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来源于《请停止无效努力》 - 孙圈圈
我就不再在这多啰嗦什么 “论沟通的重要性” 了。现在这个时代,沟通成本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于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沟通意愿都已经成为了他是否是一个 “内向” 的人的直接因素。
沟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场景
- 临场发言
- 聊天
- 说服他人
想要在这几种应用场景下有一个不错的沟通结果,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技巧。
临场发言场景下的沟通技巧
我这里将临场发言定义为:突发性地被要求对某一确定主题作一个相对完善的演讲。
临场发言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它一定要求 “你” 才是这场沟通的主角。你的发言占比超过80%,那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临时谈话可不能算是临场发言。例如,某天早上你突然被上司叫去谈话,要你谈谈最近的工作。或者你的女朋友突然要你解释一下昨天晚上你衬衫背后的口红印。嗯,大概就是这种很有可能让你的后背被汗水淌湿的场景。
很多同学在临场发言场景中都表现的不好,眼神游离、言语混乱。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对这一主题的思路就不清楚。这种时候,你脑子里就像是要从一个乱糟糟的机房里找到属于你的网线接口一样。
事实上,临场发言表现的不好并不能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当然更不能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临场发言时,我们是有压力的,而且经历的越少、环境越庄重所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这种压力要么让我们大脑一片空白,要么思绪混乱。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体验。万幸的是,临场发言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改善的,换句话说就是 “刷题海战术”。刷题海是属于使蛮力,可不是人人都有这么多的机会来练习的啊。所以使蛮力的方式并不是特别的好。不过还有一种找技巧的方式,可以通过 “结构化思维” 的方式来 “离线” 训练我们的临场发言能力。
关于结构化思维,我之前有篇文章解释过,这里简单说说就是将我们的思绪按照一种既定的、被证实过有效的模型来套用并填充相关信息,最终整理成型的思维模式。
那关于临场发言,最简单的思维模式就是信息填充咯。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好一个发言方向,后面所有的发言都围绕着这个方向来进行,这样至少能让我们的发言更聚拢。其次,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框架。框架一般是用于体现逻辑性的。然后再按照前面设定的框架依次填充信息,比如一些事例或者数据等。最后,整理成文并把它说出来。
那我们要如何确定主题方向呢?
临场发言,要的就是一个迅速反应。而抛给你的主题一般都可以有多个方向,所以这里可以凭直觉选择一个主题方向,当然,如果你经验足够丰富,可以敲定一个思考后的主题方向,这样会让你的演讲更有深度。
另外,要想自己的发言能触动他人,我们应该尽量针对某个点讲的深入透彻一点。全面的肤浅所带来的效果往往不如片面的深刻。还有,如果你想让他人能对你的整场发言始终保持兴趣,那一定要在开头就直接抛出观点,然后再去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
然后,主题方向确定了,又该如何选框架呢?
结构化思维的框架可不少。但这里考虑到临场发言的局促性,选择的框架越简单越好。常见的简单框架有以下三种:
- 时间架
- 空间架
- 三角架
时间架与空间架就不多说了,这两种架子能让听众很有 “代入感”。同时填充起信息来也会简单很多。
关于三角架,这个比较抽象,我也不是很懂。你看,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形状。而把三角关系应用到事物方面,往往也能很客观详细地说明一件事情。
接下来是填充信息。
填充信息是基于前面设定的框架的。你选择了哪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内部有些什么组成,就分别填充上对应的信息即可。
最后就是整理成文。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我们在发言时一定要做到 “不断给听众抛出疑问,并不断回答这些疑问”。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的思维跟着你走。
这种运用结构化思维进行 “离线” 训练临场发言的方式虽然被称为是一种 “技巧型” 方式,但其实它也仍然是需要练习的。只是有技巧的练习收效会比蛮干型的练习要更高一点罢了。要想真正做到不惧任何临场发言,在掌握技巧之余还必须要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累积框架与实战演练。
闲聊场合下的沟通技巧
前面提到的临场发言它的性质是比较偏严肃的。但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所要面对的更多的还是比较放松的事情。关于沟通,能让我们放松的场合就是闲聊了。然而即使是闲聊,也不能免俗地离不开 “套路”。
我们闲聊,目的是为了要与他人拉近距离或者是让自己放松一下心情。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闲聊能有一个皆大欢喜的收尾,那就十分有必要有技巧地控制话题的长度和节奏,并适时地表达对对方的认同,有必要的话再与对方感同身受一下。说白了就是要让对方舒服。这又涉及到心理学知识了,解释起来没完没了,而且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只要记住,我们的闲聊不是辩论,不是工作,甚至都不是为了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基本不会不得善终的了。
那关于闲聊,关于聊天呢,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如何正确应对他人抛出的话题
在别人主动抛出话题时,我们得接啊,而且要接的漂亮啊,不然聊天要么冷场要么尬聊。
针对别人的话题,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来思考并作出回应:
- 历史
这个现象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 原因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什么? - 范围
这个现象发生的范围。 - 具化
把现象具体化到自己身边真实存在的例子上。 - 影响
这个现象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影响。 - 未来
关于这件事情的后续进展。
2、自己应如何抛出话题?
当由自己抛出话题时一般只要谨记多为对方设身处地考虑也差不多的了。就是不要抛出封闭式的话题。封闭式话题就是指答案很客观很单一的。尽量抛出能引起对方无限遐想的问题。还有,尽量多聊对方擅长的话题,最好是聊聊对方的一些励志经历。
关于闲聊,说简单也有挺多套路需要掌握,说复杂有的时候又可以聊的很放松。总之我们记住,多为他人考虑,一般都能获得一个不错的交流体验。
提升说服力的沟通技巧
前面两节的沟通都更注重于想要一个 “更好的表达”,这一节我们来聊聊通过沟通技巧来更轻松地说服他人的方式。
当我们想要说服他人时,往往会本能地想要摆出一堆严谨的逻辑与专业的数据出来。殊不知,人的大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感性的,纯粹的理性的逻辑与数据往往会让听众产生抗拒心理。逻辑与数据只适用于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想要去影响他人,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同,除了逻辑与数据,还必须要有情感。这些情感说白了就是讲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或者真实存在的事例。
一个吸引人的好故事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冲突。冲突又由渴望加障碍构成。
我们在故事当中精准地抓到听众的渴望与他们所面临的障碍,再根据逻辑与数据给出一个至少在表面上看来很靠谱的解决方案,并描绘一下预期的收获场景,全程再辅以适当的情感展示。那我们的说服力就一定差不了。
最后,还是知易行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