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场明媚|意大利(下)

威尼斯广场

当车驶入罗马古城,展开的便是一幅浓缩的历史画卷,每一块墙砖都似在浅吟那段辉煌历史。受希腊文化影响,罗马人身上带有商业基因以及城邦文化意识,但决定罗马城邦崛起的原因,大抵还是其身上的狼性基因。传说罗慕路斯和孪生兄弟雷穆斯是由母狼抚养哺育的,公元753年,是罗马建城的起点,便将母狼当做精神图腾。在残酷的冷兵器时代,酷爱征战和杀戮,有惊人的意志的个性基因,使得罗马人在对外扩张兼并中频频胜利,成就了罗马的崛起。

“古罗马”不仅代表一座古城,或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明和传统,罗马历史没有希腊厚重,却分明饱满。


罗马斗兽场

来到地标建筑的罗马竞技场,它在威尼斯广场南面,这座已是断壁残垣的建筑仍然呈现着庞大、雄伟、壮观。四层的斗兽场只此一座,立柱粗大结实,回廊穹顶气宇轩昂,每层的八十个门洞都饰有精美雕塑,整个建筑物全部贴上大理石,但仅仅使用了两百多年,在罗马帝国灭亡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剩下眼前这座看着千疮百孔的废墟。外墙面的各个孔洞并非炮火所致,是当地人将外墙的大理石卸下运至别处建造而露出的凿孔。


近观罗马斗兽场

注视着竞技场上古老陈旧的地面,耳边犹想起人兽厮杀时周围人群的狂呼乱叫,这里高朋满座又等级森严,皇帝和家人坐在包厢里津津有味地观赏,元老院的贵族和骑士穿着紫色镶边的礼服在专属区域,战士和平民分开入座,平民们也穿上庄重的白羊毛制成的宽外袍,妇女、贫民只能坐在或站在竞技场的顶层。被推入这里的角斗士,没有退路,无处逃遁,唯有惨烈搏杀。


罗马斗兽场内部

中世纪的英国诗人贝达曾经说过:“圆形竞技场崩溃时,就是罗马灭亡之时。” 为了理解这句话我想了很久,在回国长途飞机上看了《角斗士》后,似乎有些理解西方暴力文化除了满足野蛮快感之外的荣耀感。这是一部从头到尾散发着荷尔蒙味道的电影,马克西姆曾是一位将军却沦为奴隶又成为角斗士,终于在罗马竞技场上与王子康茂德进行了场复仇的生死决斗。这部电影聚焦的不是罗马冗长的历史,而是主角不凡的、勇敢的英雄气质,简单的说便是充满勇气、意志坚韧的罗马精神。


罗马斗兽场

片中有句台词:“维系罗马动脉的,不是元老院的大理石地砖,而是竞技场内的沙地。它替人民带来死亡,民众却为此敬爱它。”这便是罗马精神作为强力背书的一种西方暴力文化的驱动力,于他们看来,生而向死,却必须以一种光荣的方式死去,为了荣耀而战,为了精神传承。作为战斗民族,他们蔑视那种委曲求全的博弈手法,更直接地追求生命值得被歌颂的悲剧之美,也许这就是长久以来西方电影中一直传递着英雄情结的原因。


君士坦丁凯旋门

角斗士的胜利者便会由众人抬至离斗兽场百米左右的凯旋门旁的洗血池里,洗去鲜血,骑上大马,穿过凯旋门,享受万众欢呼和拥戴。在斗兽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在千年时光中已是残迹斑斑,依旧精美绝伦,是目前罗马仅存的三座凯旋门之一,巴黎的凯旋门也是借鉴了罗马的凯旋门设计。


“罗马树”

在罗马街头很容易见到一种形状奇特,恰似一朵西蓝花的树,这种树的学名叫“笠松”。在通向罗马斗兽场的一条大道上,两边都是高耸的笠松,配合着蔚蓝天空,色彩鲜明得让人愉悦。


街头一角


广场一角

行车在罗马街头游览,便是一幅幅电影画面的真实呈现。罗马有很多广场,更多的是喷泉,最美的莫过于特雷维喷泉,它是为了纪念一位给古罗马军队指点水源的少女于18世纪中期修建的,俗称少女喷泉,突然间《许愿池的希腊少女》的BGM奏响,带了些轻快和浪漫。它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喷泉主体部位的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泉水由各雕像之间、海礁石之间涌出,最后汇集一处。在远古时代,出征的罗马男子会来到许愿池旁,投下一枚银币,祈祷自己能凯旋归来。于是,慢慢地,传说就演变成,游客只要背对许愿池,右手拿硬币越过左肩抛入池中,便有机会再次访问罗马;而当情侣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币,爱情就会永恒。


特雷维喷泉

许愿池的游客如织,一枚枚硬币入池的清脆声,一道道涟漪划起的透明纹路,一声声快乐的圆舞曲,手握着百年老店的冰淇淋,背对池水,抛起银币,许下秘密。果然在返程的那天,飞机延误了八小时,权当是罗马再挽留我们。


据说是百年冰淇淋店

罗马可说的有太多,随处的建筑都能让你惊叹,只能撷几道深刻的风景,漫步在罗马街头,累了便选个咖啡馆,点一杯Espresso,坐在外边,看路人来往,想自己的心事。

在这个慢悠悠的城市,你才知道自己的步伐太快,错过了多少风景,忽略了多少心情


罗马街头-餐厅一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一场明媚|意大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