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调《小包公》唱词中的几个历史典故
文/刘永旺
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四平调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拜金荣老师主演的四平调《小包公》,是四平调剧种的经典之作。全剧讲述的是早年丧母的小包拯,自幼就受到尖酸刻薄并喜欢在公爹面前挑弄是非的二嫂的虐待,但他的大嫂心地善良又贤惠,在“嫂娘”的关怀及教导下,小包拯刻苦攻读,求取上进,不顾二嫂的讥讽和暗害,和家人包兴经过一路坎坷到了京城却由于生病误了考期,后经王丞相举荐,金殿独试赢得龙心大喜,被委任为定远县知县,终于衣锦还乡。
熟悉《小包公》剧情的观众都知道,在这部戏的唱词里引用了很多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在整个剧情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也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现把这些历史典故试列举如下:
第一场里嫂娘劝学一折:
嫂娘唱:真可怜三弟他是个苦人,快站起看画卷回答我问,每幅画啥含意,所画的何人?
小包拯:这幅画,是匡衡凿壁偷光读书锦,那幅画画的是季子苏秦。
嫂娘:下幅画赞李密应怎评论,另幅画朱卖臣是何精神?
小包拯:两幅画虽有别主题相近,俱颂 扬古圣贤学有恒心,那李密去放牛角挂书本,朱卖臣身背柴边读边吟。
这段对唱里一下子引用了四个典故,实际上也是历史上发奋苦读而最终有所成就的四个典型的历史人物。
(1)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儿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2)季子苏秦: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着名的纵横家,为“合纵”派的代表人物。有关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关于苏秦的故事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他用锥刺股苦读的故事。苏秦学习纵横术后,游历秦国而不被重用,等到他回到故乡时,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他的妻子见到他居然不停织,嫂子也不愿为他准备饭食,父母也不和他说话。苏秦深受刺激,于是用锥刺股苦读,精研纵横术,后来游说六国,合纵成功,身挂六国相印,终于功成名就。功成名就后,苏秦北投赵王,路过洛阳,回故乡一趟。这次,他的兄、弟、妻、嫂对他皆侧目而不敢正视,俯伏侍奉饮食。
(3)李密牛角挂书
李密是隋朝时期京兆长安人,其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杨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 兵败后,李密于大业十二年投奔瓦岗起义军, 因为他长于谋略,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自己的势力。进而又在各路起义军中确立了盟主地位。后来归顺唐朝, 大业十四年,李渊遣李密等到山东去招收旧部。他感到自己已被猜疑,遂叛唐。被唐将盛彦师斩于邢公岘。
(4)朱卖臣身背柴边读边吟:
朱买臣,字翁子,是西汉时期吴地人,家里贫困,喜爱读书;不善于置办财产家业,通过割草砍柴卖了来购取粮食。他常常担着一捆柴,边走边高声诵读文章;他的妻子也背着柴跟随着他,多次阻止朱买臣,让他不要在路上高声唱诵,朱买臣唱诵声更大,妻子对此感到羞愧,要求离开他,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命该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了,你辛苦了很久了,等我富贵了,我要报答你的恩德。”妻子气愤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终就是饿死在沟里罢了,怎么能够得到富贵呢!” 朱买臣没办法留住她,就听任她离开了。之后,朱买臣一个人在道路上边走边唱,背着柴在墓间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坟,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召唤给他饭吃。过了几年,朱买臣跟随上报帐本的官员押送行李车到长安。到皇宫上送奏折久未回答,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粮食也用完了,上计吏的兵卒轮流送给他吃的东西。正赶上他的同县人严助受皇帝宠幸,严助向皇帝推荐了朱买臣。召见之后,在皇上面前讲解《春秋》、《楚辞》,皇上很高兴,便授予他会稽太守的职务。朱买臣于是乘坐驿站的车马离去。会稽的官员听说太守将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县府官员都来迎送,车辆有一百多乘。进入吴县境内,朱买臣看见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上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食物。过了一个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买臣给她丈夫银两,让他安葬。后又全部找来以前的熟人,与他们一同吃饭;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都一一进行报答。
朱买臣与其妻的故事,是《汉书.朱买臣传》中的主要线索之一,在朱买臣由贫贱到富贵的经历中,该故事较好地展示了朱买臣安贫好学、以苦为乐、知恩图报的形象特点,他的妻子的言行则颇耐人寻味。有一成语“覆水难收”讲的就是这一故事。
第二场中嫂娘支持小包拯前去赶考与爹爹和二嫂进行争论时的一段唱词中,也引用了两个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
嫂娘唱:爹爹不必要这样讲,取士怎能看面相,齐国管仲长得丑,他与齐国定家邦,昔日仲尼长得丑,周游列国非寻常,史书中尚有不少好事例,从没见因貌不美名不扬。
(5)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的传记,载於《史记•管晏列传》。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6)仲尼,即孔子,关于孔子的记载和史料非常丰富,这里不做赘述。
第四场金殿考试后包拯的唱词里,同样也引用了两个历史名人的故事:
包拯唱:小甘罗十二岁身为宰相,老梁灏中头名年近八旬,常言道,有志不在年老少,无志空活一百春。
(7)小甘罗十二为宰相:
《史记》第71卷载有《甘罗传》。甘罗(生卒不详),战国末期秦国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战国时著名的少年英雄。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那年,祖父甘茂因力阻秦王兴土木而招致秦王极为不满,秦王就令其上贡“公鸡蛋”来刁难他。翌日一早,甘罗则随满朝文武官员进了金殿。秦王一见就问:“小孩子来做什么,你爷爷呢?”甘罗镇定地说;“爷爷在家生孩子。”秦王拍案斥道:“一派胡言,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甘罗也不甘示弱地回答:“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秦王一听恍然大悟,称赞道:“小小顽童却有宰相之才!”于是甘罗就磕头谢恩。秦王的金口玉言使“甘罗十二做宰相”的美名传遍了天下。当时,战国七雄争霸正酣,甘罗便自告奋勇出使赵国,以拆散燕赵联盟。赵王一看甘罗为一顽童,惊讶地问:“秦国年长者诸多,何以派你出使呢?”甘罗回答:“秦王用人,因才委任,年长者任以大事,年幼者任以小事,臣最年幼,故而来使。”他唇枪舌剑、力挫群儒,终于博得了赵王的欢欣,送他百金、对壁和五座城池。秦王得知甚悦,封其为“上卿”。甘罗被封为“上卿”后,经常陪同秦王决策国家大事。
在战国这个时代的大舞台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层出不穷,甘罗年方十二,就已经凭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间,并且不费一兵一卒使秦国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确实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小神童啊!
(8)老梁灏中头名年近八旬:
凡是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说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其实那是讹传。《宋史》记载,梁灏(963~1004),字太素,963年生于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州城),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文度早逝,由其叔父抚育成人。雍熙二年(985年),梁灏23岁考中状元。曾任翰林学士、宋都开封知府等职。其间,曾与杨励、朱台符、李若拙同掌科举事务。又与钱若水等人同修《太祖实录》及《起居注》。灏有吏才,每上朝进奏,词辩明敏,对答如流,且见地高远,倍受真宗赏识,时论称赞。景德元年(1004年),暴病卒于开封知府任上,年42岁。所著文集15卷。
虽然《三字经》中“梁灏夺魁”的典故与真实的历史有冲突,但因其中所含的坚持发奋学习,终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寓意,至今为人们传颂。
(以上历史典故内容均来自网络介绍)
刘永旺,男,长垣市蒲西街道米屯村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垣市校园文联副主席,长垣市政协文史研究会会员,钟情于文字和生活,喜欢骑行和户外活动。著有散文集《借宿的日子》(中州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