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自己

就像《无声告白》封面一般: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父母掌心上的宝贝,同时也承受了来自父母的全部期望。在所有期望下,莉迪亚终究还是未能存活下来。莉迪亚被杰克的一句话点醒之后,决定摆脱父母的期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但是,她却高估了自己的游泳能力。在那样的夜晚,莉迪亚沉入湖底,她解放了,不需要做所有她不情愿做的事情了。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一个冒名顶替邻居家儿子而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他生于美国,也在美国完成了他所有的学业。在他的学业生涯中,他一直拼命去融入人群,去避免与众不同,但是还是不能得到当地人的肯定。就这样,他在一个不受人欢迎的环境下,生活了下来。很自然的,我们能够去想象他的那些可怜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种环境,导致他一直让莉迪亚去学习跳舞、去认识更多的朋友。但是,他似乎忽略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一个非本土美国人是很困难去融入到白人世界的,更何况在他们的学校只有她与哥哥内斯两个是非本土的美国人。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一个只有母亲的家庭妇女。她对于自己的父亲没有过多的记忆,她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她一直渴望成为一位医生,在努力成为医生的路上,她承受了许多的嘲笑与蔑视。每当她去上一门新课程时,教授总是带着一种嘲讽,似乎在等待她出错误。当时她也在极尽所能去证明自己,总算是让所有教授和男同学刮目相看了。母亲一直都希望她像所有的女子一般结婚生子然后养老,但是依她一贯的风格,她必然是特立独行的。于是,她找了一个“和她长的不一样的”男子。从此,她便离开了学术界,开始了家庭煮妇的生活。但是,在得知母亲去世之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还依旧热爱学术界,因此便去追寻自己的学术了。不知道应该说,幸与不幸,她再次怀孕了,不得不再次放弃学术,回到家中。回去后,她很少研究做饭了,莉迪亚也因为害怕母亲的再次离开而变得乖巧(或许用麻木来说,会更适合。),变得只要母亲希望,那她就可以无条件去达到。从此,莉迪亚就生活在母亲的医生梦想里,不曾出来,直至她静静躺在湖底。

活成自己

种族,总是存在歧视的。不论是过去的美国还是现在的中国。我甚至能够想象得到,如果我要与一位外国人结婚,我的父母将会怎样的瞠目结舌。

性别,也同样存在歧视。有人曾说,如果女性不用承担生育与相夫教子,女性同样可以和男性一决高下。对于传统的我来说,我依旧留着过去人们的旧思想。我知道,我还是会成为一个相夫教子,并丢弃自己梦想。(即使我目前还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有人会说,我们依旧可以坚持。但是,当这样的生活真真实实到来,你会发现你的精力根本没有办法去兼顾太多。

我知道+努力达到,这就是最能够诠释梦想这件事的吧。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找寻,一旦找寻到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它就像流星只在一瞬间闪烁。

不害怕去说,我母亲也曾离开。虽然只是一两个小时,但是这件事情却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还记得那时,两个弟弟都还很小,我也不大,我带着他们两个四处找寻出走的母亲。如果我没有记错,我的脑海里回荡的是我的母亲将永远不会回来,就像泡沫剧里所演的那般。我不知道,我的母亲出走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是不是也在想她年轻轶事,想着她将有一个很棒的未来。可她一定想不到,她竟被困在了一个大家庭里。每日对着自己的男人、小孩,早已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样了吧。我想,她是不是也在后悔。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问过她过于这件事情。

我庆幸,我的母亲回来了,我还是有母亲的孩子,不是来自单亲的家庭,没有被别人家的孩子嘲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生我养我陪伴我。毕竟,这不是她的责任。(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样认为了。)我们习惯了有母亲的日子,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日子,也不会想到自己母亲的存在不是一种母亲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对于拥有母亲这件事情而感谢!

我们终其一生也不能真正明白很多道理,如果一本书可以给予我们一个感悟,这将是我们这一生的幸运。因为,别人的经历,别人的道理,别人的感悟与我们无关。我们真的不能通过别人去了解这些道理。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