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飞扬(四川)
2019年九月,暑气未消,我们一行11人驱车前往小金县木坡乡。汶川高速道路因泥石流中断,我们取道都江堰老路,几经辗转,过映秀,奔卧龙,越巴朗山,到小金县已是暮色苍茫。在小金县,我们走进藏乡,看到木坡乡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瞻仰两河口会议遗址;重走梦笔山红军长征之路,一路走来感想颇多,吐字成文,聊慰此行。
一、问山
因为那一日的思念,我如翱翔的雄鹰,飞越层层山峦,在千山万壑间寻觅。在都江堰驻足,惊骇于那涛涛而过的江水,奔涌前行;在那层峦叠嶂的幽深谷地卧龙,惊奇发现这片土地就像温暖的摇篮,呵护着熊猫——这世界的遗存,赋予它生命重生之光。
川西高原,山神聚会之所。我在危岩绝壁之巅,耳旁只有风,始终陪伴。风剧烈而又执着,吹散开我的羽毛,吹散了云彩,将我送上“阿巴朗依”的山巅,熊猫王国之巅。
阳光,澄清了明媚的空气,山形自画出轮廓。雪峰分列散开,闪耀着自豪的光芒。“阿巴朗依”是藏族对巴朗山的称呼,也叫“圣柳山”。但我宁愿叫你阿巴朗依,才不失你的伟岸风采!
我盘旋在川西高原,俯视着这魂牵梦绕的神山,欣赏着他魁梧的英姿!眼前是一片高山草甸,开满了绚烂野花,这里越过了树木的极限,考量着野草的意志和坚强。松木叠翠,繁花盛开,牧草丰茂,牦牛成群,雄鹰盘旋,生灵雀跃灵动,仿佛偎依了阿巴朗依的怀抱。朵朵白云似盛开的雪莲花,似神仙的云鬓,似聚还散,飘忽不定。蜿蜒的公路,如白龙出水,扶摇直上,直上云霄。
我相信这美丽的传说,阿巴朗依有四个美丽的女儿,我相信你就是四姑娘山的父亲。只有威严而慈祥的父亲,才具有这样博大而刚勇的力量,庇护小金的山川。
只因为那个美丽的传说,我站在白云之巅,熊猫王国之巅,雪山之巅,微微战抖,惊艳于你博大的胸襟,倾慕于四个姑娘美丽的容颜。视线无法穿越,被阻梗在阿巴朗依巨大胸前!啊!这是一种煎熬,点燃欲望的期待,奋力飞上更高的云端,阳光炫目,威严挤压双翼,不能展开。
因为阿巴朗依的威严,乾隆年间的金川之战,无坚不摧的八旗战神,遭遇了无奈的挫败,匍匐于雪山脚下,向你祈祷,希望得到你的谅解。你用无比的正气一生守卫着对四个美丽姑娘的怜爱。四姑娘山常常薄纱遮面,掩饰了美丽容颜。古往今来,阿巴朗依阻止了企图越过他刚毅的臂膀的非分之想。阿巴朗依上的半山腰有一地名叫万人坟的地方,仿佛还能听到呜咽的哀鸣。
那一日,2016年七月之初,我站在熊猫王国之巅,看眼前的云海飘过,看汽车盘旋随你腰间的飘带飞舞,欣赏着熊猫之巅石碑前拍照的旅人。我发现,你似乎正在改变,变得更加柔和,更加慈祥,跨越了千年,闪过一丝对人世间无与伦比的怜爱。
又一日,2019年八月廿一日,阿巴朗依,用飘忽不定的雾,隐去了真容,片片雪花,随冷雨飘落。你隐去了威严的身子,与我不曾相见。
我错过了一堵你雨中的容颜。
雨,湿了我的羽翼,我在冷雨狂飙下越过你的臂膀,在云与雾的交织中,也错过了一堵四个姑娘的芳容。大石包不够高,阿巴朗依的肩膀不够高。我飞得也不够高,看不到你雨中湿润的双眸。留下了无限的期待。
八月廿三日,当我饮过小金川奔流不息的河水,掠过小金川肥沃的土地,跨过沃日河畔的沟壑,在微茫的晨光中,四姑娘山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字排开,果然容貌惊艳,楚楚动人,摄人心魄。飘动的旗云,那样舒展。四姑娘山肌肤洁白,容光耀眼。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等待过后最后的奖赏,什么叫囊括天下之美的厚待,熠熠生辉,如痴如醉……维达河清澈透明,静静流淌,清风曼影。我们一路越过破寨子,高店子,松林口,懒哨,黄草坪,万人坟,公路如一根灵动的巨龙,任意盘旋而上阿巴朗依的山巅!
万人坟,这个死亡和新生相伴的名字最难忘。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雪已覆盖了岩石,阿巴朗依只露出黑色的脊梁。
明月居然高悬,与雪山同辉,徜徉在碧海蓝天,一起欣赏这万里雪域高原风采。我又一次站在阿巴朗依的垭口,看随风曼舞的经幡,传播着经久不变的八字真言。
啊!阿巴朗依,读不懂你的容颜,读懂你,已过山花烂漫,已是雪花满山。也许正是你的呵护,秘藏着四姑娘山的惊艳。是你用宽厚的臂膀,担起了所有的苦难和艰辛,不只是和墨尔多拉恶魔的搏斗,更有对所有生灵的慰藉和爱怜。
灼灼阳光,光彩夺目,芸芸众生,生机勃勃。你在考验来者的意志?你在鄙视着墨尔多拉的邪恶?你捍卫着生命的绚烂?你面含微笑,迎送四方来宾?你庇佑着小金的万物生长?
繁花葳蕤,秋实累累,雪花飞舞,换了圣洁的容颜。
我就像一只雄鹰,飞过你宽阔的肩膀,伫立在雪山的垭口,等你回来。你一颦一笑的神态,饱含多少期待?这日日夜夜的守望,时时刻刻,回望的是对小金的眷顾。
我就是一只雄鹰,在你的脚下游荡,听溪流潺潺,直到漫山红遍;越上熊猫之巅,听你的故事,直到地老天荒。
阿巴朗依,包容了川西的万物生灵,凝视着广阔而沧桑土地的,挺直了一个民族的坚强脊梁!
二、问路
“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
一群衣衫褴褛的部队,纪律严明。面对夹金山,发出了危乎高哉的感叹。连鸟都飞不过的夹金山,就像拦在面前的恶魔,阻断了去路。根本就没有路!
怎么办?
踩在脚下!路就是踩在脚下的。路是永远有的,即使前面无路了,即使面对高耸入云的夹金山,他们也要在那无路之处开辟出新路来!
风雪算得了什么?泥泞算得了什么?雪山算的了什么?心中的那盏明灯,一直照耀在前方。想起无数同胞受苦受难,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心中喷涌出要救生民于水火的火焰。
怎能忘记,大雪山埋了多少忠骨。在凛冽的雪风中,在雪山之巅,红旗坚强屹立,猎猎作响,唱出响彻云霄的赞歌。夹金山纪念碑巍巍矗立,它不足以代表越过夹金山的红军精神分量,红军的精神比这纪念碑要高万丈。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越过了天堑,红军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夹金山下,两只的穷苦大众的队伍在达维桥会师。迈过沃日土司的领地,迎来盛大而质朴的笑靥。忘却了雪山的苦难,欢乐吧,庆祝吧,欢呼吧。在达维河之畔,在懋功的天主教堂同乐会,大家依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欢愉。联欢,联欢,久别的战友啊,留下了久别重逢的泪花,绽放出压抑心中的感动。这一刻,大家不仅是重逢,也隐隐透着迷茫。
他们来到小金县。小金,藏语叫“攒拉”,意思是小河之滨或凶神之意。但此时此刻,小金是一座会师之城。
八十五年前的一天,一只八万的队伍,从瑞金出发,辗转南方数省,而今剩下不到三万。会师了,队伍壮大了。但是,队伍的每一个人都在问,“我们要去哪里?哪里啊,去哪里?哪里才是我们和平温馨的家园?那里才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他们没有现成的路线,没有充足的弹药,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丰裕的衣服,几乎什么都没有。有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有的是拳拳的爱国之心,还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饶的意志。还有,还有到哪里去的一连串问号。
“到哪里去?” 领袖们苦苦思索。
他们不是北归的鸿雁,不是东来的潮水,都有自己的路线图。他们也迷茫,除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四万万水深火热的同胞,他们不断调整着方向,也充满着疑惑和彷徨。
欢乐太短暂,追兵如群狼,“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队伍步履匆匆,沿着小金川,又跨过猛固桥,跨过马鞍桥,顺着抚边峡谷北上。过了双柏乡,再过八角乡,再过木坡乡,再过抚边乡,在两河口停了下来。
两河口边,红军停下来了。停下来讨论,脚下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源自梦笔山南麓巴克木错从北向南流的梦笔河,缓缓流淌过两河口;源自邛崃山西向东流的虹桥河,汩汩流过两河口,两河汇成抚边河,顺百里抚边大峡谷流向马鞍桥,与沃日河汇成小金川。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一夜未眠,军情十万火急。关帝庙里灯光摇曳,武圣也锁眉不展。红军要决定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走到哪里去?两河口关帝庙里人影瞳瞳,争吵不休。外面万山静默。六月,依然寒气逼人。三万红军将士的目光投向两河口关帝庙。也许是武圣关公神助红军,终于找到正确的道路,北上,北上!
两河口纪念馆里有一组图片,再现了伟人们开会的情境。马克思列宁的相片高高挂在墙上。一张长桌,灯光昏暗,桌面摆上20只土碗,水尚温,斯人已逝!大家迷茫了,大家疲倦了,大家争论了,大家迷失了,迷失在两河口的岔路口,迷失在无休止的争论里。开会的场景就正中央的画里。气氛十分紧张,毛主席左手叉腰,右手舞动,神情坚毅,似乎正作出最后的决定!又好像是一场音乐会的指挥家,淡定自若,挥洒自如。他,长发飘飘,面容消瘦,却指挥若定,信心十足。他忘却了刚刚经过大雪山的严寒和风雪,忘却了一路的漫漫硝烟与仆仆风尘。这个湖南人透过烟雾袅袅的房间,心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做出断然的决定,这个决定决定了这支部队的未来。北上,北上,到民族危亡的最前沿去,到陕北去。
他打通了时间隧道大门,在命运与历史、个体与国家的坐标中,指明了队伍的方向。
他来不及掸一掸身上的尘土,来不及休整休整疲惫的身心,带上队伍,迈步西行。
“红旗漫卷西风,何时缚住苍龙?”两河北上,红漫雪域。
路在何方?路就在每一位坚定的革命者的破草鞋下。在明灯的指引下,穿过小金昏暗的沟谷,绕过连绵不断的群山,翻越过小金最后一座雪山——梦笔山。站在雪山之巅,毛主席也许只回望了一下两河口,来不及感叹,来不及停留。他用如椽大笔,点向雪山上苍茫的夜空,勾画出天安门上胜利的曙光。
1936 年 6 月两河村关帝庙内,这是一场生死的抉择!遵义会议决定了谁来领导我们的红军,两河口决定了我们要到哪里去,确定了红军正确的战略思想和正确的军事路线,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里程碑。
毛主席说,我们不是决战防御,不是跑,是进攻。这就是伟人的思想之光,让红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道路的方向,越过迢迢关山,越过茫茫草原,从此,再也没有犹豫过,没有彷徨过。两河口的历史道路口,我们的党,我们的红军,确定的北上建立以甘南为中心的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总方针,为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深入发展革命运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面。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横跨梦笔山。试看雪山三万仞,红旗插上最高峰,英雄气概!两河汇聚,力量更强,挥师北上,苍龙入海,漫天红遍!
道在何方?道在脚下,天下已变沧海桑田。
三、问桥
小金有四座桥,桥皆处咽喉要道,都是英雄之桥。她们跨过沃日河,跨过抚边河,跨过小金川,连通了山,连通了路,联通了千沟万壑。小金的桥,联通了北上革命之路,联通了幸福之路,联通了世界之路。
小金达维有座会师桥。
夹金山王母寨垭口,一座石块砌成的小山神庙,一匹黄骠马,一个高个子湖南人,他低头看了一下源源不断的上山队伍,仰头看了看离天的高度,又看看另一边山下的深深峡谷,心中涌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漫漫的寒风,吹起了诗人的豪情,吹走了眉梢的冰霜。雪山静穆,苍天感动。小路上,他带着队伍奔向那座达维木桥。
一、四方面军部队终于在木城沟不期而遇。两支队伍拥抱了再拥抱,握手了再握手,喜极而泣。分开得太久了,战友!达维桥上的这一拥抱,饱含了多少情感啊。这是英雄的荣光时刻,这是汇合的热流,这是巨大的革命热情,像三万朵闪亮的火炬之花,盛开在雪域高原。
沃日河,静静流淌,河水泛着绿光。沃日河上的达维会师桥,人影幢幢,欢歌笑语。两岸高山耸立,百鸟鸣涧,松涛阵阵。
达维会师纪念碑,赭红色底座,浸透了战士的鲜血;洁白的碑体,如圣洁的哈达,守护沃日河畔的会师桥,一直向游客诉说“红军烈士永垂不朽!长征精神万古流芳!”84年后,建国70周年,天安门前的滚滚战车,怎能让我们忘记牺牲在长征途中的英灵。这足以告慰英雄的英灵,青山巍巍,精神永存!我们不会忘记!
夹金山下山的道路很小,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会师桥下的流水,将历史拉长成伟大画卷,沿着沃日河,奔向小金川,奔向大渡河,奔向大海。
达维会师桥,你高兴吗?你应该很高兴。
84年前你听到过喜悦的歌声,听到过欢呼的鼓掌声,听到过最美的军号声。现在你听见的是来往繁忙的汽车声,快门的咔嚓声,人来人往的欢笑声,还有载歌载舞的歌庄声。
桥,联通着路,桥就像山的手,牵在一起,有了交流,就有了梦想。“青山着意化为桥”,两河交汇,三山联手,两桥相贯,这就是猛固桥和马鞍桥。
沃日河和抚边河在小金县老营乡汇流成小金川。两河汇流之处,二桥横江。猛固桥横跨沃日河,马鞍桥横跨抚边河,桥处要冲,易守难攻,地势险要,二桥如手链,牢牢拉住分裂的大地。
猛固桥是从沃日河进入小金县城的必由之路,桥下河水涛涛,河上冷风飕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沃日河北岸桥头堡上,拱形桥门洞嵌石匾阴刻楷书“猛固”二字,南岸桥头堡门洞上匾刻“長平”二字。“长平猛固”,寄托了小金人民的多少希望。要想进小金县城,必过猛固桥。猛固桥和马鞍桥就像老营乡伸出的两只手臂,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商。84年前,红军在达维胜利会师,就像沃日河和抚边河在老营乡会合成涛涛不绝的小金川一样,两只队伍爆发出巨大力量。小金川,滚滚向前,逝者如斯夫,流向远方!而红军还很迷茫,急切要统一思想,统一方向。
领袖们住进了小金县的天主教堂。外面欢歌笑语,但是领袖们夜夜难以入眠,思考着,未来到哪里去?
县城西边,三关桥如铁关铜锁,拱卫着小金县城。
三关桥,就是影片《我的长征》中的重头戏"飞夺泸定桥"等镜头的取景地。
三关桥,从丹巴,金川进入小金咽喉要道,横跨小金川,三地来往必经之关口。桥下,小金川汇合了抚边河与达维河的河水,汹涌澎湃。冲一条狭窄“天堑”,又称“小三峡”。
1935年四方面军为保顺利两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攻下三关桥。桥头堡上,累累弹痕。11根铁索,深深抓住两岸岩石,寒光乍现,如虎拦江。小金川两岸岸壁如削,惊心动魄。桥面有7根铁索,两侧2根铁索,桥长48米,宽1.8米,桥面铺设寸木。南岸桥头堡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汉代风范,题“鱼钥闲关”,似乎一派安详。北岸桥头堡为哥特式石建筑,题“灵芝锁江”,显西风东渐,并有“关键”二字石刻。关键之所,小金川汹涌劈石滚滚西去。
在猛固桥和三关桥的护卫下,三万红军,如同婴儿,刚得一夕安眠。红军就匆匆奔向两河口。队伍再一次走过猛固桥,跨过马鞍桥。而今,铁索桥不再使用,沃日河的风吹动猛固桥上的经幡,陪伴着河上十根铁索,闪耀著时间的苍凉。马鞍桥依旧闪着寒光,旁边的白塔高高伫立,慰籍凭吊历史的游人。
小金的桥,是金刚铁索之桥,是信念的桥梁,是不朽的桥,指引着红军一直通向胜利的1949年,通向嘉绒藏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问人
嘉绒藏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嘉绒”意为女王的山河。1936年,小金的两河口,这片土地就像母亲一样,养育了英雄的红军。
两河口的人民永远跟着毛主席,永远跟随革命的队伍。
红军来到小金这个川西峡谷地带,全县人口不足两万,竟然有1000多人参加了红军。毛主席给小金人民带来了阳光,带来了光明。藏回汉羌,各民族兄弟团结,给我们的红军带来了给养和温暖。留下了毛主席赠送象牙筷子故事,留下了红军树的传奇。
毛主席的汉白玉塑像高高矗立在两河口会议遗址的最高处。他身穿中山装,目光坚毅,掠过两河口,掠过猛固桥,掠过大雪山,一直看向远方。两河口全村人最崇敬毛主席。当年有人要移走这尊塑像,村民们闻讯赶来,拿着大棒和各种武器,冲向搬移塑像的人,最终逼着把塑像请到了村里的最高处。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啊。毛主席塑像俯视着全村,成了两河口乡的标志物。毛主席像的后面是红军坟,是主席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友,永远跟随着伟人。毛主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活在藏乡和全国人民心中!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胥书记。第一次见到这位嘉绒藏族的木坡乡支部书记时,是在一个黄昏。只觉得胥书记个子很高,大约38岁左右的,很健壮,典型康巴汉子形象。一双宽大的手掌,非常有力,透着十分的真诚。这一次握手,成就了我们的小金之行。他邀请我们去木坡,去看看木坡乡的山,木坡乡的水,木坡乡的美丽新农村。
胥书记,浓眉大眼,宽宽的脸庞,留有两缕小胡子,笑起来总带有一种真诚和淳朴。他上身穿了一件藏青色的夹克,腰板挺直。谈起藏乡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没有一丝辛苦之情,只有满满的的信心。他给我们讲木坡乡的过去和现在,讲每一户曾经的贫困户,讲他们脱贫的故事,讲藏乡的奋进史。讲“诚信·感恩·奋进”的最美木坡人,讲“互联网+”农特产品,讲“嗯德呐”嘉绒的文化艺术,讲格萨尔王的辉煌,整个木坡乡都装在他的心里!
达木藏寨是我们走访的藏寨。位于国道G351线旁,地处小金县木坡乡抚边河畔东侧、木坡乡和抚边乡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别具特色的藏式民居散落在平缓的山谷之中。我们的汽车在山间盘旋,两边的莴笋绿油油的一大片,中药材也罗列期间。缓坡上白色的藏式民居星罗棋布,红色窗户分外惹眼。达木藏寨处于原始森林,优美的风景和浓郁的嘉绒藏族风情和文化滋养了这里的人们。我们走访了张元勋和田雪兵家,一个是因病致贫,一个是因学致贫,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16年就提前脱贫。现在靠种植中药材和蔬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木坡乡的干部的精准扶贫带动下,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改变。达木村只是小金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到达木村全是上山路,山很高很陡,有10多公里的盘山路。风轻轻地吹过,用“嗯德呐”的调子,将达木村的故事送向远方;泉水淙淙,将优美的歌声带到小金川,带到大江大河。山上有牦牛的叫声,飘来鸟儿的歌声,飘来山花的馥郁清香,沿着山谷,展现在眼前的是藏乡的美好的生活。
木坡人最美,“嗯德呐”最淳朴,藏乡的歌声最嘹亮,“格萨尔王”的子孙最有奋斗的气概!
有一部电影叫“阿拉姜色”。饰演女主角俄玛就是达木村的尼玛颂宋。电影讲述了年轻的俄玛患了不治之病,丈夫与儿子陪她去拉萨朝圣还愿的故事。电影讲述了一个嘉绒藏族家庭关于诺言,关于执着,关于信仰精神的故事。他们一路风雪,一路风尘匍匐在高原土地原始信念中,道出了一个民族永恒的倔强和坚强。
巍巍青山依旧在,迈过炮灰的硝烟,迎来和煦的暖风,温润的空气,贫穷开始远离我们,我们新时代木坡人民,用汗水,用双手,建立起美好的家园,迈进有一个崭新时代。
村民幸福的笑脸,村支书沧桑之脸,胥书记刚毅的脸,在这个九月的上午,绽放出无限的时代之光。
人民迎来了解放,人民改变了生活,人民创造着奇迹,在祖国70周年之际,他们又种下新的种子,必将收获更加辉煌的硕果。
回小金的路上两河口会议遗址讲解员卓玛,唱起来欢快的歌曲,胥书记也唱起了欢快的歌曲,工作人员也唱起了欢快的歌曲,唱的最多的是祝酒歌,不同版本的祝酒歌,歌声悠扬,飘荡在抚乡峡谷中。这美酒就是藏乡生活的主旋律。后来我才明白“阿拉姜色”是藏语音译,是一首藏族民歌,意思是“请您干了这杯美酒。”
五、问道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滚滚洪流,滔滔不绝,奔流向前。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呢?生活在继续,我们其实很迷茫。正因为迷茫,我们才去探索。探索发现社会发展其实有一些基本规律的。这种规律,我称之为道。道为何物?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就是大道,就是天道。
世界万物,开始于混沌之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开天辟地,始有万物生长。天道是至道。天道就是规律。万事万物都有其本来的规律,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古时候圣人就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不可违天,只能顺天。“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万物生长,须遵循天道。古代帝王,祭天为最高礼仪,祈求上天的庇佑,希望万事万物顺利,不能逆天而行!这是帝王将相们遵循的治国之道。
天道不可违。作为世界的最有思想的动物,我们可以探求天道,明白天道,只有明白天道,才能顺天道,顺势而为。
地道,可为,也有不可为。大地,混沌初开,形成山川河流。地本与天为一体,只可顺。但地浊气重,可祛浊扬清,顺应规律,否则逆天而行,必遭大难。大禹治水,用疏,不用堵,可谓顺天道,一举驯服洪水。地道,就是我们生活的土地,人类的家园。不尊天道,大地就会惩罚我们。山川地势,河流海洋,刮风下雨,我们可以改造,不可任意改造。
人道,可变。人乃盘古开天地而产生的,具有灵性,具有开拓精神。但也具有变幻莫测,具有九九八十一般变化,无穷无尽。人道变化太多,从古到今,就没有一项制度,一种法度可以大行于天下。因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天道地道人道,道法无穷,其实人道善变,地道因变,天道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方能得一始终。人道顺天时,可改变地道,顺天道,则地道畅通,万物欣欣向荣。人道违天道,胡乱改变地道,则会受到惩罚,最终失败。故古人说“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
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土司统治,土司互相掠夺、兼并,争斗不己、战乱不息。乾隆用时七年,花费七千余万两白银,牺牲三万余将士,才平定大小金川,国家一统,国泰民安。此乃顺应天时。
红军过雪山,达维会师,两河口鼎定革命方向,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使红军走过最艰苦的雪山草地,矢志不渝心中的理想,顺应时代潮流,终获得全国的解放。此亦顺应正义的天道。
时代在发展中,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小金人民在国家的精准脱贫的支持下,实行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加上藏乡儿女的努力奋进,摆脱了贫困,开启了新的发展致富征程。藏乡的天,更蓝了。雪山,更美了,幸福的生活更甜蜜了。此亦顺应发展的天道。
川西高原,属于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度的地带。山高谷深,海拔高,地理条件恶劣,客观条件限制了小金发展。这就是地道不畅。嘉绒藏族同胞,通过发展电商,发展高山生态农产品,根据自然条件发展有机蔬菜;打通巴朗山隧道,在铁索桥旁架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桥,在雪山中修建了盘山公路;建起了新式藏居,开发四姑娘山,巴朗山,夹金山,达木藏寨乡村旅游,端出美酒迎接八方来客……,因势而为,变劣势为优势,改地道循天道。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在于顺天地之道,顺时代之道。
天道,地道,人道,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道无痕。常怀感恩之情,常怀奋进之心,立雄心壮志,就可以建设好美丽的木坡,建设好美丽的小金,建设好美丽的祖国。
四姑娘山,揭开了美丽的面纱,威严的阿巴朗依,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熊猫大道,穿山越岭,阿巴朗依打通了隧道。美丽的小金,美丽的小金人民和祖国一起成长。小金展现着藏乡淳朴的笑容,笑迎来自八方的客人。
顺天道,利地道,行人道,大道无痕,道法自然,不管世界变化多快,探索天道,遵循天道,方可造福人民。时代之道是什么?时代之道就是国家之道,人民之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康庄大道。