时,沈从文用衣袖擦了一把。
“我想去北京读书!”
趁着擦汗水的那一瞬间,沈从文很快地把心里想的说出来了。
陈渠珍闭上眼睛,马上又睁开。面对眼前这个小文书,他一直都比较看好,在那百分之九十以上文盲的年代,一个初小生还是很难得的,却万万没想到他会有这样大胆的想法。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尽干一些出格的事情!陈渠珍在心里喊道。
沈从文祖父沈宏富,曾为清末曾国藩湘军旗下的将领,因战功升任贵州提督,却不幸在31岁时没留下自己的子嗣就因伤病死去。沈宏富的继子、原本沈宏富弟弟沈洪芳的儿子,也就是沈从文的父亲沈宗嗣,便成了沈家的希望。沈从文的父亲之所以取名“宗嗣”,长辈的意思就是期望他能为沈家再添一个将军。关于父亲,沈从文在自传中说:
“家中所期望的并不曾失望,自气魄与气度两方面说来,爸爸生来就不缺少一个将军的凤仪。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必需的种种本色,爸爸无不兼备。”
在家人的希望中,沈宗嗣年青时便立志从军学武,渴望自己也能挣到一份将军的荣誉。后来,沈宗嗣确实也做了军官,结果被派去镇守大沽炮台,他的部下在手握钢枪的八国联军面前己没有了往日虎狼之师的神勇,在1900年天津被八国联军攻陷时,炮台也相继失守。败军之将的沈宗嗣,再也无法继续他的将军梦想,失意回到每年可收到100多石租谷家中。
1911年民国成立后,沈宗嗣参加湖南省议员竞选,结果失败,一口气跑到北京,1915年5月知道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气愤不过,竟与他的同乡阙耀翔组织“铁血团”,密谋刺杀袁世凯。可惜行事不周,被袁世凯的密探侦知,阙耀翔被捕,沈宗嗣连夜逃亡关外,在中国最偏僻的满蒙、西藏一带改名换姓,重新开始戎马生涯。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以后,沈宗嗣这才开始跟家人通信,让家里把田产抵押汇钱来供他还债。在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完之后,沈从文的大哥沈云麓总算找到父亲,把他接回湘西老家,安顿在沅陵。
现在这个沈从文,文书当得好好的,口袋里又没有几个铜子,却要跑去北京读什么书!
陈渠珍虽然心里这么喊着,却还是有点佩服。对于一些大胆妄为的人,陈渠珍向来是会有一些佩服的,何况在他看来,读书确实是件好事。如果沈从文是他的儿子,他一定让他去读书,而不是留他在军营。只是,他父亲刺杀袁世凯事情败露逃亡之后,家道败落得已经什么都没了,甚至连祖房都卖掉了,这么个经济状况,能去北京读书吗?这么想着,陈渠珍看着沈从文问:
“你能行吗?”
“我想去!”
沈从文说完,低下头来。陈渠珍望着他,心里明白:这小子虽然长相待人都很和气,但骨子里却非常的倔,他想要做的事,是一定会去做的。
“想明白了?”陈渠珍目光罩着他又问。
“我已经痴呆地想了整四天。”
“既然这样,你到军需处去,支取三个月薪水。”
就这么,沈从文在许多人惊诧、许多人费解、许多人冷笑的目光中,告别“湘西王”,从湘西军营,来到北京,“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沈从文是1902年12月28日凌晨出生在距保靖百余公里的一个极美丽的古城——凤凰镇竿城里,到北京时,他还差四个月零九天满二十一岁。
他全部的打拼“本钱”,除了年轻,就只有一个八年私塾和插班小学就读三年的初小学历、四年多的当兵经历。
沈从文出生的那座用红石头砌成的镇竿小城,是个一家炒辣椒全城人都要呛得咳嗽的地方。相比之下,北京真是太大了。而他自己呢,又实在是太嫩,特别是“本钱”太少。
他能在北京拼出一番事业来吗?这时谁都对此表示怀疑。可他自己,却在1923年8月的这一天,象一只南方杂草丛中的邹鸟,大着胆子一下子就飞进了无边无际的北方林海中。
与沈从文同行的,还有他从小一块长大的、感情比亲兄弟还好的满叔远。出了车站,他俩兴奋地打量着车站附近宽敞的大道、浏览着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起来都象家乡的山峦一样总也望不到边的楼宇。当沈从文的目光转到巍然屹立在车站前面装饰豪华的前门时,心里由不得一喜,两眼灿灿地发光。有一小中年拉了辆拉猪的排子车过来,问:“你们是要住店?”
“想找一处最便宜的。”
“上来吧,我拉你们去。”
“去哪儿?”
“西河沿的小客店,是全北京最便宜的。”
沈从文感谢地点着头,与满叔远一道,坐在了车夫身后。中年人一躬腰,说了声“坐好呃!”拉了车飞跑。
北京的夏末,暖洋洋的让人舒畅。街边不远处,匆匆走过一位穿了开衩很高旗袍的女人,她那白嫩的双腿,随着她一歪一扭地向前,一闪一亮地露了出来。满叔远看了,有些惊讶,便兴奋地扭头去看沈从文,却见沈从文的目光只往远处里看去了,压根就没看见眼前那白嫩的双腿。
在镇竿那个小镇里,只有那沱江边的“万寿宫”才配着红墙黄瓦,可在这里,放眼望去,金灿灿的阳光下,触目竟可以看见一片。沈从文的心,被这么多的红墙黄瓦感动了,一下子就陷入了遐思。
满叔远的目光到底还是惊醒了他。定了定神,沈从文看见满叔远兴奋的脸上那双充满灵气的黑眸在暗示他身边有什么,便顺着满叔远的肩膀望去,立刻也兴奋起来,快乐地说道:
“能做个学生,真好!”
满叔远掉过头来,只见刚才那位穿旗袍的女人,已经被一群穿着中山装和短衣宽裙的男女学生给淹灭了。
不知为什么,这些学生都很激动,一个个争着要说话,似乎在讨论着什么。沈从文望着他们,心里非常向往。他此刻当然不知道,自已这辈子已与学生无缘,却有幸要做这些学生的老师,而促成他这一巨大变化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也正是他离开湘西的那天,从英国的首都伦敦返回中国;又正是今天,他从上海来到北京。
这个人叫徐志摩,他这次来北京,是受聘西单的松坡图书馆外文馆去担任英文秘书。不久,他便在北京创办了新月诗社,从此每两周聚餐一次,席间吟诗作画。
这个风度翩翩的天才诗人,比沈从文大5岁、出生于浙江海宁县一个殷实的商家,此刻已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他与沈从文,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似乎都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两个人。
然而,人与人相识、相交、相互欣赏倾心,就有这么的奇怪。这看似天上地下、八竿子也打不着的的两路人,两年后却交上了朋友,而且相交得很真诚、很温馨,很让人动心,以至于多年以后,沈从文还十分动情地说:
特别是徐志摩,如果没有他,“我不到北平市去做巡警,就卧在什么人家的屋檐下,瘪了,僵了,而且早已腐烂了。”
为满足广大作者的要求,在今年六月出版的四部我们老百姓图书的基础上,我们隆重推出大型史诗纪实图书《共和国的公民们》、《当代名人录》、《中国博客精选》、《当代作家文选》、《当代散文家文选》、《当代诗人文选》、《当代评论家文选》、《我的母亲》、《当代诗歌散文选》、《中国作家文选》的征稿。入书作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将相宜的文章入驻其中一部。有关事宜以双方签订的盖有公司公章和有公司法人杨美英签名的协议为准(电子版有效),详情请阅下面“征集启事”。对《征集启事》有不解之处,请直接联系咨询,添加微信:yangxuewua,保证双方信守协议,出版好书。
大型史诗纪实图书征集启事
经过多方面地考证和与有关权威人士磋商,我们正式启动《共和国的公民们》、《当代名人录》、《中国博客精选》、《当代作家文选》、《当代散文家文选》、《当代诗人文选》、《当代评论家文选》、《我的母亲》、《当代诗歌散文选》、《中国作家文选》的征稿。该十部汇集当代人故事、思考、经验、文化、心语的巨著,将由知名传记作家杨雪舞主编、国家级出版社正规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及当当网京东网等渠道长期宣传发行。
一个人的故事,只能是闲聊的话语;一千个人的故事,才会是让人珍惜的历史。只要每个入书的作者都把自己的生命经历和生存感悟写好,不仅对宣传自已广交朋友会有好处;假以时日对家人对社会,都会是非常有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这套大型史诗纪实图书,将会是真实的神一样存在着,叙说着我们这一代人真实而又鲜活的历史。
在此,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加入进来,让自己成为十部中的一部或多部的作者,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把我们过去碎片化的记录汇入这套大型史诗纪实图中,将我们单个人的经历变为有价值的历史。在给自己留些念想的同时,也让他人分享我们的生活经历与思考。
一、征稿要求
1.投稿者:必须敬畏历史、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且善于乐意用文字表达出来,性别、年龄不限。
2.入书内容:《共和国的公民们》、《当代名人录》、《我的母亲》、《当代诗歌散文选》 、《当代诗人文选》 、《中国作家文选》为——自己一生中最有意思、最有趣、最传奇、最难忘怀的经历往事,及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想一吐为快的经验感悟,生命的历程中为这个社会做出了奉献有过不错的业绩、给自己缘遇的人送出过温暖关怀的故事。《中国博客精选》、《当代散文家文选》、《当代评论家文选》、《当代作家文选》为——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对人生世相想说的话,对家事、国事、工作事及天底下事的认知与看法。
3.每人在每部书中一般限投一篇(短文可以多篇组成一个个人小合集),1000字起——10000字内(含文前附的80字内的个人简历)。
二、作者待遇
1、所有作者享受其所投稿件的署名权及自己同时用于到其他宣传媒体发表的权利。
2、稿件一经采用,作者享有其文章入驻图书出版发行后分利的权利,书出版发行后由公司统一发放。
3、作者拥有修改自已文章坚持自已文章观点的权力,但文章必须通过出版社审核,且文责自负。
三、作者的义务
1、所有作者一律按入书一个版面(诗歌32行、文章含空格1000字)支付300元,以此类推。作者可获赠2到10本以内的图书。办理荣誉证书需支付100元。其中《当代名人录》为780元一个版面费,包括两本图书和精美荣誉证书。
2、为让该书成为名符其实的传世史诗,我们将请一流作家编辑把关将所有来稿整理修改成为一类作品,作者署名权不变,主题内容不变,观点倾向不变,若作者坚持不用修改只要文章达到出版水平、并在出版规定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是可以的。
四、操作程序
有意入书的作者将稿件注明入那一部书的书名,然后用附件投稿:[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之内给出回复意见并传出“协议”,作者履行协议的义务并填写传回后,我们将在协议上盖章签字打印照相再传给作者,双方严格地履行协议中所有事项。
五、 出书说明
1、《共和国的公民们》、《当代名人录》、《我的母亲》:
从古到今,能入书且留下来的个人纪实有关史料,都是达官圣人、名流显贵;纵有普通百姓的记录,也不过是文人史家一笔带过。这不仅不公平,也让后人对当时百姓的真实生活处境感受认知模糊不清。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明,根本就是普通百姓撰写创造的;让公民们把自己一生中最有意思、最有趣、最传奇、最难忘怀的经历往事,及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想一吐为快的经验感悟记录下来,精修细改整理成册,纸质书和电子版同时出版发行,使之能够永远地保留下来,
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基于此,我们征集出版《共和国的公民们》等书。
2、《中国博客精选》、《当代作家文选》、《当代散文家文选》、《当代诗人文选》、《当代评论家文选》、《当代诗歌散文选》、《中国作家文选》 :
有一种坚持,叫网络作品;有一种热爱,每天十分钟。我们给思想加油,为热爱付出,挤到话语权的窗口,与国人分享我们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分享我们对家事、国事、工作事及天底下事的认知与看法……网络的兴起,让普通人也有了话语权,可以在网络中尽情的说出自己的听到看到感觉到的人生世相,这是一件令人十分兴奋的事情;只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给人一种摸不着不实在的感觉。 事实上,网络是会消失的。我们想给自己留一个实实在在的念想,让后人知道我们今日所说的话,用纸质书来留一个备分,应该说是件非常稳妥的做法。为此,我们编辑了这么一套史诗巨著,将我们在网络上留下的话语使后人能知晓,天荒地老地流传下去。
波扬雪舞影视文化传媒(广东)有限公司匠心图书研发中心
地 址:东莞市东城区东宝路124号智荟谷产业园1号1栋215室《大型史诗纪实图书》编辑部
联 系 人:杨雪舞
资深主编: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