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母校 何须张扬

同学聚会,为了感谢学校的培育之恩,我们同学会特意建了条孔子文化长廊。因为不同于很多校友,聚会纯粹吃吃喝喝,所以活动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响应,自愿捐款参与的同学就有270多人,可以说参加人数史无前例。

活动基本结束,却发现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同学开始的方案是捐款的同学姓名会以芳名碑的形式出现,但现在是,文化长廊只是捐款数目的一小部分,怎么体现更好呢?斟酌再三,我非常支持一些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就是只留“九八届同学捐赠”,即使要写名字也不要写钱额。具体原因:

一、孔子文化墙只是一条文化墙,连长廊都算不上,花费不大,如果把全部同学的名字和钱额冠在她名上,怎么说都不协调,甚至会让人怀疑:这么多钱就建如此长廊,造价可疑。

二、聚会的初衷是:同学相聚 师生共叙 !建文化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关键。既然这样,为什么要纠结于把名字写上去呢?

三、我们的聚会并不是学校到此为止的唯一,看看旁边的孔子像,这样的冠名多好!低调地以届的名义作一下纪念,让没参与的同学感到安慰,觉得同学还想到了他们的存在,以后再聚首可能就会积极地参与进来。以届的名义打芳名碑这也符合我们做事做人的方式。如果我们打破先例,下届或者往届都以这种方式留名,那么将来母校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所谓的芳名,实在不太雅观。以98届的名义既不张扬,又能留芳,至于具体的同学和钱额可以在相册里面体现,即使不体现,谁热情参与,谁慷慨解囊,早已深入98届同学心中,也传到了许多社会各界人士耳里。

为母校做点什么是我们必须的,就像子女对父母一样,既然这样,我们何须跟父母邀功留名?

本次的同学聚会,文化墙的建设,都为接下来校友的聚会留下示范和榜样的作用,既然这样,我们更应该把正能量传递,而不仅仅是立碑提名的问题。历史悠久的母校,如果每一届同学聚会都立个芳名碑写上几百号人的名字,校园的整体环境肯定大受影响,传递的负能量实在不小。

纯属个人观点,看后多多包涵。

为此次聚会作感慨一首《九八相聚感怀》

松嶂守望,

龟形山下 ,

玉带边上,

桥中矗立。

名师萃集,

诲人不倦。

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

莘莘学子,

不忘初心。

学有所成,

感念师恩。

年逢戊戌,

康平盛世。

九八校友,

毕业廿载。

重聚母校,

畅谈心扉。

谨建长廊,

传承经典。

以励学子,

笃志勤学,

积厚成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馈母校 何须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