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带给人们的觉醒

      觉醒年代,这部大片讲述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群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在风雨飘摇的中国寻求国家独立自主的自强之路。也许有人觉得这样一部电视剧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拔高之嫌,是属于功颂德的应景之作,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人物性格的推进,隔着屏幕,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那个时代的一些真实。

          在 曾经的华夏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具优异的才华美好,品质以及高贵的灵魂:

        李大钊的质朴和善良,对着苦难的百姓,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因为这份悲悯他可以放下高高在上的学者的身份,真正的走入那些苦难民众当中去,和他们一起劳作,一起生活,去深深的体验他们艰难。就是这份感同身受的体验,让他积极深入的思考,思考一条解救风雨飘摇的中国,解救苦难百姓新生之路。

          陈独秀的凛然和正气,这个在在历史书上被我们误读了很多年的革命先驱,他活的那样的虎虎生威,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他可以舍弃一切,舍去名利双收的大学教授身份,可以和权贵抗争到底,可以笑傲别人对他的诬陷谩骂。他的激情,他的热烈,他的勇气,他的果敢。不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毛泽东的谦和温润,这个从大山深处走来的少年,这个眼里有光内藏锦绣睿智少年,清瘦的身躯藏着恩泽世间大爱情怀,在苦难的中国,在众人感到茫然无助,找不到方向的年代里,他却敏锐觉察到中国的前途和方向。

    胡适的内敛而儒雅,他是一个学者型的人物,他的身上没有太多锋芒和锐气,他不满社会的黑暗,所以他也有抗争,但抗争触及生死存亡时时,他隐忍他退让,以求来日方长。他会顾所以他只能选择在夹缝当中寻求一条自我保全推进社会慢慢前行的道路,有人骂他保守,但作为一个学者,他的身上同样散发散发的是一种温润的光泽。

            还有蔡元培的宽厚与包容,辜鸿铭的清高率真,鲁迅的清醒锐利。,……还有一群少年他们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却又各具特色,每一人都活出他们生命的价值。面对这样的一群人,我们现代人会很是不解,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这样一些血肉之躯甘愿放弃自己利益甚至生命来成就社会的美好。答案或许就是中国知识分子血液当中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们活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让那些在社会为名利而孜孜以求的人们心生羞愧,也让人恍然人活着可以这样生龙活虎,可以这样坦坦荡荡,可以这样无怨无悔,可以这样无私无畏。可以活成一个大写人的模样。编剧将这部剧定为觉醒年代。认为这些人的生命过程是对那个时代腐朽愚昧麻木国人的一种呼唤,呼唤他们的觉醒。其实对我们这个时代又何尝不是一种照见,不是一种觉醒呢? 人来世间一趟,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都曾经在脑海当中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曾戏谑,单位门卫的问话,就是对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一个拷问,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来干什么?无数个人有无数个回答。

      曾经,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也许应是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世有三宝天地人,人的作用,其实来世间一趟是为了弥补天地的不足。也就是说,作为天地一宝,人也是极其尊贵的,,但这种尊贵应该包含这对天地的责任,人活着其实是有责任的,他的责任就是使我们社会更为美好。今天的我们在吃穿用度方面比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要丰富多彩,我们享受了前人无法企及的舒适,方便和快捷的现代生活。但我们的存在,是否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呢?这是一个拷问,是一个拷问我们内心深处的话题。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质问为什么命运对自己这么不公平,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活得有压力太憋屈,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理直气壮的怨天尤人。埋怨社会发展太快,埋怨单位领导不公,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埋怨孩子不听话,……但有时我们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是对这个社会对家庭对单位其实是负有责任的,我们的责任是使这个社会更为美好。这应该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如果这样的一个人能这样不断地反问自己,就应该是一个人觉醒的开始。 。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醒年代带给人们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